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开元寺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初建时以宋徽宗赐额“顺济”为庙名。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从泉州浯江启航,回国后奏请朝廷鼎力重修,并把“顺济庙”改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琅准备征台,奏报“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清朝廷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天妃宫”又改名为“天后宫”。天后宫建筑群保存有宋代构件和明清时期木构建筑。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两斋馆和梳妆楼等。作为妈祖信仰文化物质载体的泉州天后宫,对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13日,泉州天后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