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欢明清历史题材影视的剧友们,都知道有一个官职叫两广总督,如韩雍、王阳明、林则徐等。两广总督的职权有多大呢?相当于广东广西的省委(自治区)书记+两省省长(主席)+两省军区司令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两广总督府不是在广州、南宁,而是在两广交界处的广西梧州。</p> <p class="ql-block">明成化五年,成化皇帝采纳了官员的奏请,并钦定在梧州设立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韩雍为右都察御史、总督两广。第二年,总督府在梧州正式建成,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也是唯一一次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权钦派三把尚方宝剑、代天子行狩的机构。至此,两广的总督制度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从原来的临时性职位变成常设性职位,并有了真正号令两广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两广总督府前有三尊石刻雕人像,中间是王阳明,右边是袁崇焕,左边是吴廷举。</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9年),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生于浙江余姚北城,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嘉靖六年至嘉靖八年(公元1527-1529年间),王阳明出任了第26任两广总督。不仅平定了大藤峡、思恩、田州之乱,促进民族融合。在教育文化上,王阳明在梧州府学宫建立了尊经阔藏书,这是梧州历史上的第一座图书馆。“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p> <p class="ql-block">袁崇焕(公元1584年﹣1630年)出生于广西梧州藤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曾任福建部武知县、兵部职方司主事、辽东巡抚、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自1626年至1629年,袁崇焕率辽东军千里驰援以弱胜强,大败满洲兵,取得了其一生中三次大捷,这三次大捷也就是明朝对满清作战中仅有的三次大捷。</p> <p class="ql-block">吴廷举 (公元1459年﹣1526年),字献臣,号尔湖,广西梧州人。他在梧州凤凰山(也称南蛇岭,弥冰泉冲原卫校附近)常生。梧州民众在这里建筑一座书院。吴廷举将书院命名为"东湖书院",并开馆教学,让贫穷子弟免费入学。"东湖先生"的名字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正堂门前有坊,其南曰"节制两藩",东曰"岭海肃清",西曰"民物安阜"。</p> <p class="ql-block">两广总督府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由总督韩雍主持修建。沿着"中轴线"依次为大门、仪门、正堂、敕书楼、退食堂、后堂。总督府是总督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总督一般由文臣担任,总负责辖区内的军政事务,随着总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最后成为集地方政治、军事、司法、监察、教化为一体的军政大员。总督府门前一对情人正在拍照,就不打扰他们啦!</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正堂是还原明朝两广总督升堂办案的陈设及场景,映入眼帘的是“总制百粤之堂”金字匾额和画卷"仙鹤朝阳图"。明朝和清朝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一品官的补服就绣的是丹顶鹤,把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鹤为"一品鸟"。</p> <p class="ql-block">古代,龙用于形容皇帝,凤凰用于形容皇后。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一品文官的官服采用瑞鹤为图案,白鹤缭绕祥云飞舞,直上青云九霄。有"官居一品","节节高升"的寓意。穿上总督服,未来必将春风得意,步步高升,福气东来,大展宏图。</p> <p class="ql-block">成化年间,韩雍开府梧州,总督乃成定制。具有广泛权力,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入则为朝廷显官,巡抚、总兵、地方三司俱听节制,举凡行政、军政、司法、监察之权,无不过问。</p> <p class="ql-block">敕书楼,供奉皇帝敕赐书柬、接待宾客以及总督书法、绘画的地方。主要还原了当时两广总督处理公文、接待宾客的陈设及场景。</p> <p class="ql-block">退食堂是两广总督生活居住的府邸。主要还原了退食堂的场景陈设。</p> <p class="ql-block">总镇府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总督韩雍主持修建,是两广总镇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镇守内臣由太监担任,主要职责是监督、监察和考核三府的官吏,有监军权,可以监督、弹劾辖区内的文武将领,还可以举荐、请留甚至奏罢地方长官。在正堂有对联:凡事岂能如意;但求无愧我心。</p> <p class="ql-block">《大明律》,30卷,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总共460条。《大明律》上承唐律,下启清律,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典。它不仅对后世法律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法律制度产生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总督韩雍主持修建,是两广总兵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总兵一般由武将担任,主要负责军事驻防,如操练军马、修理城池、安抚军民等。正门有王阳明经典对联:一等人无思无欲力学可至;两件事存理存心勤修乃成。总兵府里有一个明代战车展,尽显明代黑科技。</p> <p class="ql-block">明朝建立后,在上承唐宋官制的基础上,略有调整,最大的变化就是废行省、罢宰相,加强中央集权。作为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官制主要由文官体系、军事体系和宦官体系三个部分组成。职官按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级。明朝官制确立后,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朝,延续了将近五百年,有效维护了明朝和清朝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迁府肇庆。明中后期,抗倭重心逐渐从福建迁移至广东。因总督府地处梧州,两广总督对于广东沿海的倭寇盗贼鞭长莫及。为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吴桂芳任两广总督期间,将总督府迁至肇庆,梧州的两广总督府改为总督西府。六十五年(1632)后又从肇庆迁往广州。两广总督府驻梧州达九十七年之久,共历39任两广总督,期间,历任总督在梧州所创佳绩被后人传颂,形成了梧州特有的衙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