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集(八)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经历。他早年曾在私塾苦读多年,后投身革命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决策,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思想和决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枣园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突破重重阻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实地采访。</p><p class="ql-block">哈里森·福尔曼在延安待了近两个月,不但采访了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还采访了众多的边区军民,拍摄了大量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哈里森·福尔曼在枣园采访时,为毛主席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45年8月28日,拍摄地点在陕北延安。画面的主人公为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元帅、张治中将军以及赫尔利。这是他们亲切交流的画面,这一天毛主席前往山城重庆,开启了为期45天的谈判。毛主席从8月28日到达重庆至10月11日离开重庆,一共待了45天。</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该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这是毛主席和两个女儿的珍贵合影,这样温馨的画面,这样可爱的镜头,让人倍感亲切自然,这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一张有关毛主席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1953年夏季,伟人夫妇带着两个女儿李敏、李讷北京玉泉山游玩共度家庭时光,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伟人夫妇和两个女儿的笑容灿烂而温暖。</p><p class="ql-block">在繁忙的国事政务之余,伟人始终不忘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倾注了大量的关爱在子女尤其是李敏、李讷的成长过程中。1953年那个明媚的夏日,他在工作间隙特意安排时间陪同妻子及两个女儿游览北京玉泉山,此举充分体现了他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尽管身为国家领导人,肩负着领导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任,但他并未因此忽视对女儿们的陪伴与关怀。</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珍贵的合影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伟人的朴素形象。他身穿一件褪色的裤子,颜色已经斑驳,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注视着未来人民美好生活的蓝图。他心系人民,时刻将人民的福祉放在心上,无论是在国家大事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展现出了这种朴素的情怀。</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建设洪流之中。在伟人带领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其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无不彰显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决心,他的穿着正是这一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中国,正如伟人所期望的那样,“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国已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富足与安宁,这一切都离不开伟人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奋斗和无私奉献。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夫妇在北京中南海内的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1年10月29日,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画面,此时,毛主席正在为一位志愿军战士签名。这位志愿军战士是孙伯启。在签名过程中,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两人共同吸烟的画面还是第一次见,尤其是在主席面前吸烟的人少之又少。孙伯启山东费县人,费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该照片由摄影师齐观山拍摄。</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该照片的拍摄者为吕厚民,吕厚民,黑龙江省依兰县人。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镜头,这样签字的画面还是第一次见,该照片拍摄于印度大使馆。这是毛主席应邀出席新任大使招待会,吕厚民抓取的一张签字照片。</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还是第一次见,画面的主人公左起:少奇同志、毛主席、贺龙元帅。这是他们参加活动时留下的一张罕见留影。经过小编的不懈努力和网络查询,也没有找到相关素材和资料。目前该照片的拍摄地点,拍摄时间不详。他们三位都是湖南人,一位是韶山冲人,一位是炭子冲人,一位是桑植人。</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该照片拍摄于1952年,画面的主人公为毛主席和解秀梅。这是解秀梅向毛主席献花的镜头,在抗美援朝斗争中,解秀梅是女同志之中唯一一位特等功臣,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泪如泉涌,有激动之情,有兴奋之情,更重要的还有悲伤之情,这样的镜头,这样的画面,让人倍感温馨亲切。</p><p class="ql-block">建国初,志愿军女战士向毛主席递鲜花,二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p><p class="ql-block">在1952年的一幅珍贵影像中,我们见证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瞬间:解秀梅女士向毛主席递上鲜花。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获得特等功勋的女性,解秀梅的眼泪在那一刻无声地讲述了她的情感——既有对毛主席的崇敬,也有对战争的深深悲痛。</p><p class="ql-block">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交流。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情感的交织,唤起了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深切记忆。</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3年2月18日,拍摄地点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黄鹤楼遗址前,这是毛主席和小商小贩交流的画面,此时这位小商小贩正在卖炸臭豆腐。毛主席在这里喊出了:人民万岁!</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3年,毛主席与杨尚坤以及汪东兴,在视察海军“长江”号炮舰时的一张合影。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视察海军乘坐的军舰,也是唯一一次。</p><p class="ql-block">而在山东青岛有一座中国人民海军博物馆,里面的海上展区,建有3个码头,其中有一艘就是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p><p class="ql-block">当年,毛主席在视察时,还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大大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海军建设!</p> <p class="ql-block">1954年,61岁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郊区顺义,亲自试推浇地井车。</p><p class="ql-block">他身后的人拿的那个竹棍,就是毛主席的拐杖,这个竹棍出镜率很高,毛主席年龄大了以后,好多照片这根竹棍都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4年,拍摄地点在北京新六所。这是毛主席正在散步的画面,此时毛主席迈着龙行虎步,气势磅礴的看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4年,画面上的主人公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以及自己的侄子,此时,这位小朋友抓住了一只兔子,两个姐姐在一旁笑的乐开了花。该照片的拍摄者为吕厚民。吕厚民,黑龙江省依兰县人,依兰县隶属于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毛主席的这张照片,他躬身弯腰,亲切自然,和代表们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紧挨着桌子,身体向前倾。这是什么?这就是地气,这就是没有任何架子,这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看照片中的代表们,一个个脸上跟过年似的,笑得那么自然、开心。看得出,他们是打心眼里拥护眼前的伟人。</p><p class="ql-block">多么和谐的一张照片,开会就像一家人聚会一样,其乐融融,气氛祥和。</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7年,画面的主人公为毛主席和两位莫斯科大学留学生。一天毛主席到莫斯科大学演讲,演讲结束之后,毛主席接见了部分学生代表,这是毛主席和两位大学生亲切交流的画面,这两位大学生,一位是苏红,一位是沈宁。</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位小朋友正在为毛主席系红领巾的画面,这样的珍贵画面,这样的罕见镜头,还是首次相见。</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7年5月25日,画面上的主人公为毛主席和耀邦同志,毛主席侧后方就是耀邦同志。这是耀邦同志陪同毛主席接见青年代表时的镜头。耀邦同志,湖南浏阳人,浏阳隶属于现在的长沙市。</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7年9月6日,拍摄地点在长江码头。这一天,毛主席在武汉市国棉四厂视察工作,视察工作结束之后,毛主席在长江码头下水游泳的镜头,这是刚下水的画面。从1956年至1966年这十年,毛主席在长江游泳18次,最后一次是在1966年7月16日。</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北京十三陵水库的老照片,照片为毛主席在向劳动现场行进过程中,听取工地指挥人员的汇报。</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武汉珞珈山武大校办工厂,该照片拍摄时间1958年9月12日晚,这样的镜头,这样的画面,还是第一次见。建国之后,毛主席48次来到武汉,武汉也是毛主席最钟情的城市之一,其他两个城市分别是杭州和济南。</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女英雄的珍贵照片,你认识这位胸前戴满勋章的女英雄是谁吗?</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接见女英雄的一张老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位女英雄身前戴满了勋章,毛主席用赞许的目光看向她,周围的人民群众聚在一起,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的劳动模范代表中,有大量优秀妇女,她们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一张蹲姿照片,这是毛主席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隆昌炭黑厂视察的珍贵照片。这是毛主席在氧矿炉前,听取炉长介绍生产经营情况。该照片拍摄于1958年3月27日晚,拍摄者为侯波。</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8年1月5日。这张照片有的人说是毛主席和外孙孔继宁那一张珍贵合影,还有其他各种版本,经过小编的不懈努力,最终求证。这是毛主席在杭州视察期间,即将视察结束之后返京途中,临时起意视察了杭州小营岗的卫生情况,这是他走进一家农户,询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画面,这样的镜头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温馨,倍感关怀。</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和彭真在武汉东湖一边散步一边谈工作时留下的珍贵照片。彭真正开口汇报着什么,毛主席凝眉沉思、神情肃穆,每走一步都在考虑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也让人深感毛主席的亲切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9年,画面的主人公为:毛主席及工作人员。在毛主席的动员下,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前往延庆县进行劳动再锻炼。这是工作人员在出发之前,毛主席与他们留下的一张极其珍贵的合影。这张合影,毛主席没有按照惯例站在正中间,这是由毛主席批准的不按惯常流程拍摄的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9年秋,拍摄地点在杭州三台山。画面上的主人公是毛主席,这是毛主席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一张珍贵合影。毛主席曾动情的说过: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p> <p class="ql-block">这是60年代,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接见一位纺织女工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毛主席与刘亚楼等人交谈的一张珍贵合影,主席的这一微笑站姿,看着真亲切!</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与空军司令员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61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毛主席随意将胳膊搭在栏杆上面,当时他正在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刘亚楼是开国上将,他参与了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多次重大战争,军功显赫,为人低调好相处,可惜的是他于1965年因病离世。</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上世纪六十初接见人民解放军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毛主席亲切地与解放军官兵握手问候。靠近照片右边的是两位年轻的解放军,与毛主席握手的是一位“中士”,旁边的是一位“中尉”。</p><p class="ql-block">当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中士属于士兵,担任的职位一般是班长或副班长,兵龄在四到五年。中尉属于军官,担任职位一般是副连长,军龄一般在七八年左右。</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军衔制,中士和中尉的军衔都是“一杠两星”,军官和士兵军衔的区别在于,军官军衔有镶黄边,士兵军衔不镶黄边。</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1年,拍摄地点在江西庐山含鄱口。画面中,毛主席坐在一个长条石凳上,正在思考的画面跃然纸上。拍照片的拍摄者是吕厚民,他给这张照片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乱云飞渡仍从容。</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1年,拍摄地点在杭州。画面上的主人公为毛主席,这是毛主席月度人民日报的珍贵镜头。</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主席和宋庆龄的一张珍贵照片。当天,毛主席在上海亲切看望了宋庆龄先生。</p><p class="ql-block">这次拜访,细心的毛主席,发现宋庆龄在上海居住的地方,是一个两层的小楼,考虑到宋庆龄年龄大了,上楼不方便,如果滑倒了,那就是大事。于是毛主席送给宋庆龄一条大红地毯铺在楼梯上,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防止宋庆龄滑倒。</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1962年在杭州期间,坐在住所的花坛沿上小憩!</p> <p class="ql-block">罕见的毛主席头戴维吾尔族小帽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4年在江西,李敏去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由于中途遇事耽搁了时间,等赶到博物馆时,只差半个小时就闭馆了。按规定,管理人员不允许她和陪同人员再进去。</p><p class="ql-block">陪同人员小声对李敏说:“告诉他们你是毛主席的女儿,他们还能不让你进去吗?明天我们还有别的事。”</p><p class="ql-block">“不行,不行。千万别这样说。咱们好好和人家商量商量。”说完,李敏走上前去,耐心地告诉管理人员,我们是远道来的,路上耽误了时间,明天就要离开这儿。我们抓紧时间,在闭馆前一定参观完。李敏诚恳的态度打动了管理人员,破例允许他们进了馆。</p><p class="ql-block">在一个展台前,讲解员指着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认真地解说着。忽然,她停止了解说,紧紧盯着李敏看,又回过头看看照片上的毛泽东,脱口而出:“太像了,您是北京来的?您是……”</p><p class="ql-block">事后说起这件事情,李敏风趣而又不好意思地说:“我从不愿意向人家说我父亲是毛泽东。这张脸被人认了出来,就不能怨我了,我也没有办法。”</p> <p class="ql-block">太珍贵了!这是1965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时留下的一张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可以看到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神情显得很平静,双手放在背后。迈着轻松地步伐走在东湖边的小路上。尽显伟人风采!</p><p class="ql-block">主席在一生中曾48次来到武汉,并多次畅游长江。每次都是入住东湖宾馆。他老人家心系人民,经常外出深入工厂、矿山、学校、农村、机关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共冷暖。</p><p class="ql-block">他深谙治水兴邦之道,在这里提出了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p><p class="ql-block">他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之时,亲自决策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湖北。</p><p class="ql-block">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永远怀念他!</p> <p class="ql-block">1966年9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站姿挺拔,威武大气,面带微笑,亲切慈祥。</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7年,拍摄地点在城楼上,在这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晚会上,姚登山应邀出席,这是姚登山在参加晚会前与毛主席留下的一张弥足珍贵的画面,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这样的画面,这样的镜头,还是比较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姚登山挽着毛主席的胳膊站在中间位置。姚登山,山西省襄汾县人,襄汾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北京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67年,毛主席在北京参加一场活动。照片中毛主席神采奕奕,红光满面,笑容灿烂,亲切慈祥。</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9年12月26日,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老照片,也是第一次见。这一天是毛主席76岁的生日。在他生日这天,毛主席和厨师韩阿富留下了唯一一张合影,这应该是厨师界的最大荣誉吧。韩阿富,浙江杭州人,为毛主席做饭23年,毛主席亲切的称他为“咸师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第一次见,估计见的人也不是很多,这样的罕见画面,这样的稀有镜头,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留下了这张不平凡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湖南湘潭韶山冲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影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