探寻古蜀文明前世,观照公园城市今生 ——郫都区鹃城读书会举行第38次分享活动(易旭东著《三千年前的“双城记”》

春雨潇潇

<p class="ql-block">2月底,龙年春节刚过,郫都区鹃城读书会书友们从分享物质丰盈的盛宴,到分享精神富足的盛宴,走进郫都区图书馆,举行了著名纪实作家、天府文化学者、西南财大智库研究员易旭东的著作《三千年前的“双城记”》读书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该书从华夏文明的视角俯瞰古蜀文明,探索三千年前成都平原古人类生活的历史渊源,写成《三千年的“双城记”》。从传说时代到夏商周时期,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三个阶段取得的辉煌成果,拓展到长江流域上游巴国文明、中游盘龙文明、下游良渚文明的融合与发展,进而扩展到中国青铜文明与东南亚、西亚青铜文明交流发展全貌。(吴文萍、张大春)</p> <p class="ql-block">作者易旭东曾经作为记者深度报道过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文化,坐“冷板凳”,不动如山、清湛如水,收集丰富的史料,将史志事实与考据事实“融合”, 结合三星堆、金沙城遗址等出土文物,对古蜀文化和巴渝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说评书式的“散打”语言,把枯燥专业、深奥不易理解的考古学说,通过调侃、诙谐的幽默,采用“破圈研究、跨界写作”,给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古蜀文明的大门。(陈兆玉、童国莉、张大春)</p> <p class="ql-block">书中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在对大量的遗迹、遗址、书籍、传说进行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努力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还原那段非常古老久远的历史场景,不仅关注青铜神树、太阳神鸟等古文明的物质遗产,还探讨了这些文物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揭示、描绘了古蜀文化与中国其他文化,乃至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或紧密、或松散、或融合、或承接、或哺育的关系,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世界各个文化、文明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徐建敏、陈传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努力复原完整的巴蜀文化图像、思想愿景,重拾那些被遗失、淡忘的灵魂的书,特别是尽可能成为展示5000多年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思想风貌的书。让我们这些考古“小白”进一步了解巴蜀文明及其历史文化渊源,避免受到只为流量、不负责任的网文影响,以为三星堆真相被隐瞒、不敢深入研究。对于传承天府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赵洪、屈玲)</p> <p class="ql-block">漫看凤鸟翔云,举目通天神树。王者气象与浪漫气息汇融的三星堆,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传奇。《三千年前的“双城记”》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将读者带入了古蜀文明的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这本书不仅是关于过去的叙述,也为理解现代成都和重庆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文化深度。(余华、张丽萍)</p> <p class="ql-block">在华夏文明大家庭,巴蜀国不是蛮荒之地,先民们曾以极其活跃的姿态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过、奋斗过、创造过!我们的脚下曾经埋藏着几千年前的神奇灿烂的王国,真是让人惊叹振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悠久的文明历史从古至今不曾断代的伟大之处,增加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张兴梅、吴文萍、张泽平、龙云根)</p> <p class="ql-block">作者以开放格局、国际视野,审视成都平原历史的“趋势”与“气场”。将成都的前世今生放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当中。作者多次提到,古代成都平原有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的“双城记”,今天有巴渝经济文化的“双城记”。特别表达了对今天的雪山下公园城市成都走向现代文明的期盼。(王朝贤、徐萍)</p> <p class="ql-block">借古鉴今,以资治道。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纷纷陨落,唯有华夏文化绵绵流长,并随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此书为建设成都和重庆双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愿全域成都建设更上一层楼。(童国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期文字编辑:徐建敏 童国莉 张泽平</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