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的这个乡,83%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

杨路空间

去年12月,在福建龙岩的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我看到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b>在闽西才溪乡,全区青壮年男子4328人,有3600余人参加红军,占青壮年男子总数的83%。</b> <h5>图:才溪区扩红表,才溪区为中央苏区模范区</h5> 作为深耕于红色旅游领域多年的导游,我去过很多红色老区,但如此高的参加红军比例我还是第一次见,仅这一项数据便让我对闽西老区人民肃然起敬,也促使我进一步认真学习闽西老区的革命历史。<br><br>闽西,是指古代汀州府下辖8县,也就是现在龙岩市的长汀等5个县,三明市的宁化等3个县。<br><br>革命战争年代,闽西和赣南一起,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地带。闽西是继海陆丰、井冈山之后最早实行土地革命的区域,在这块红色热土上,红军得以生存、发展并壮大。<br><br>那么,闽西和闽西人民对中国革命具体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h5>图:带团参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合影</h5><div><br></div><div>在参观了位于福建龙岩市的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阅读闽西革命历史的相关资料后,我总结了闽西对中国革命的五大贡献。<br><br><b>第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闽西子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b></div> <h3><p>图:闽西儿女占长征人数比例</p><div><br></div><p>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子弟参加军,中央主力红军8.6万人中,闽西儿女就有2.6万人,而此时闽西的总人口是105.7万人27.39万户,参加了长征的闽西籍红军,约占当时闽西总人口的2.5%。</p><p><br>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闽西籍红军总人数只剩下2000余人,有2万多闽西儿女在长征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500米就有一位闽西将士倒下。</p><p><br>红军离开后,国民党疯狂报复苏区人民,闽西地区全部被毁灭的村庄有540个,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群众有17万人,3.8万户被灭绝。闽西在册烈士有2.4万人,占福建全省烈士总数的一半。</p><p><br></p><p><b>第二,它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与中国红色金融的发祥地。</b><br></p><div><br></div></h3> <h5>图:中央苏区金融分布</h5> 闽西苏区建立了永定、上杭等10多个县的苏维埃政权,拥有200余万人口,占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由于人口稠密,经济比赣南发达,又联通近海地区,闽西在财政上的贡献更大,其中的长汀县是闽西乃至整个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br> <h5>图:闽西各银行简要情况表</h5><div><br></div>闽西是中国红色金融的发祥地。为了建立经济秋序,保障根地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党领导闻西军民通过实施信用合作、建立金融机构、开展信贷活动和发行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为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支持军事斗争,巩固革命政权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个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金融制度和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济金融骨干。<div><br></div><div><b>第三,闽西是红军的重要创建地,是将帅的摇篮。</b><br></div><div><br></div><div>因为有闽西子弟的参加,朱毛红军从下井冈山的3600余人,发展成为16000余人,成为全国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红军部队。此后又在闽西组建了多支红军部队。闽西籍的开国将军有71位,包括2位上将、7位中将、62位少将,占福建将军总数的86%。<br><br><b>第四,闽西是真正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地方。</b><br></div> <h5>图:闽西保留土地革命果实地区示意图</h5> <div>据新中国土地改革前的调查,闽西有龙岩、上杭、永定等县的15个区、83个乡、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从30年代起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至全国解放。这在全国都是独一份的。<br><br><b>第五,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b><br></div> <h5>图:毛主席在闽西写的部分著作</h5><div><br></div><div>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三块基石,其一是确立中国革命正确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二是建党建军纲领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三是表达实事求是路线的《反对本本主义》,而这三篇大文章都是在毛泽东在闽西实践、写就的。<br><br>除了上述5点,闽西还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是长征的出发地。<br><br>今天,大多数对江西都十分熟悉,但对闽西却知之甚少。<br><br>作为一名导游,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这篇文章了解闽西、熟悉闽西,<b>永远不忘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