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里奚返回秦国之后,秦穆公立即召见了他,但是秦穆公并没有马上暴露身份。在酒宴之间,秦穆公与百里奚开始探讨如何能让秦国成就霸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里奚给秦穆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穷困潦倒,还有年纪偏大,毕竟他已经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放在哪个人的眼里,都会认为年龄太大了,秦穆公也是如此。百里奚在饮宴的时候,看出了秦穆公的想法。于是,他对秦穆公说:“你是嫌我老了吧,也不知道你们抓我来干什么,要是我让我抓天上的飞鸟,擒林中的猛兽,我可能是老了点儿,可要是让我帮你们国君出谋划策嘛,我比起昔日替周文王定江山的姜尚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呢。”</p> <p class="ql-block">秦穆公听到这番话顿时改变了脸上有些失落的表情,笑着说:“先生是以姜尚自居了。”就这样,百里奚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开始接受秦穆公的问话,<b>百里奚首先对自己进行定位,这等于给秦穆公吃了一粒定心丸,为随后给秦穆公分析天下大势打下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百里奚与秦穆公的对话中,秦穆公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想法:“<b>当年周文王在这岐山之下、泾渭之间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大业,</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而今秦国的国君心怀大志,也想在这片土地上励精图治,不知先生以为如何?”</p> <p class="ql-block">对秦穆公的问话,百里奚答道:“<b>周文王可以定夺天下,而你们国君不能仿效。</b>”秦穆公说:“先生,你不认识他,何以回答得如此轻率?”百里奚道:“周文王有的,他没有嘛。”秦穆公问道:“什么?”百里奚说:“姜尚姜子牙。”从<b><u>这番话中,百里奚指出了秦国成就霸业存在的问题----人才。</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穆公说:“姜尚乃空前绝后得奇才,不会有二,再说姜尚死了不能复活,秦国得千秋大业只能付诸轻风流水了吗?”百里奚笑着说:“听先生这么说,好像挺有道理,可惜你们国君是怎么想的,咱们不知道,以老朽看,还是等他来了,问他自家好啦。”从这番话中,百里奚分析了成就霸业最关键的因素----国君。</p> <p class="ql-block">秦穆公说:“姜<b><u>尚乃空前绝后得奇才,不会有二,再说姜尚死了不能复活,秦国得千秋大业只能付诸轻风流水了吗</u></b>?”百里奚笑着说:“听先生这么说,好像挺有道理,可惜你们国君是怎么想的,咱们不知道,以老朽看,还是等他来了,问他自家好啦。”从这番话中,<b>百里奚分析了成就霸业最关键的因素----国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穆公说:“齐侯、楚王、晋侯称霸一方,各路诸侯纷纷扬扬,会盟争夺于中夏,秦国远存西僻,纵然有心强大,怎么能向东扩展,先生既然已姜尚而自命,不知先生有何妙计献于秦国呀?”百里奚答道:“<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倒是有心想献计给你们的国君,可谁知道他在哪儿啊?这样吧,我先对你略说一二,就算是试试口风</span>吧。”从这番话中,百里奚将谈话的主动权转移到自己一方,他需要确定自己献计的对象----秦国国君何时出场,对于成就霸业的谋略<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不可轻易告诉他人,必须直接告诉国君才有用</span>。</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百里奚分析道:“中夏诸侯之所以无视秦国,皆因秦国地处中夏与戎狄蛮荒之间,无力自拔。”秦穆公点头称是。百里奚又说:“<b>君不见天道沧桑,顺中生逆,逆中有顺。</b></p><p class="ql-block">譬如东周,为避逆求顺而迁都洛邑,然而诸侯<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蜂起,致使王室衰微,</span><b><u>大逆也就随之而生,</u></b></p><p class="ql-block">秦国虽地处西僻,又要时时提防戎狄之进攻,这<b><u>看来呀似乎是逆,其实大顺就在其中</u></b>。”说到这儿,百里奚停了下来,这下子秦穆公急了,他忙问道:“先生,这<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如何把逆转为顺呢?</span>”百里奚答道:“我只对你们国君说,你到底是谁呀?”在旁边陪坐的公子挚忙答道:“百里先生,这就是我们秦国的国君哪。”这番话中,<b>百里奚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分析了顺逆转化的道理</b>,以此抛砖引玉,不但令秦穆公十分信服,更使秦穆公开始着急了,此时,秦穆公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身份了,通过公子挚之口,秦穆公正式出场了。与君王谈话,百里奚真可谓游刃有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