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南京小西湖”——乌龙潭公园游记

千里雷声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在南京的闹市区里还有这么一个公园。这就是“南京市乌龙潭公园”。本来我是去南京市人民医院看医生的,因为取报告还要等4个小时,因此,我打算上街闲逛一会儿。我信步走在闹市区里,误打误撞来到了乌龙潭公园。南京乌龙潭公园景区被誉为“西城之冠”,是一座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风景优美,潭岸亭台楼阁错落,花木挟疏,三国时名为清水大塘、芙蓉池。如今美景依然,一派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位于市中心鼓楼区广州路西侧,占地约7万多平方米,其中水面2.69万平方米。公园分四大块,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入口景区、红楼梦景区、人文古迹景区、自然湿地景区。</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2000年在乌龙潭公园内修建了一座小桥,并取名“中国象棋桥”,桥面为花岗岩石料,桥面摆放7枚直径1米、厚0.33米、重680公斤中国象棋棋子,成为中国唯一以象棋为景观的桥.2001年被上海基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景观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桥”。</p> <p class="ql-block">  中国象棋桥</p> <p class="ql-block">  乌龙桥相传最早建于晋代,其后复建多次,现乌龙桥建于2007年。桥体为单拱,以青色花岗岩镶贴,线条流畅,有乌龙腾飞初跃之势。</p> <p class="ql-block">  远观乌龙桥</p> <p class="ql-block">  近看乌龙桥</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乌龙潭公园南侧,随园的前身是曹雪芹家园的一角,现建成此馆,供游人追思纪念。</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塑像</p> <p class="ql-block">  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右侧的藕香榭,在《红楼梦》中是惜春的住处。藕香榭现为颜真卿书画院,后山墙中镶嵌着大型砖雕壁画“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  藕香榭</p> <p class="ql-block">  石头记塑石矗立在乌龙潭南部的龟山上,体积约50立方米。主石高6.3米,宽3.5米。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石头记”</p> <p class="ql-block">  石头记塑石</p> <p class="ql-block">  南京颜鲁公祠东连乌龙潭公园,南望蛇山,西邻龙蟠里,北依清凉山、虎踞关,清静幽雅,翰墨流香。</p> <p class="ql-block">  颜鲁公祠</p> <p class="ql-block">  颜鲁公祠</p> <p class="ql-block">  在乌龙潭公园内的曹雪芹塑像旁边能找到一株“清桂”,400多年树龄,堪称树桩盆景中的极品。据闻,它是南京城中最老的桂花树。</p> <p class="ql-block">  清桂</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中有“镇潭神石”,形如观音,1988年从宜兴深山而来,立于园中,为镇潭之神石。</p> <p class="ql-block">  镇潭神石</p> <p class="ql-block">  魏源故居位于龙蟠里二十二号,马路左边竖着一块石碑,上刻“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标为一九九二年三月立的碑。魏源是林则徐挚友,清道光年间禁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石碑后侧,魏源故居现存木门、穿堂、三四间瓦房和几条青石台阶。</p> <p class="ql-block">  魏源故居</p> <p class="ql-block">  在乌龙潭公园中还有一处放生庵,颜真卿亲自为乌龙潭放生池提笔写“放生池碑记”。</p> <p class="ql-block">  放生庵和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  宛在亭是乌龙潭最具特色,最有韵味的一处景点。宛在亭,旧名肥月亭。在南堤岸上,有“何必西湖”牌坊一座。牌坊与曲桥相连,系明时寻凉观月佳地。“亭建在潭心的一块沙岛上,是个二层重檐式的建筑,有一块小额上面写着‘宛在亭’三字,从亭西有梯可以爬到二层楼上去,凭栏眺望,全潭的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宛在亭</p> <p class="ql-block">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于蛇山驻马论势,在此饮马。原此处有后人竖石马一尊祀之。2007年新建龙游亭,取诸葛亮号卧龙,以纪念其至此一游之意。</p> <p class="ql-block">  龙游亭</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早期历史文化名人聚居较多,有二十余位,很多故居已不能复建,故做一文化墙进行展示.该墙采用青石雕刻,总长约60余米,墙上雕刻着“月夜巧对”、“随园话诗”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人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  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  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座桥,建在沁芳池上,桥上有亭,称为“沁芳亭”。沁芳桥“沁芳”二字为贾宝玉所题。桥四通八达,是出入大观园所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沁芳桥</p> <p class="ql-block">  紫菱洲是潭内一半岛,植被种类比较多,有落叶乔灌木、常绿乔灌木、松柏类、竹类、藤本、小灌木、水生植物等70余种。园内还有一个环形的葡萄架似的建筑。在《红楼梦》中,紫菱洲为贾迎春住处。乌龙潭沿潭广种桃柳,潭内遍植莲花,春夏之季风景尤佳。</p> <p class="ql-block">  紫菱洲</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与其他江南园林不一样,它折射出的是名士文化的精髓,公园内几乎每个景点都与南京历史上的名人墨客有关,如曹雪芹、颜真卿、魏源、袁枚、谭元春等,都在这里留下墨宝和足迹。因此,公园里的历史文化氛围比较厚重。</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乌龙潭美景</p> <p class="ql-block">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乌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3日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