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滋味儿

遵化华龙酒窖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参加工作,走出家乡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生我养我的家,就成了我日夜思念的地方,那份思念源于内心最深处。回家,仿佛成为一种本能,无论距离多远,那份感情永远是鲜活的。那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有亲人的笑脸,有我魂牵梦萦的气息,有我无法割舍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从我走出家门算起,一共回过多少次家,我不曾记得。但我能清楚的记得,从年轻到退休了回家,不同阶段,却有着酸甜苦辣不同的滋味儿。</p><p class="ql-block">我初中一年级没念完,就离开家乡参加工作了,我还是个孩子,几天不见父母就想他们,想母亲做的片儿汤,父亲做的炸果子片。隔三差五儿的往家跑。一个普通的商业员工,还没有人放在眼里,乡里乡亲的仍拿我当孩子看,那些长辈们见到我还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的肩膀。说一声小伙子长高了。那些小伙伴和同学们,还能凑在一起玩儿创拐、打井沿儿。那时回家的滋味儿是甜蜜的。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段回家滋味儿。</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有了一些进步,乡亲们对我开始亲热起来,来家串门儿的多了,说奉承话的多了,他们都是来求我办事儿的,孩子结婚要买自行车、手表、靠山镜这等小事儿,随时都办了。随着我工作的变动,乡亲们开始让我给他们的子女安排工作,曾经的小伙伴和同学们,要求到我所在的单位工作。我知道,这口子一旦拉开,就会有更多的人找上门来。所以,我不敢开这个口子。村干部让我给村里谋些福利,说打井、修水渠、修路、给村委会盖房都可以,这些工程一动就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我不敢花国家的钱给村里办这些事儿。我婉言谢绝了。从此,邻里街坊的三叔二大爷们,见我不那么热情了,同学们开始躲着我。为此,没少挨父亲的抱怨,说我不给村里人办事儿,惹了不少人。我虽不理会儿这些。但心里还是有些内疚。所以,每次回家不敢久留,都是来去匆匆的。那时,我是带着内疚顶着压力回家的,其滋味儿是苦涩的。</p> <p class="ql-block">三哥我们小哥儿俩,先后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离退休的年龄还有几年,但也开始闲了下来,老家就成了我们唯一的去处。父母虽然不在了,但父母给我们留下的老屋还在,走进家里,看到那些老板柜,老靠山镜和父亲的烟袋锅儿,母亲的针线板儿,总会想起父母,还能感觉的到父母在时的温度。看着那百年老房和满院的杂草,虽感寒酸,但还是无比的亲切,我们哥儿俩突然有了落叶归根,重整家园,回老家过简单清闲的日子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三间老房院,是分家时,父母分给我们小哥儿俩的,每人一间半,农村的院子都很大,门前还有一块父母的口粮地,这么多年都荒废了,被一堆堆破烂占着。我们哥儿俩开始收拾屋子清理破烂。准备种粮种菜。</p><p class="ql-block">门口集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有不少人开始嘀咕着,说些风凉话给我们听,其中一个远房姐夫开玩笑地说:“完蛋了吧你们哥儿俩,都下来了吧!这些活儿有权时不干,过去动动嘴,就有不少拍马屁的人抢着干,现在没人搭理你们了吧!落毛儿的凤凰不如鸡呀!”这话说的虽然很难听,但也算是实话,我们只能哈哈一笑,点头称是。</p><p class="ql-block">村里的街道很窄,我们干活难免在路上临时放些工具,水桶放在路边了,一个兄弟从跟前过,把水桶给扔了出去,为此我们呛咕了几句。事后他媳妇解释说:“我对象对你有意见才那样做的,你父亲去世时,他跟你说话,你没好好搭理他。他一直记着呢。”我父亲去世十几年了,我却记不得有这么回事儿。可人家始终记着这事儿呢。村民接自来水、安天然气都是免费的,村里却让我们分别交3000元和6000元工本费才给安呢。拿我们当外来搬迁户对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收拾妥当安顿下来的时候,还要花不少的心思来处理村里、邻里关系。村里的红白喜事,赶上了就得上份儿礼,谁家杀猪宰羊了,要求我们去买肉,这家买了那家的也得买。过个中秋节,家里的冰柜里装满了肉。</p><p class="ql-block">我们家门口是村里老人集聚的地方,常年在那儿议论着村里家长里短拿点事儿,下着那盘没有下完的棋。我也想融入他们的生活,拿着马扎坐那和他们聊聊天,他们就会问我工资多少,那么多工资都干啥花了。让我最尴尬的是,责备我为啥不给村里修路打井。为啥不给他们的子女安排工作。他们说的问的都是实情,我能说啥呢,除了尴尬,还是哈哈一笑,点头称是。</p> <p class="ql-block">退休回家,让我遇到了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了摆脱这尴尬的局面,我们由常住改成了常跑,冬天不住,开春了,该收拾菜园子了,一天去一天回,偶尔的住一次。尽管这样,也免不了和乡亲们打交道。有时我也在想,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出现这种状况,也属正常现象,我们必定在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村里有不少人还不熟悉我们,再加上我们哥儿俩也确实没给村里和乡亲们办啥事儿,他们有些抱怨,发发牢骚也属正常。只要我们放平心态,不去计较,他们只管说,我们只管笑。这些事儿也就不算事儿了。诶!这么一想,我的心突然敞亮了,入乡要随俗,这也许才是我们退休回家的原汁原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