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

大良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博物馆开馆于2008年,是海南省内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p><p class="ql-block"> 截至2019年,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5287件(套),征集藏品与辅助展品1424件(套)。海南省博物馆有展厅数量20个,最大的展厅面积达1200平方米,最小的展厅面积近23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海南省博物馆成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海南省博物馆被授予“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称号;2019年10月,海南省博物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前身海南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海口成立。</p><p class="ql-block">1990年 </p><p class="ql-block">海南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改名海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96年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p><p class="ql-block">2004年初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工程开始修建。</p><p class="ql-block">2008年11月15日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建成并开馆。</p><p class="ql-block">2012年年底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开建;</p><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18日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开馆。</p><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8日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一期提升改造完成正式全面开馆。</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馆的建筑由一、二期建筑构成。占地面积60余亩, 建筑高度25米,建筑面积近43000平方米,地上3层。展厅数量达20个之多,最大的展厅面积达1200平方米,最小的展厅面积近230平方米。近27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还有对公众开放的休闲公共空间以及280个车位的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馆IP形象“南溟子”</p><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技术用房、服务设施、 办公用房等,二期工程主要依托“华光礁1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p><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馆常设4个基本陈列,即《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对海南的历史、 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遗存等进行了展示。</p> <p class="ql-block">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p><p class="ql-block">《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采用新角度、新层次、全方位展示海南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文物展品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海南岛从40—60万年前的史前时代到海南岛民国时期的漫长历史发展变化,带领观众纵览海南历史发展全貌。</p><p class="ql-block">该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孤悬海外”,第二部分为“方外封疆”,第三部分为“岛海归宗”,第四部分为“奇甸日新”</p> <p class="ql-block">《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通过各类文物和史料,配合场景、模型、雕塑、创作画、视频、动画和观众互动触屏等多种展示手段,带领观众纵观琼岛,领略本土文化的厚重,移民文化的豁达,水上生活的奇特,陆地生活的平实。</p><p class="ql-block">该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北部湾情”,第二部分为“闽风琼韵”,第三部分为“五指山风”,第四部分为“天涯殊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