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古的笛声

赵自宇

<p class="ql-block">9000年前的一个阳春三月,草长鹤舞,一个穿兽皮,背骨镖,跨长弓的少年,面前是浩瀚的大湖,身边是无边的芦苇。碧波荡漾,芦苇轻轻起伏,少年缓缓拿出一只骨笛,骨笛是用鹤的尺骨做的,这还是几个月前,他幸运猎到了一只丹顶鹤,作为奖品,族长把鹤的一只尺骨奖给他的。另一只呢?当然也被族长制成了骨笛,用于祭祀用的,那可是族里的大事。这只尺骨被少年仔细打磨,钻孔,花费了几个月才制成了一只骨笛,经过长期摩挲,骨笛已经变得光滑明亮,好像起了包浆。</p> <p class="ql-block">笛声悠扬,一个穿麻裙,配绿松石饰品,头戴野花花环的少女从水的那边款款走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年约她来,就是想告诉心爱的姑娘,等稻子成熟的时候,他将央求部落里最好的媒人去她家里提亲并把她娶进家,这只骨笛就是送给她的信物…</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村子里,贾湖人捕鱼,狩猎,仿制,养彘犬,种植稻谷大豆,他们酿酒,制陶。“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以物易物已经很普遍,他们用自己酿的酒和烧制的陶器换来绿松石等其他物品。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饮过最烈的酒,他们点燃了篝火,篝火旁祭司一手持龟甲,一手持猪心对天狂舞,祭祀后他们举起了火把,跳起了最粗犷的舞蹈:“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残阳如血,血色残阳下飘过一片诡异的黑色。他们不知道,不久后的大水,将彻底的改变这里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夏天雨水格外多,天好像被什么东西撞破了,水从天上源源不断的倾泻,已经不知道下了多久了,身边的大湖早已满了,洪水开始肆虐,好像有怪物在里面翻滚咆哮,一切都没有了,剩余的贾湖人乘上木筏逃离了这里,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许是二里头,也许是裴李岗,也许是仰韶,也许是龙山…。</p> <p class="ql-block">几年后,人们还能看到曾经的少女站在一座山石上,痴痴的眺望远方,她等那个拿着一只骨笛的少年在秋天来娶她。然而少年早已永远留在了贾湖,伴随着的还有那只骨笛。</p> <p class="ql-block">7000年后,气候变得干燥,大水逐渐退去,大湖逐渐变小,贾湖人留下的一切躺在厚厚的泥土下面,静静的看着寒来暑往,风雨霜雪,看着新的贾湖人在上面播种耕耘,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河南舞阳沙河(《水经注》称㶏水》)之阴,正是与灰河交汇之处,有一古镇,名曰北舞渡(古称定陵),可由水路通连宛洛,南方的木材、竹子等物可由淮河水系运输至北方,乃是著名的“水旱码头”,俗语“填不满的社旗店,拉不完的北舞渡”,古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却是一个繁华之地。随着社会的发现,铁路公路运输的兴起,古镇逐渐没落,但仍有码头,山陕会馆,当铺,天主教堂,天爷庙等旧迹。北舞渡糊辣汤,卷子馍,小鱼汤等名吃便起源于此。距此地不足3里有一小村,唤作贾湖。当地村落的命名,大多以姓,地理位置,姓加地理位置,标志性建筑,重大活动场所,历史传说、疑似人名等为依据。明朝初年,有贾姓从山西洪洞迁此,此地有湖,便以姓加湖为村名。贾湖遗址因发现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起,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墓葬,陶器,石器,骨制品等等,最为珍贵的是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的,甚至至今还仍然能够吹吹奏出动人的乐曲,骨笛的发现将中国音乐史向前推进了7000年,也是这里唯一的与衣食住行无关的东西,说明古贾湖人已经有了精神需求。其中最好的一只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作为国宝多次上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成了永久禁止出国展示的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发现了制陶痕迹,陶器形状优美,有些陶器里面还有酒液,这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酒了,说明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以前对文物保护力度不够,听说美国人经过研究这里出土的酒,掌握了这里酿酒技术和配方,在美国注册了以贾湖城命名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大量的骨骼,尤其重要的是竟然还有扬子鳄骨,扬子鳄又称猪婆龙,既然是龙,水浅岂能藏真龙?当然还有麋鹿等其他大型动物。说不定当时这里也像现在长江流域的地形和气候,有像云梦一样的大泽。根据土层分析,贾湖文化上面是沉积厚厚的泥沙,直到汉代才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很有可能当时贾湖文化因水而兴,因水而消失。</p> <p class="ql-block">碳化的稻谷,粟粒,大量的兽骨,说明贾湖人捕鱼狩猎,养殖,耕种,已经逐步进入农耕文明,不再频繁迁移。远远超过原始社会仅仅依靠狩猎和采集野果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部落形式。</p> <p class="ql-block">房屋一般是半穴式茅草屋,挖穴,夯基,立柱,架梁,苫草。这东西冬暖夏凉,防风防漏,可永久居住。这种技术在西方文明进入非洲之前当地土著都没有掌握。</p> <p class="ql-block">墓葬形式是以鹅卵石围绕墓穴排列一圈,陪葬品有少量陶器,一些骨制品,石器,还有龟壳,里面装几粒石头,有一只甚至出现了锲刻符号,好像文字的雏形。这种用于占卜的装备只有祭司才有,那时候的祭司被认为可通天地神灵,能预知未来,能祛灾治病,身份尊贵。还有一些翁形葬,尸骨装入陶器用于埋葬未成年人。可能那时候只有部落首领,祭司以及他们的孩子才有具有陪葬品的资格,平民是没有资格建立墓穴的,更不用说奴隶,战俘,所以阶级应该是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目前贾湖遗址正在进行第九次发掘,我们期待着有惊世骇俗的发现,也许能发现记录这里发生了什么的文字,能将上下5000年文明提前到上下9000年,也许原来的贾湖文化是一种国家形式。也许以后会发现,原来《山海经》不是神话,而是纪实文学!</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来,当地十分重视贾湖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县城一条主干道被命名为贾湖大道,一座学校被命名为贾湖中学。某种白酒的瓶子就是根据贾湖出土的陶器仿制的,非常漂亮!2023年,一座高标准贾湖遗址博物馆建成启用。现在的我们,望着里面那一只骨笛,仿佛又听见了来自远古悠扬的笛声,仿佛从内心感受到了悠久的文明传承,仿佛见证到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附小诗一首:中原多难烟尘生,文明不息长传承。骨笛一曲世人醉,贾湖美名天下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