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常识·唐定难军之五州》(辑录‖肖鹏)

肖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夏常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定难军之五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辑录‖肖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唐末,拓拔党项因助李唐政府镇压黄巢叛乱有功而授于其首领拓拔思恭“夏州节度使”称号,号“定难军”,亦称“定难军节度使”,领:夏、银、绥、宥、静五州。其五州地望或治所辑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1、夏州:治在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子村,既“统万城”遗址。原属陕西省横山县。南距靖边县城一百一十里,东距榆林市二百四十里,北距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一百八十里。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此定都,国号“大夏”,城名“统万城”,北魏改为“统万镇”,唐以后改为“夏州”,为定难军节度使治所,为拓拔氏割据政权的大本营。淳化五年(994年),宋朝执捕李继捧,毁废夏州城。西夏后又占领该地,1081年(北宋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宋军进攻西夏,又一度占领夏州。蒙古灭西夏,夏州废。</p><p class="ql-block"> 2、银州:治在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乡境内。</p><p class="ql-block"> 3、绥州:治在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县城。</p><p class="ql-block"> 4、宥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天宝未寄治经略军(治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南保尔浩绍废墟),宝应以后废;唐宪宗元和年间于经略军复置宥州,设延恩县,隶夏绥银观察使管辖。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古延恩县,在今鄂托克前期东敖勒召其镇“敖勒召其古城”),元和十五年(820年)移宥州治于长泽县,今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城川古城”。</p><p class="ql-block"> 5、静州:应为“静边州都督府”的简称。属于羈縻州,在圁阴之地,管十八个羈縻小州(圁水:既今无定河,圁阴,既无定河南面)。据周伟洲先生推测:静边州都督府的治所应该在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韩岔乡一带,与党岔乡(银州治)毗邻。特别说明:唐朝的“静边州都督府”与西夏建国后设置的“静州”是两码事。</p><p class="ql-block"> 西夏静州,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望洪乡附近。是汉北地郡富平县地,后魏置“弘静镇”,隋朝改置“弘静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为“安静县”,至德元年(756年)又改为“保静县”,宋改为“保静镇”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李继迁攻占后改为“静州”。</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 1、《宋史·卷485·西夏传》载:“唐末,拓拔思恭镇夏州,统银、夏、绥、宥、静五州地,讨黄巢有功,复赐李姓。”</p><p class="ql-block"> 2、《东都事略·卷127·附录五》载:“唐末,有思恭者镇夏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p><p class="ql-block"> 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载:“至道二年(996年),复授以定难节度使,割夏、银、绥、宥、静五州与之。”并认为静州乃五代汉所有州。</p><p class="ql-block">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乙酉条载:“李继捧入朝,献银、夏、绥、宥四州地”。</p><p class="ql-block"> 5、《宋史纪事本末·卷14》载:“李继捧入朝,献银、夏、绥、宥四州。”</p><p class="ql-block"> 6、《旧唐书·卷38·地理志》载:“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州郡界内,管十八小州。”</p><p class="ql-block"> 7、1995年,在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元盆洼村出土了一函墓志,墓主人为党项首领拓跋守寂。墓志文曰:“大唐故特进右监门卫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赠灵州都督、西平郡开国公墓志并序。”</p> <p class="ql-block">肖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