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三个“青铜王国”出现在攀西裂谷

走路

<p class="ql-block">继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之后的四川第三个青铜王国一一“老龙头遗址“出现在攀西裂谷的盐源县。</p><p class="ql-block">遗址自1987年以来,历经4次发掘,截止2023年12月,己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的墓葬1891座,出土各类遗物7000余件(套)。发掘出土了一批极具区域特色的遗物。其中,整套青铜纺织器具是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青铜要机,三轮青铜马车亦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而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是凸显出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p><p class="ql-block">老龙头遗址考古发现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1月1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老龙头遗址位列其中。2月1日,遗址入选“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在此之前,遗址入围中国社科院“2022年考古新发现项目”。老龙头遗址“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相关报道被央视总台评为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p><p class="ql-block">根据出土器物并结合现有测年数据,这批墓葬可初步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商未至西周时期,主体为西周时期;第二期为春秋时期;第三期为战国至西汉早期。</p><p class="ql-block">一座规模较大的带盖顶石墓葬出土了一组独具特色的青铜器,包括铜勺、铜案、铜立人和铜马车,出土时它们自上而下依次放置。</p><p class="ql-block">在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的10组石范(模具)以及可能用于炼铜的陶浇包和陶鼓风管,石范的种类包括铃、刀、钺、凿等,均为遗址出土的典型铜器,说明遗址部至少分铜器是在本地铸造的,墓主人可能就是一位铜铸匠。工匠墓的发现,透露出盐源青铜器的铸造之谜。</p><p class="ql-block">独具特色、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且以人马为主题的青铜枝形器是遗址最具特质的青铜元素,双马神是此类青铜枝形器最为常见的主题。此外,遣址发现大量与马相关的遗存,主要包括殉马和马具。另有马车、铜马。还首次发现了单独殉马坑。随葬殉马和马具习俗多见于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盐源盆地尚马之风,显示出浓烈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遗址还出土有小型马饰片、联珠饰和带柄铜镜,也是北方草原文化影响的印记。</p><p class="ql-block">遗址从商代晚期延续至西汉初年,是西南地区目前发现墓葬最为丰富的青铜时代墓地,遗址的发掘确认了以盐源盆地为中心独具区域特色的青铜文化,为西南夷考古提供新资料,也为探索盐源盆地古代人群的丧葬习俗、社会组织结构、冶金技术的使用以及中国西南与中国北方地区、欧亚草原、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是近年来西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p><p class="ql-block">近日,有考古行家热议“这里一共有六千多座墓葬,目前只发掘了一千八百多座。这些墓葬的布局、排列规律、等级(位置设立)等,按照目前的研究还能更进一步,这也正说明了下一步的研究价值之大。”除了目前己有的研究方向,对盐源地区古代盐业发展的研究,对遗址与丝绸之路的联系、与周围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同样值得关注。</p><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老龙头遗址全景</p> <p class="ql-block">三轮铜马车</p> <p class="ql-block">双耳罐</p> <p class="ql-block">青铜枝形器</p> <p class="ql-block">铜罐</p> <p class="ql-block">铜铃范</p> <p class="ql-block">铜镜</p> <p class="ql-block">铜立人</p> <p class="ql-block">铜杖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