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题:探索国学,领略千年智慧</p><p class="ql-block"> 国学的范畴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来讲,它是历朝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其中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书画、音乐、医学、建筑等,从小的方面来讲,它指古代学说,代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学说,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等的学术流派思想。最常见的,或者学习过的,听闻过的,有《诗经》、《论语》、《易经》、《孝经》、《心经》、《三字经》、《道德经》、《金刚经》等等,这些经典著作传承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对我们的当下,未来有什么样的帮助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下面先从《道德经》来开始我们的学习。《道德经》是老子起草撰写的。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名叫李耳。他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周都,指当时的京城,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学习天文、地理、人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守藏室,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经博士推荐他就当国家图书馆馆长),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道德经》分上篇,下篇,上篇为《道经》,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四十四章。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这四个字是精华。如果我们深入了解透这四个字,这对我们修身、养生等有着非常好的一个帮助。</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p><p class="ql-block">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p class="ql-block">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p> <p class="ql-block">道是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我们看阴阳图,黑白两色来说明,“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的世界,领略千年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让国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咏国学公益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百家经典颂千年,公益堂中结善缘。</p><p class="ql-block">经史思想深似海,瓢取一口润心田。</p> <p class="ql-block">学习道德经,拥有智慧人生!</p><p class="ql-block">今晚爱学习的宝宝得到梁老师赠送的墨宝一幅《道法自然》,太开心啦!</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姑姑、小萍、华容姐、春新、华炎、陈校长、李总、易老师的帮忙协助</p><p class="ql-block">弘艺馆国学公益讲堂</p><p class="ql-block">时间:每周四晚7:50~9:00</p><p class="ql-block">地点:容州古城弘艺馆二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赶快扫码进群,报名学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