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之旅,我去过的长城

依恋

<p class="ql-block">  “不到长城三非好汉”,说起长城,人人皆知,当“好汉”,年少时就有这个心愿。</p><p class="ql-block"> 记得很清楚,35年前,在那物质生活不很富裕的年代,儿子才几岁,全家人第一次长途旅游,到的就是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到过长城了,自那以后,每每提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似龙盘旋,穿越山川,横跨沙漠,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长城,一部气魄恢宏的史诗,退休之后,吸引着我继续前往。</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万里长城·老龙头 <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龙头”入海的地方,就是秦皇岛。</p><p class="ql-block"> 老龙头,就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地势高峻,海阔天高,山岩耸峙。</p><p class="ql-block"> 山海关长城七大城堡之一,宁海城,就修筑在这里,它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的一座海堡城。</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海相连,万里长城东部起点上的第一座城楼——澄海楼,背山面海,高踞老龙头之上。</p><p class="ql-block"> 澄海楼,为明代所建,大明王朝声名显赫的的名将孙承宗所题“雄襟万里”匾额,高悬其上,颇有气势之感。</p><p class="ql-block"> 据史记载,乾隆曾多次来老龙头,留下了很多诗文墨宝,“澄海楼”匾额,就为乾隆亲笔所书。</p><p class="ql-block"> 澄海楼,素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誉,当年乾隆登楼观海,心生赞叹:</p><p class="ql-block"> 日曜月华从太始,</p><p class="ql-block"> 天容海色本澄清。</p> <p class="ql-block">  巨龙自燕山而下,在辽西走廊上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在此引颈入海,弄涛舞浪,此处,因而得名“老龙头”。</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龙首,插入大海,劈风斩浪,被称为“入海石城”。</p><p class="ql-block"> 这是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为了防止敌骑趁退潮或冬季结冰从海边侵入,而修建的“入海石城”。</p><p class="ql-block"> 此刻的我,登上石城,不由感慨,老龙头,这座长城的建筑精华,不仅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设施,也是一部厚重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  老龙头的一侧,海神庙坐落于沧海碧波之中,在夕阳的映衬下,景色怡人。</p><p class="ql-block"> 海神庙,三面环水,它由牌坊、三孔桥、钟鼓楼、海神殿、天后宫和观海亭等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 站立于观海亭中,四面皆海的缥缈感油然而生,遙望老龙头,雄伟壮观,令人心生敬畏。</p> 万里长城·山海关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镇东楼,气势雄伟,因地处要隘,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个关口,故称“天下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这是山海关长城的标志性建筑,其城楼匾额“天下第一关”,笔力苍劲浑厚,为明代成化八年进士、著名书法家萧显所题。</p><p class="ql-block"> 山海关,这是一道历史厚重的关隘,这道关门,把关外的盛京和关内的北京分割开来。</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一道关门,大清铁骑由此进入,开启了中国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200多年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因其依山襟海,故而得名“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镇东楼,为关城东门,其两侧建有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威远堂,五座城楼呈一字分布在长城线上,雄视四野,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城门之外,瓮城拱卫,罗城簇拥,四周护城河环绕,形制严谨,展示出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登上山海关,行走在长城上,无不让人赞叹它的磅礴气势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p><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古人用这样两句诗来赞美:</p><p class="ql-block"> 两京锁钥无双地,</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为一方形城池,它与长城相连,设有镇东门、望洋门、迎恩门、威远门四座城门,透露出浓浓的古意。</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位于关城中心,两层建筑,一层为方台,四孔穿心,通向四座城门,二层为钟楼、鼓楼、文昌殿,三体合一。</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关城里,明清老街、钟鼓楼、兵部司等古建筑,凝重庄严,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p> 万里长城·九门口 <p class="ql-block">  “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赞誉的就是九门口长城。</p><p class="ql-block"> 九门口长城,坐落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距山海关仅15公里,地形非常险要。</p><p class="ql-block"> 此处长城的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自此,长城沿着山脊向北延伸,跨过九江河,继续向北蜿蜒于群山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其跨河城墙长达100多米,九江河水从城墙下的九道水门穿流而过,因而得名“九门口”。</p> <p class="ql-block">  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与山海关唇齿相依。</p><p class="ql-block"> 这里坡陡崖峭,九江河从两山河谷穿过,为防范洪水冲垮城桥,水门底部近7000平方米的过水铺石,每块石上凿有马蹄榫卯,并灌铁水连接固定。</p><p class="ql-block"> 这一片片条石铺砌的河床,犹如一片巨大的板石,故又称“一片石”长城。</p><p class="ql-block"> 九门口长城,巧思绝伦,它凝聚了中国古人的非凡智慧。</p> <p class="ql-block">  山的一侧太过高耸陡峭,已然成为天然屏障,长城于这里戛然而止,形成了万里长城遇山而断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在九门口,它让我见到了长城遇山而断的景观,也让我见到了长城遇水而不断的奇观,这在万里长城中还真是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 此刻,漫步在长城之上,思古见今,九门口的壮阔与历史的厚重,作为中华儿女,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冀辽的分界处,古时被誉为“京东首关”,历史上1664年4月著名的“一片石”大战,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明总兵吴三桂率明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云集在这里,战争的厮杀结果,李自成败逃,由此开启了满清的入关之门。</p><p class="ql-block"> 270多年之后,直奉两系军阀曾在此展开大规模的战事。</p><p class="ql-block"> 到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口。</p><p class="ql-block"> 古今战争轶事的流传,使九门口长城更加声名远播。</p> 万里长城·金山岭 <p class="ql-block">  长城的北侧,承德,曾经的它,被清王朝选中,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就位于承德滦平县境内大小金山岭上,它被专家誉为明长城之精华,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距今600多年前,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开始督建长城,600多年后的今天,长城的风姿仍与天地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史诗,它阅尽沧桑,连接古今。</p><p class="ql-block"> 那年的秋,游览了山海关、九门口长城后,又来到了金山岭长城,我选择了从景区东门进入,一路步行登山上长城。</p> <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虽然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却在东门这一线,保留了长城最原始的样貌,其间未经任何的修复。</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长城,残垣断壁,墙基崩塌,充满沧桑,却掩饰不住它的恢宏气魄,壮美秀色。</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长城游人很少,相较于八达岭长城那种人头扎堆、寸步难行的状况,这里很静寂,虽然感到有点孤独,但很安逸。</p> <p class="ql-block">  往金山岭正门走去,这一段长城,给人的感觉,既有修缮后的雄伟大气,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沧桑感。</p><p class="ql-block"> 眼前视野广阔,长城飞舞灵动的身躯,很容易被视线所捕捉,长城之长,在这里,给人以最为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楼台,一楼一式,高低错落,突兀参差,它犹如一个个独特的观景台,每个角度,都是古人为你精心打造的景像。</p><p class="ql-block"> 此刻,在金山岭长城之上,倾心去感受古长城的壮美与雄浑,去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金山岭之游,无疑是一次难忘之旅。</p> <p class="ql-block">  金山岭,四季如画,春天繁花似锦、充满生机,夏天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冬天银装素裹、冷艳凝丽。</p><p class="ql-block"> 到了秋天,这里层林尽染,金山红叶和古老长城交相辉映,更是美不胜收,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享受。 </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金山岭长城有过高度评价,称其为:</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奢侈的山际线,</p><p class="ql-block"> 最唯美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最深刻的历史废墟。</p><p class="ql-block"> 看长城之美有太多的角度,</p><p class="ql-block"> 它的美,</p><p class="ql-block"> 多少文字也难以尽言。</p> 万里长城·八达岭残长城 <p class="ql-block">  位于北京的八达岭古长城,多了个“古”字,又称残长城,它是八达岭长城的西南延伸段。</p><p class="ql-block"> 明末,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过黄河进山西、经大同克宣化府,兵临八达岭,就在这里破关。</p><p class="ql-block"> 如今,残长城,仍保持着古老的形态,伴有一些残缺的痕迹,当年闯王李自成破关的痕迹,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 红叶岭,就位于残长城处,在这里,长城犹如巨龙卧于色彩斑斓的红叶林中,它虽然没有八达岭长城那么出名,但这里的秋色,足够惊艳。</p> <p class="ql-block">  长城的雄伟与红叶的柔美在这里完美融合,充满着诗意和浪漫,流连于此,令人惊羡连连。</p><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整个山林层林尽染,耀眼的黄栌,靓丽的元宝枫,演化出灿烂缤纷的秋色世界。</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红叶林中,漫步于残长城处,举目环顾,红叶、绿柏、长城,组成了一幅震憾人心、惊艳绝伦的绚丽画卷,令人赏心悦目。</p> 万里长城·八达岭 <p class="ql-block">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八达岭长城,更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令人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时隔35年,再次来到了八达岭,去前作了一番了解,它让我知道了,这里有南北端长城之分。</p><p class="ql-block"> 南端长城有7座敌楼,里程相对较短,地势较低,坡度较缓,人少较为清静,适合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 北端长城有12座敌楼,里程较长,坡度较陡,北8楼为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游人较多,有索道抵达。</p><p class="ql-block"> 于此,我选择了舍弃南端长城,乘坐索道上北8楼,游览北端长城。</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座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为悠久,建筑最为宏伟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史载,1500年前的北魏,就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到了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筑八达岭长城,长达80余年。</p><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一名的由来,据明代《长安客话》中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p><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势险要,道路通达四方,八达岭长城,它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p> <p class="ql-block">  游人太多了,乘坐索道排队,竟耗去了两个小时,到了北8楼,向南望去,正值逆光,视线受到了一些影响。</p><p class="ql-block"> ↓ 一路下行至南端长城处,向北望去,远处最高敌楼就是北8楼,长城在夕阳的映照下,扶摇而上,蜿蜒起伏,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此次长城之旅,从老龙头到八达岭,一步步走在高低不平、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石阶上,心中一股股敬佩之情、一次次的油然而生。</p> 万里长城·大境门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往西去,就是塞上边城张家口,这里有万里长城第一门——大境门。</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境门前,远看,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大境门于两山之间拔地而起,长城蜿蜒而上东、西太平山。</p><p class="ql-block"> 看景区简介,大境门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为万里长城上的四大地标点,与另外三处显著不同的是,大境门以门命名。</p><p class="ql-block"> 大境门上巨大匾额,上书“大好河山”四字,寓意深邃,这是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顺读了一下,“山河好大”,感觉也很贴切。</p> <p class="ql-block">  四大雄关之一,以门命名,而雄关之上没有城楼,让我惊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p><p class="ql-block"> 在长城博物馆,找到了答案,也让我涨了知识。</p><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和历史上的蒙古草原接壤,清一统后,由于长城功能的变化,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把张家口长城打开了一道口子,建起了大境门。</p><p class="ql-block"> 同“关”相比,“门”少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出门可战,关门可守,开门则便于边关人民往来贸易。</p><p class="ql-block"> 大境门的出现,对边塞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张家口推向了繁华。</p> <p class="ql-block">  雄伟的长城,在张家口延袤近千里,它修筑于明永乐至明成化年间。</p><p class="ql-block"> ↓ 登上大境门,放眼向东望去,顺山势而建的东太平山长城,从山底蜿蜒而上山顶,虽有残破,仍不失恢宏之感。</p><p class="ql-block"> ↑ 西太平山对游人开放,这里的长城与以其它长城不同,它是用石块堆砌而成,成梯形,下宽上窄,犹如堤坝一样。</p><p class="ql-block"> 听人介绍,张家口的长城,建筑方式多种多样,有夯土的、有堆石的、也有砖砌的,难怪,张家口有“长城博物馆”之美称。</p> 万里长城·长城第一墩 <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若从河谷远远望去,雄险壮丽。</p><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城墙直通嘉峪关。</p><p class="ql-block"> 这是嘉峪关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p><p class="ql-block"> 它与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万里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p> 万里长城·嘉峪关 <p class="ql-block">  明长城的最西端,一座被岁月打磨的城市——嘉峪关市,它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素有“边陲锁钥”之称,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命名。</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这是明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关隘,地处嘉峪关市区西南。</p><p class="ql-block"> 关城两翼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接长城第一墩。</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城楼,雄伟壮观,为嘉峪关西门外城,正中大门之上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时168年,据史《秦边纪略》所记: “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与长城连为一体,壁垒森严。</p><p class="ql-block"> 登上关楼远眺,塞外风光尽收眼底,近观内城,不由感慨,曾经“嘉峪关前望尘烟”似还在耳边萦绕,如今,目光所及已是旧迹形胜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 摄影制作: 依恋(成都) 98763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