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1:幻想着每一次的旅行都是无忧无虑的,人生也一样;可是哪有什么无忧无虑,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背景:时间和路线的选择。又想趁着高速公路免费,占国家的便宜,于是决定比前几次稍微远点,两湖吧(单次车程设计在6小时左右);大年初六从河南郑州出发,正月十三回到家,不耽误上班,完美。然而,虽然计划的很完美,可是不期而遇的意外远在计划之外。</p> <p class="ql-block">正文:</p><p class="ql-block">第一日:郑州—荆州古城—古城门—张居正故居</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几个朋友朋友问我:“是关羽大意失荆州的那个荆州吗?”可见,打了无数胜仗的关云长一失足成千古恨,成就了东吴小儿陆逊,C位出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事实上,关圣所失乃荆襄大片土地,汉朝的荆州,相当于今天省一级别的行政单位。汉家天下,共有九州。荆,荆棘之意。猜测是楚国先民被商贵族赶出中原,南下到了荆棘丛生之地安顿了下来,中华儿女的历代辛勤开垦,给了荆襄新的模样。原来我的童年,早就和荆州亲密接触过,但是直到后来才知道。广告“活力二八,沙市日化”中的沙市,就是这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抵达荆州古城已是近傍晚,特别特别羡慕南方的古城,有令北方人羡慕不已的护城河,河之宽,超越想象。遥想当年历代的城池攻防战,南方的城镇对攻击方果真不友好。今天的古城内仍有不少居民生活,有点像开封,因为限高,小城慢生活的氛围感很强。东城门,历史感很强,夜幕降临,城门在霓虹灯的装饰下散发着独特的美。美中不足之处是,只有城门之地可以登临,城墙之上宾阳楼据称是明清古建(门票30元)。城门下是张居正故居,门票20元。我更愿将此处称为张居正纪念馆,现代仿古建筑内以介绍张公的生平事迹为主。</p> <p class="ql-block">第二日:荆州博物馆—吉首—乾州古城 </p><p class="ql-block"> 荆州博物馆(4A),荆州之行最大的发现,不因这儿A多,只是真有货。一早走进荆博,看着身边的从大巴下来的旅行团,暗暗揣测,兴许没白来。游览完毕之后,最大的感受,这里的定位绝不是一个城市博物馆。石器、陶器、青铜器(重点推荐,楚国的强大,源于楚国的铜矿及冶炼技术)、玉器、简牍……令人记忆深刻。同行的朋友惊叹,太精彩了。我说,还有王炸。因为在主体陈列楼之后,还有珍品馆。没有想到在这里,看到了千年古尸。这里的镇馆之宝,有不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出行的第二天,我们抵达吉首市。同行的伙伴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城市。我说,因为你听到更多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是州政府所在地。乾州古城位于吉首市内(4A,免费),这里三陆横陈、二水绕洲,状如乾卦,故称“乾州”。乾州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古属五溪蛮地,夏商时期就有土著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后,因水利舟楫之便,这里成为湘西重要的商埠码头。唐宋元明清时期,乾州古城成为苗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摘自百度百科)。古城门、文庙、跳岩(一块块的石墩摆在江中)、吊脚楼……赋予了这座三门的跨(万溶)江古城别具一格。古城不大,小半日的漫步即可领略。古城内的苗族服饰拍照打卡,果然成为湘西旅游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第三日:湘西博物馆—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湘西博物馆新馆很恢宏,访客不多,地下停车场竟然免费,可以慢慢观赏。《土家古风》、《苗乡原韵》两个非遗项目展,算是特色,换一个视角领略湘西这个(似乎)神秘之地。聊聊湘西土家族的赶尸吧。私以为,赶尸就是一份工作,帮助客死异乡者回归故里,不能以影视作品中的惊悚的拍摄手法一概而论。赶尸人,其实也是劳动人民,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从业者也会给行业渲染出神秘的面纱。闲聊几句:赶尸人对于赶尸范围和路线有着明确而特殊的要求,对于“暴病而亡、溺死、烧死”者不赶,概因尸体有传染病菌或不好防腐,不走官道走乡野夜路实为避人,摇铃则是提醒旁人回避。赶尸人的首备技能是驱狗驱兽,看来这份工作颇具危险性。尸体肯定不会随着铃声蹦蹦跳跳向前,或许真的需要赶尸人背尸前行。</p> <p class="ql-block"> 凤凰,一个只听名字就想去的地方,真的好美。05年大学毕业后,丽江、凤凰这些名字就开始频繁出现在各个媒体中。关于凤凰的偏负面新闻一直不断,过度商业化、失火、堵车……依稀记得多年前的凤凰古城因为收进城门票的事件招致当地商户的抵制,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景区有这么多的新闻。一直谋划着去凤凰古城看看,但总觉得交通不便,那时的凤凰不通火车。凤凰古城,我终于来了。</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凤凰县城,走入南华门,穿城而过的沱江便映入眼帘,驻足凤凰一桥眺望远方,吊脚楼鳞次栉比的排在江边两岸,耳边回荡着跳岩上游客兴奋的欢声笑语。虽已是初八,但临江的商业街上依然人头攒动,饭店、酒吧、服饰店、小吃店、特产店……似乎哪个古城都少不了这些。身着苗服苗饰的女游客占比极高,她们舞动着身姿,配合着摄影师的诸多要求。猜测沱江南岸似乎是古城核心片区,因为在这里看到三座城门楼,据说最早的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注视着一池碧水缓缓向东流去,随之而去的还有凡尘之铅华与浮世之忧愁。沿江而走,过了虹桥,游人渐少,眼前景致才是我喜欢的模样。从午后到夜幕,一直在古城中游荡,古城的夜景依然那么绚丽多姿。说句内心话,游客太多太多了,真替景区高兴,也替自己伤心。凤凰,值得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第四日:岳阳—巴陵广场(汴河街)</p><p class="ql-block"> 连续的疲劳驾驶需要一个自然醒来补充体力,驱车五个多小时来到岳阳。现在依然记得上初中时,班主任堵在门口,背会《岳阳楼记》的同学才能放学回家的场景,我真的感谢我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巴陵广场,岳阳古称巴陵,相传后羿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巴陵,于是广场中央伫立着后羿斩巴蛇的巨型雕塑,可谓是岳阳的城市地标。值得一提的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别人家的广场在洞庭湖旁,可谓近观洞庭、远眺长江,这个咱家真没有。广场北侧的汴河街是条仿古步行街,店铺林立,全国一致。作为河南人,对于汴字倍感亲切(汴京开封),难道是?……后查过资料方才发现自己又自作多情了(旧时代岳阳人习惯将临水称之为伴河。而岳阳方言中的“伴”读为“便”,临湖伴水筑城立市故俗称“便河街”。文人们却以为便字不雅,乃将便改为汴。这就是“汴河街”之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第五日:岳阳楼—洞庭湖南路—圣安寺—岳阳教会学校遗址</p><p class="ql-block"> 年少时分的背书有多苦,对于岳阳楼的记忆就有多深刻。不过想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顿觉王、李的可爱。《滕王阁序》,王勃,你果然不厚道了。登临四大名楼之后,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驻足鹳雀楼之巅时我眺望远方的黄河,气势何等磅礴;越黄鹤楼之极目长江,挥一挥手,“浩然兄,你慢走”;摇扇登临滕王阁,想象着“落霞与孤鹜齐飞 ,赣江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极致美景;而后当我坐着电梯急速而下之时,总觉味道少了一分。岳阳楼,三层木质结构,窄陡的步梯,精致的空间,主打真实的历史沉淀。我一直在想,亏得我来了,不知道哪年要保护起来,登楼?围栏外看看吧。故宫不就如此吗?岳阳楼和国内诸多名楼一样,历代损毁历代修,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楼不同,不同的是细节,相同的是国人的文化、价值观。话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有钱有料,总得找点事做做,重修岳阳楼吧,振奋精神。寻访名家作画一副不远千里送于好友范仲淹,料想范丞相忙于国事,无暇作文;过了几年,再赏画作,此时的范公已处江湖之远,看图作文,成就千古名篇。今日所见岳阳楼乃清末古建,与之另三座名楼不同,此楼建于沿湖城门之上,想必有其军事意义,遥想当年鲁肃大都督在此操练水军指挥若定,或亦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同僚好友周瑜大都督之爱妻小乔便长眠于此,《三国演义》真是无处不在。小记,五星推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沿着洞庭湖南路citywalk,港口、老街、古塔;拍照、打卡,享受城市慢时光。之后前往城郊的圣安寺。圣安寺,始建于唐朝,“游记之祖”柳宗元曾做背书。可能所到之日不是特别的日子,所见寺内到访者不多。倒是能见到一些修行者,还有斋饭提供,最大的感受是,这里不像是景点,这里就是服务于当地的一家寺庙。而后继续打车向城外走,前往更小众的景点:岳阳教会学校遗址。这座由外国人创办于1907年的学校建在山坡上,远处的洞庭湖和园内的古树交相呼应,这国际友人还真会选地方。13栋历史建筑多为中式屋顶,西式墙身,可谓是中西合并。因为小众,所以游人不多,这里太适合拍出文艺调调,出片、太出片了。</p> <p class="ql-block">第六日:岳阳张谷英村—襄阳古城</p><p class="ql-block"> 从岳阳市区出发前往张谷英村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适逢天降细雨,云雾蒙蒙,给不长的山路之行带来一丝丝的风险与刺激+一丝丝的神秘与情趣。从停车场的免费到入村大门检票员的热情,不尽令人生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景区。这个不像景区的景区,最终的落脚点是令人着迷。张谷英是朱元璋手下一员武将,后迁居于繁衍生息此距今600余年。张氏后代建造房屋比邻而建,令人称奇之处是从外面看不出一家一户的具体方位,似乎共用了一个房檐屋顶;但是从内部看却是家家户户各得其所,内部通道将各户串在一起,各单元之间有屏风檐廊和巷道沟通分隔,自成体系,互不干扰,人们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初访者没有不迷路的,好在有免费的导游进行热情洋溢的讲解。(张谷英古建筑群极具特色,其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完好的精美雕刻、严谨神秘的排水系统、巧妙的建筑选址、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明清古民居文化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有“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湘楚明清民居之活化石”之美誉。)括号内的文字摘自网络,因为我真的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能发出“令人称奇”的叹颂。我顿时想起了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一北一南,遥相呼应,都是我巍巍中华之民族瑰宝。丝丝细雨下的小村子格外宁静,村头的油菜花已泛黄色的花团,涓涓细流、古屋石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大抵也是此番模样。在今日之旅游项目里,还有此等没有被商业完全侵蚀之地,你还等什么,莫到人声鼎沸时才来凑热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汽车行驶在前往湖北襄阳的路上,忽天降冻雨,高速之行进入惊悚模式。此时千里之外的家乡已大雪纷飞,微信不时跳出好友们的问候:“到哪里了?暂时别回郑州,高速开始封路了……”抵达襄阳已傍晚时分,天气也变得异常寒冷。晚饭时的襄阳牛肉面着实令人振奋,碱水圆面、大块的牛肉配合着肉汤的香气,让这个寒冷的冬夜显得不是那么难熬。襄阳,一个和河南口音极为相似的湖北重镇,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神往已久,如今我终于来了。走在古城北街的马路上一路向北,依次路过昭明台、管家巷可到临汉门,登上城门(免费,竟然免费)后顿时惊呼一句:“汉江!!!竟是一条护城河!!!”足迹,一次次刷新我的认知,第一百次失落:我的家乡没有这样的护城河。上次看到汉江,还是在武汉看两江相汇,绿色的汉江水汇入黄色的长江,与滚滚长江混为一体,当时不觉得有人会在武汉关注在当地不宽的汉江。但是在襄阳,却能让人领略到宽广的汉江的魅力。在我们河南南阳有白河和唐河,两条河流合并于此并最终汇入汉江河道,在交汇口可以看到黄色融入绿色中,再次印证一个道理,主流决定一起。</p> <p class="ql-block">第七日:襄阳—奇遇记—郑州</p><p class="ql-block"> 河南开启暴雪模式,几乎所有的回程道路都覆盖上了厚厚的积雪。天气预报襄阳的大雪将在深夜到来,睡前召开紧急会议:唐城景区,放弃;古隆中景区,放弃。第七天一早开车返回郑州,提前结束行程,期待湖北不要下雪,期待高速可以通行。</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窗外的襄阳市区白茫茫一片,于是决定把车放在酒店停车场,买了两点的高铁回郑。和酒店沟通停车费,酒店大气的表示,免费,我决定替这家柏曼酒店打打广告。不久后收到所定高铁停发的通知,于是又购买了晚上8点的高铁票,盘算着能否赶上郑州的晚班地铁。当冒雪赶到高铁站时又发现我们这趟高铁已推迟发车2个多小时,猜测又会停发。难道还要辗转回酒店再排明天的高铁?这是最坏的打算。好在未来驶往郑州方向的高铁还有两趟,豁出去了,和站台工作人员沟通,能否放行我们,小姐姐们为难的默许了。我们提前登上了回家的列车,晚上九点回到了郑州,很幸福、很开心,我把三个女士平安的带回来了。虽然依旧寒风大雪,好在还有郑州地铁,我爱郑州,我爱家乡。襄阳,我一周之后还会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一首家乡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结束本篇游记。</p><p class="ql-block">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p><p class="ql-block">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p><p class="ql-block">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p><p class="ql-block">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p><p class="ql-block">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p><p class="ql-block"> 游玩于2024年2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成文于2024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