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78年的猪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吴宝华</div><br><br>那年我十岁,妹妹七岁。<br><br>隆冬的一天,妹妹感冒发烧,虽然打了针,吃了药,烧是退了,但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饭吃不下,人也变得虚弱。母亲抚着妹妹稀疏的额发轻声问:“小囡,你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br><br>妹妹眨巴着因瘦弱而显得更大的眼睛,想了想,说:“妈,过年时吃过的炒肉片好香啊,我想吃炒肉片。”<br><br>母亲的目光暗淡了一下,低头想了想,点点头,说:“好,明天让你哥哥去买肉,炒肉片给你吃。”<br><br>要知那是1978年,我们家乡田地刚分到农户,杂交水稻还没有推广到我们村,稻子的亩产还不到500斤,家里的粮食勉强能糊口,但需要瓜菜半年粮。由于物资匮乏,普通庄户人家若不是来了贵客,或者遇到重大节日,轻易是不会买肉吃的。<br><br>我父亲是教师,一个月工资才五元,只够应付日常开支,母亲不是壮劳力,种责任田花费了她所有时间和精力,家里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作两半用,若不是妹妹病后虚弱,母亲说啥也不会给她买肉吃。<br><br>次日,母亲递给我三角钱,说:“小磊,你去街上张屠户的肉摊上买半斤猪肉吧。”<br><br>我说:“妈,您自己为什么不去买?”<br><br>母亲说:“妈跟张屠户媳妇有过一次口角。”<br><br>我说:“哦,我知道,就是那次咱家的鸡啄了张屠户地里的一棵青菜,他媳妇就骂天骂地,您气不过,还了句嘴,后来就吵了起来,对吗?”<br><br>母亲苦笑了笑说:“你是孩子,他不会难为你的,再说,事情都过去了大半年。”<br><br>我接过钱,点点头,说:“妈,我马上去买。”<br><br>我攥紧钱,跑到街上,来到张屠户的摊前,递过钱去,说:“张叔叔,我买半斤猪肉。”<br><br>张屠户接过钱,看我一眼,顺手切了一块瘦肉,用杆秤一称,说:“刚好半斤。”然后抽了根稻草捆上,递给我说:“拿好了,不要掉到地上去。”<br><br>我点点头,接过肉,转身往家里走。<br><br>路上碰到的大人都要唠叨一句:“这孩子咋不知道买肥肉哩!”那个年代不见荤腥,买到肥肉是赚到,买到瘦肉则亏了。<br><br>我默不作声,心想:张屠户能卖我肉就不错了,咋还能挑肥拣瘦?!<br><br>回到家,母亲立刻动手炒肉片,瘦猪肉最适合炒肉片,又嫩又滑又香,让人垂涎三尺。张屠户卖给我瘦猪肉,可以说歪打正着。<br><br>母亲刚炒好肉片,邻居三叔婆捧着碗过来串门。<br><br>三叔婆边喝碗里的玉米糊,边喟叹着对母亲说:“张屠户的母亲生了病,躺在床上一天了,我去串门,问她想吃点啥,她说想吃炒肉片,我去给她儿媳妇说,你知道她儿媳妇怎么回答?竟然说:‘下辈子吧!’”<br><br>母亲瞪大眼说:“真的?她怎么能这样说!”<br><br>随后想了想说:“张屠户的媳妇确实不是个东西,你怎么不跟张屠户自己说?”<br><br>三叔婆说:“我待会儿就要去街上找张屠户。”<br><br>母亲沉吟片刻,夹了一筷子肉片放到妹妹碗里,拿起碗对三叔婆说:“走,去看看她。”<br><br>三叔婆“哦?”了一声,嘴张得老大:“你舍得送炒肉片给她?”<br><br>母亲说:“什么舍得不舍得!一碗肉片而已,前年过年时我家没有钱买猪肉,是张屠户的母亲借给我10块钱,让孩子们过了个满意的年,邻里乡亲谁还不兴互帮互助?!”<br><br>说罢,硬拽着三叔婆走了。<br><br>母亲回来时,碗里的肉片没了,妹妹只是尝了尝肉片,嘴嘟得老高,我连一片也没吃到,心里更不高兴。<br><br>第二天,三叔婆来串门,说张屠户把媳妇好一顿骂,他媳妇不敢还一句嘴。<br><br>到了第三天,张屠户亲自提了两斤猪肉来道谢,母亲给他钱,他坚辞不收,放下猪肉就跑了,撵也撵不上。<br><br><br><b>作者简介:</b><br><br>吴宝华,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天池》、《小说月刊》、《短篇小说》等五十多家报刊,荣获2021“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特等奖。<br><br><b><br>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br><br>投稿邮箱:<br><br>furongguowenhui@163.com<br></b><br><br>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br><br><br>《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br><br>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br><br><br><b>征稿要求:</b><br><br>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br><br><br><b>投稿格式:</b><br><br>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br><br>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br><br>散文2篇以内<br><br>微小说3000字以内<br><br>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br><br><br><b>奖项评定:</b><br><br>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