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游见闻之一:金边

一尘(谢绝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2月17日我参加了沧州新日电力旅行社组织的中南半岛柬埔寨旅游,真的是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不一样的国情和人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金边,听导游讲,金边是法国殖民地时期法国人按照巴黎的城市布局建设的,号称东方小巴黎,非常美。因为我们没有从高空俯瞰的机会,无法验证导游的说法,在金边前后呆了三天,只能是有个大概的印象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独立纪念碑右侧是前总理洪森府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之一是寺庙多,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主张政教合一,所以从国家高层直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寺庙建设。特别是高档建筑比较集中地区域,例如西哈努克大道,独立广场周围,随处可见金光闪闪的塔顶。即便小街小巷里的普通住民,没有庙宇,也会在自家门前一角供奉一个金色小庙,类似中国民间的神龛。在我们住的酒店旁边就有好几个,里面多数供奉的是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我们在柬埔寨的第一天,就游览了独立纪念碑广场、大皇宫(一半院落是历任国王的骨灰塔)、乌那隆寺、塔子山,除了独立纪念碑,都是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皇宫里的国王骨灰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之二是摩托多,金边真可以称得上是摩托之城了,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独立纪念碑前的马路上,摩托车流风驰电掣,络绎不绝。车流中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但是有一点,人家安全帽都戴得非常整齐。因为骑摩托的多,卖摩托车的自然也就多,几乎哪条街上都有专门的卖场,所售摩托大都是日本牌子泰国组装的,最高可卖到3500美金一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市内没有公交,只有这种嘟嘟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之三是华人多,中国游客在金边几乎没有什么交流障碍,很多店铺都配有汉字招牌,很多人都是华裔。我们的两个导游都是华裔,不仅用中文交流没有障碍,而且华人的吃苦耐劳和高棉族历尽沧桑的柔情在他们身上都得到完美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金边的那天,因为是晚班飞机,所以有一上午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去看毛泽东大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毛泽东大道是柬埔寨老国王西哈努克倡议修建的金边市交通要道,1965年3月动工,同年8月底建成,宽10米、长5公里,是穿越金边市西南部最长、最宽的一条街道。当时金边的一些豪华酒店如洲际酒店以及一些银行、航空公司、高档餐馆都在“ 毛泽东大道”两旁。当年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中国领导人都曾走过这条大道。这条大道后来因战乱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柬埔寨恢复和平以后,由华侨和中国政府出资对“毛泽东大道”的照明、排水系统及部分路面进行了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导游金子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向酒店门口的“嘟嘟车”师傅一说去毛泽东大道,他便很快明白了我们的意图。这位师傅很专业,随手打开手机上的翻译功能,一路上不断与我们交流。我们沿毛泽东大道行走了一段时间,我就问师傅有没有标志性的东西,他似乎没太明白我的意思,但是却把我们拉倒位于该大道南侧的中国大使馆门前。使馆大门紧闭,蓝色的门上红色的中国结格外鲜艳,我们很兴奋,毕竟是在异国他乡啊!我下车询问了门口的值班人员,这条路上有没有毛泽东大道的标志,他说没有,虽然有些失望,但看到中国使馆也算是不虚此行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5年建成的毛泽东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重建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大使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酒店离集合时间尚早,我又和同行的皮玉梅在附近的街道上转转,走到小街的拐角处,几个闲坐的老太太中的一位,便和我们用中文打起了招呼,我赶紧回应:“老人家,您会说中国话啊?”“当然了,我就是中国人咧!”金边虽然中国人多,但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是华裔,直接说自己是中国人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便问她:您的祖籍是哪里?“澎湖。”您今年多大年龄?“七十二,我是跟家人来到这里的,现在他们都没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您回过中国吗?“想回啊,回不去了!”临走时老人告诉我们她叫庄妹,说着翻过自己坐的塑料椅子,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庄妹”两个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又有一位七十多岁摸样的老人跟我们打招呼,走近了才知道,原来老人以为我们要买东西,怕语言不通主动来给我们当翻译的。她是潮州人,也是小时候随家人来到金边,结婚后因为照顾生病的女儿,一直没有工作,现在女儿去世了,只剩下一个人生活。不过老人很乐观,说自己平时没事,看到中国人就愿意多说说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别了两位老人,我们俩的心情都有说不出的沉重。在东南亚一带还不知有多少这样小时候随家人流落海外,至今已过古稀之年却孑然一身的庄妹们,在思念着她们再也回不来的故土家园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矗立在独立广场上的西哈努克亲王塑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