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张学校全员练兵听评课活动纪实(一)

东关张学校

<p class="ql-block">  翠柳含情桃杏红,彩蝶蹁跹燕泥融。水墨丹青入画中,诗情画意春韵浓。教研练兵点心灯,仰望星空踏步行。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引领我校教师向特色化、品质化、专业化发展。我校以2022版《新课标》和教研室《六步教学法学会课堂要义》为指导,持续开展全员练兵听评课活动。</p> 100以内数的组成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仝满杏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2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方法迁移到10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学习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亲身经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仝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大数的组成的理解。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2、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仝老师在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一方法归纳一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的方法来探讨数的组成。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理解。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将数扩大到100,为今后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 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仝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完整的学生,仝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融洽和谐。这也是我们教师努力改进的地方。</p> 荷花 <p class="ql-block">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韩学敏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亲和力极强,形象美、声音美与课文荷花的美融为一体,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一、媒体激趣,触发语感。</p><p class="ql-block">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课堂伊始,韩教师启发学生用荷花的诗句走近课文,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图片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p> <p class="ql-block">  二、贴近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韩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讲授过程中还让学生展示不同形态的荷花,提高参与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三、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p> <p class="ql-block"> 四、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查找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p> 30米-40米迎面接力跑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曹佳旺老师动足了脑筋,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共同分担责任,共同进步和提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而且成功的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的这堂课由游戏“薪火相传”、“击掌传棒”引入,学生通过分组比赛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组员之间的凝聚力,通过练习过程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即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激”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是新课程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学生终生活波好动心理特征下一篇课中周老师采用了“竞争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好地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在基本部分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棒传的准接的稳呢?”让学生把问题带到练习中,由学生自由结合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通过自身的尝试体验,以分组练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找出把棒传的准接的稳的原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时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评,自我评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并掌握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建立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这一环节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小组尝试教学,互相的讨论与交流,加深了对学习的理解,既提高了学习质量,又锻炼了合作能力,另外,一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比赛,努力激发学生的取胜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主动合作。</p> <p class="ql-block">  本课将迎面接力与游戏融为一体,整节课充分利用和发挥场地、器材功能作用,做到一物多用。通过采用“抢棒”、“击掌传棒”等游戏活动,用活泼、有趣和可以达到的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迎面接力”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渗透技能教学,教会学生传接棒的正确方法与技能,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加强教学组织,采取简易、有效的教法、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p> 评课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p><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结合学生特点研读教材,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大家积极发言,分享教学中的亮点与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展现出了较高的职业精神和教学水平。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分析讲课的优劣之处,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研活动,它犹如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将教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感悟与成长。全员练兵听评课系列活动的开展,搭建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听评研一体化,稳步推进,扎扎实实,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育教学风貌。成长永远在路上,研究永远不停息。相信今后老师们都能在活动中经历并成长,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精耕细作,砥砺前行。</p>

学生

教学

荷花

学习

老师

教师

引导

新课程

评课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