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二,对中国人而言是特殊的。天文,一年是十二个月;历法,有十二干支;音乐,古代有十二律,一个《木兰辞》,就可以看出古人对十二的应用:木兰为什么从军:“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皇帝要赏赐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最后木兰都不要了,回家了,一出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p><p class="ql-block">那么古人在计时上为什么总是离不开十二,其实说起来也非常简单。一是古人远古时代发现,最简单的纪年方式,就是直观看月亮,月亮有十二次盈亏,在不同的时间会指向不同的方位,通过这些变化确定了历法,确定了时间,上位者才能够更方便的进行国家管理,进而颁布政令。</p> <p class="ql-block">二是因为古人在计数时,一手拿工具,另一手要算数,大拇指是用来数数的,那么其他四个手指只有12个关节节点用于计数。所以,十二,是人类历史上远古时代特别重要的一组数字,这个数字对于古代来说意义非凡,皇帝是天子,也因此对应着这个数字。皇帝王冠上的摆穗(冕旒)也是十二个......十二地支,十二时辰,十二生肖,这些“十二”,每一个都满含中国文化。</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也叫属相,是自古流传之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它们依次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p><p class="ql-block">民间将十二地支与此十二种动物合用,配以人的出生年份,形成了生肖纪年法。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属相,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家人就会告诉他是属什么的,而且在许多地方,人们询问对方年龄的时候,一般都会问他的属相,根据属相就能够确定年龄。</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十二生肖伴随着人们度过风风雨雨,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有的热情奔放,有的仁慈善良,有的机智勇敢,有的忠诚可靠,共同构筑了一个美妙的神话世界。这些动物各有千秋,象征着不同的人类行为和品质。</p><p class="ql-block">子时(鼠):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这是新旧交替之际,子时出生的孩子如同新生的小鼠,机敏灵活,性格独立。</p><p class="ql-block">丑时(牛):凌晨一点至三点。这个时间段是牛开始耕田的时间,代表了勤劳和坚韧。</p><p class="ql-block">寅时(虎):凌晨三点至五点。此时正是虎开始活动的时候,代表勇猛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卯时(兔):早上五点至七点。此时兔子开始出洞觅食,代表了温柔和细腻。</p><p class="ql-block">辰时(龙):上午七点至九点。龙是中国传统中的神圣动物,代表了神秘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巳时(蛇):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蛇是十二生肖中最神秘的动物之一,巳时出生的孩子通常心思细腻,富有策略。</p><p class="ql-block">午时(马):中午十一点至一点。马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午时出生的孩子通常活力四射,性格开朗。</p><p class="ql-block">未时(羊):下午一点至三点。羊是温和和柔顺的象征,未时出生的孩子通常性格随和,善于与人相处。</p><p class="ql-block">申时(猴):下午三点至五点。猴是机智和灵活的象征,申时出生的孩子通常聪明伶俐,富有创意。</p><p class="ql-block">酉时(鸡):傍晚五点至七点。鸡是勤劳和守时的象征,酉时出生的孩子通常注重细节,有一定的洁癖。</p><p class="ql-block">戌时(狗):晚上七点至九点。狗是忠诚和勇敢的象征,戌时出生的孩子通常性格坚定,忠于友情。</p><p class="ql-block">亥时(猪):晚上九点至十一点。猪通常被认为是富足和幸福的象征,亥时出生的孩子通常性格随和,乐观向上。</p> <p class="ql-block">从十二生肖的设计和组合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先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们在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生存运动与变化中,发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并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认识和把握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维,是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很重要的思维特征,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的安排绝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混乱的,而是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这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12年为一个周期。</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鼠和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如果光有智慧,没有勤奋,就会变成小聪明,而光有勤奋而不动脑筋,那就会愚蠢。</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虎和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虎代表勇敢,兔代表谨慎,只有勇敢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是一咪谨慎缺乏勇敢,就变成了怯懦。</p> <p class="ql-block">第三组龙和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太过刚猛就容易折断,太过柔弱就失去了筋骨。</p> <p class="ql-block">第四组马和羊,同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平顺安静,耍只顾奔驰,就会不断碰壁,若安静不动就会画地为牢。</p> <p class="ql-block">第五组猴和鸡,依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猴代表机动,鸡代表稳定,如果只有灵活,就会丧失原则。如果只有稳定,就会丧失进取。</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组是狗和猪,依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忠诚过度就会转化为愚忠,而随和过度会失去原则。</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先祖对十二生肖的这种智慧设计,代表着他们对中华民族健全人格的不懈追求,也代表着他们对每个人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精神的希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最早提出十二生肖的人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占星学家和历法学家,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时段,并以十二种动物作为象征的历法体系,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十二生肖体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而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吉日》记载“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意思是说,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地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出现,用动物作为纪年的方式开始初露端倪。其中“午对马”,无疑就是生肖文化。文章写的是周宣王(前828年-前782年在位)打猎并宴会宾客,因此说明周宣王时已有生肖文化了,距今2800余年。</p> <p class="ql-block">关于十二生肖的具体使用年代,有史料证明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证明了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十二生肖进行占卜活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十二生肖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肖与性格、命运、健康等方面的联系,试图从生肖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规律。</p><p class="ql-block">在十二地支的冲合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六冲”和“六合”。六冲,如同两军对垒,子与午、巳与亥、寅与申、卯与酉、丑与未、辰与戌,相互冲克,象征着对立与矛盾。在历法中,六冲被视为季节更迭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生动表现。</p><p class="ql-block">而六合,则如同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地支间相互吸引,相得益彰,体现了和谐与合作的真谛。在历法中,六合更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冲与六合在婚配上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民间认为,六冲、六合在生肖婚配上具有指导性意义,人们在谈婚论嫁的时候也要看看属相之间相生相克,相生者可以白头偕老,相克的就不易结成连理。</p><p class="ql-block">然而,应该明白,生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和人生轨迹。人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拼搏,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它是中国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示年份、月份和日期等时间单位。同时,十二生肖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并且被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对人们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十二生肖的崇拜和敬畏。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并蕴含着深刻的大智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它的发展,让它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