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有乌镇的建筑景观,又有兔耳岭怪石景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婺源东线上离县城最近的景区。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p><p class="ql-block"> 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2024.3.15.下午随拥軍团队再次游览了这一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位于婺源李坑村最显著的位置,也是李坑村保护相对完好,最重要的一幢古宅。大夫第建于公元1851-1861年,也就是清咸丰年间,是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后花钱捐了个五品官,这个官虽是虚职,但特权可不少。请仔细看这张图片,冷眼观瞧,这与一般的徽派建筑并无不同,但请注意,大夫第门枋的左上方有个木制的小姐绣楼,让这幢古宅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这幢官宅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内部结构方面都有些不同,体现出官家的风格。这座石库门枋,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展现出官家的气势。门前的三步台阶,按照明清时期营造法规制,只有官宅才允许在门前造三步台阶,有着“连升三级”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是古代文人吟诗作赋的地方,也是乡人为保佑子孙“金榜题名”而供奉“文曲星”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建于北宋末年,“文革”中毁于大火,现在的文昌阁是后来重建的。文昌阁主体为竹木结构的八角亭阁式建筑,高三层,正对门前有一半圆形水池,圆弧形的一边依次栽着七棵垂柳。阁的门楣上悬挂“星阁高隐”匾额,“星阁”即指文昌阁,“高隐”指的是李坑始迁祖李洞(李洞是个曾经任朝议大夫、殿中御史的隐士)。门两侧为清代村人、曾任户部右侍郎的李昭炜所题的楹联: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清流双凤峙秀;人文欣蔚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内有关于文昌阁的历史展览。有明代文武官员服装配饰表,有科举制度、有任官回避制度。有清代地方文官年薪、养廉银等规定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