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处理应急演练

111111

<p class="ql-block">在医疗行业中,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是一种常见的职业风险,由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因此容易发生针刺伤,导致职业暴露。</p> <p class="ql-block">为提高胸外科(外三科)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危害,3月15日下午,漯河市骨科医院胸外科组织开展了针刺伤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演练。</p> <p class="ql-block">本次演练由院胸外科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在科室护士长丁亚楠的领导指挥下,感控科楚主任现场指导,胸外科全员和邻近科室部分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完成本次演练。</p><p class="ql-block">演练开始前,医院感控科楚主任对演练人员进行演练指导。</p><p class="ql-block">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手卫生、个人防护及演练流程、注意事项,对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流程进行培训,加深了科室人员关于针刺伤后应急处理措施的掌握。</p> <p class="ql-block">演练场景:值班护士陶聪明为患者完成肌内注射后整理用品时发生针刺伤。</p><p class="ql-block">应急处理:针刺伤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同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3-5分钟,尽可能挤出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然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p> <p class="ql-block">同时王园园查阅患者病例,为乙肝阳性患者。为陶聪明抽血化验进行传染病监测,结果示:乙肝抗体小于10IU/L,需要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p> <p class="ql-block">上报:通过电话形式上报感控管理科,同时通过OA系统上报感控管理科。</p> <p class="ql-block">(病例为:乙肝阳性患者)组织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和预防治疗,并定期对暴露者进行追踪随访。</p><p class="ql-block">职业暴露者乙肝标志物报告: 阴性 </p><p class="ql-block">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乙肝标志物检测全部阴性者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200单位),同时注射20ug/支的乙肝疫苗。</p><p class="ql-block">复查:1.分别于职业暴露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乙肝标志物。若有抗体则不需要接种疫苗及免疫球蛋白。</p><p class="ql-block">2.院感科对此次暴露事件进行备案随访。</p><p class="ql-block">3.整理职业暴露应急箱,将箱内物品按照要求配备齐全,定点放置备用,演练结束。</p> <p class="ql-block">总结:演练结束后先是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自我评价,再是感控科楚主任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提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标准预防这一原则,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患者同时也要保护好自身安全。</p><p class="ql-block">​丁亚楠护士长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总结,通过场景演练,有效维护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规范了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增强了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提高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标准的依从性,避免职业暴露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p>

演练

针刺

暴露

职业

医务人员

乙肝

应急

科室

胸外科

感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