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孩子磕伤,嘴唇缝了3针,学生伤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学校安全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为打造平安幼儿师园、守护幼儿园安全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期望通过案例的解读、原因的剖析、以及对事故的反思,让我们老师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幼儿园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共同创造学生安全成长环境,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孩子嘴唇磕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案例回顾2023年6月20日,幼儿园发生一起幼儿伤害事故。当时,小(2)班幼儿园小朋友在操场做操,靳老师给幼儿做完讲解和示范后,开始让幼儿做操,我们老师并逐个给幼儿检查和指导。 就在这时,老师背后的王钊冰小朋友不知什么原因,猛地一下跌倒在地上,导致王钊冰的嘴唇磕在了地上,受到了伤害。老师发现后,并紧急将王钊冰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所幸其伤势不太严重,缝了3针,后来慢慢就长好了</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p><p class="ql-block">幼儿园里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受关注的。从孩子入园的那刻起,老师们的神经早已时刻绷紧:尽力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即使在户外活动;仔细检查地面干净无水,没有琐碎零件对孩子形成安全隐患;桌椅的边边角角也要小心处理好,避免让孩子划伤碰伤……</p><p class="ql-block">虽然幼儿园极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动作协调性不如成人,难免还是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p><p class="ql-block">1.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磕碰现象</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当孩子发生小磕小碰后,作为家长,必然都很心疼孩子。但有的家长往往会将孩子的受伤迁怒到老师的照顾不周,认为是老师没有全方位照看到孩子造成的。殊不知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需要不停地活动和探索,加上肢体控制还不十分熟练,出现磕碰是十分正常的。</p><p class="ql-block">2.而若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就剥夺孩子自由活动的权利与探索的天性,这样的“安全”对孩子来说也是种折磨,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冲动,先搞清楚事情原委,而且尽量不要去自备孩子,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3.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合群为了让孩子绝对安全,阻止孩子参加同龄人之间的“危险”活动。但是孩子之间的社交就是在跑跳玩耍这些家长眼中的“危险”活动中完成,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只能和同龄人越来越远,社交能力也无从培养。导致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逐渐造成社交能力缺乏,严重者甚至产生自闭现象。</p><p class="ql-block">4.会让孩子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孩子受伤后,受到家长的责备,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唯唯诺诺,在幼儿园里不敢再有大动作。幼儿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最佳时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家长过分关注,会让孩子不再爱动,身体素质逐渐下降。</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安全并不是真的安全,相反,因为被过度保护,身心发展受到压制,当孩子面对环境时,他并没有分析、判断、适应环境或躲避危险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如何处理幼儿园里孩子的磕碰?</p><p class="ql-block">1.每一次的跌倒磕碰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成长,但当我们的角色转变为父母时,难免会对孩子的问题格外敏感,但如果把这份情绪过度放大而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如果看到孩子身上有些小伤口,但是并不碍事,孩子也没有出现情绪异常等,那简单帮孩子处理下伤口就可以了。家长朋友们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为孩子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好结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孩子情绪异常,先问清楚原因如果孩子受伤之后出现哭闹、害怕、不愿意上幼儿园等情况,那在处理完伤口之后问一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搞清楚事情之前一定不要先下定论。</p><p class="ql-block">3.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对于发生冲突的孩子,也不应该过度保护,更不应该贴标签。打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挨打的孩子也未必就“懦弱”,他们都需要在冲突中学习、成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受一点伤,会剥夺孩子自主安全、自立的权力,孩子无法发展出面对冲突需要的能力。</p><p class="ql-block">而被过度劳累,不保护的孩子,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群、“惹不起”的孩子而与同伴关系日渐疏远。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权力,让孩子成长为日后能在社会中适应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孩子。</p><p class="ql-block">4.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虽然老师尽全力看护孩子的安全,但年龄小的孩子协调性差,不懂得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孩子通过探索了解周围事物,中班孩子由于对肢体控制的不灵活,难免会出现磕碰现象;孩子精力旺盛,喜欢跑跳,各项运动技能在跑、跳中得到发展。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玩耍时横冲直撞,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孩子受伤后家长一定不要冲动,要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并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自己总结出为什么会受伤,并且避免下次再受伤。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成长路上的磕绊伤疤何尝不是孩子的盔甲?每一次磕碰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成长</p><p class="ql-block">其实,磕碰现象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童年经历,宝宝会在这种经历中吸取经验,迅速成长。所以,父母们不必过于担忧,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家长请尽量放松心态,对于幼儿园里的小磕碰不必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爱与保护很重要,但也要给孩子放手成长的精彩!</p><p class="ql-block">其实,磕碰现象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童年经历,宝宝会在这种经历中吸取经验,迅速成长。所以,父母们不必过于担忧,用正确的心态面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