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湖州-南浔·荻港古村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荻港古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这里四面环水,河港纵横;青堂瓦舍,临河而建的荻港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荻港古村依水而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其水系发达,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都临水而建,形成了“人家尽枕河”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荻港古村的街道两旁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同时,这里的石桥、石驳岸、石板路、木结构建筑等都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走进荻港古村首先看到的是“长春桥”,长春桥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古时曾有“烧香念佛长春桥”之说,展现当时古村宗教文化繁荣。</p> <p class="ql-block">南邵胜境是一座由云怡堂、积川书塾等景点构成的建筑群,嘉庆十年,嘉庆皇帝钦赐国加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步至文昌阁,一块红色的牌匾十分惹人注目,与陈旧的木雕形成鲜明的对比,探影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碰撞。阁楼四周风景宜人,苍松、老梅随处可见,隐约间,还瞧见一座汉白玉雕像,独立于竹林间,有种出淤泥而不染之意。</p> <p class="ql-block">荻港村名人馆位于荻港村,门外的石碑镌刻着“荻港历史名人馆”,这几个字是武汉华中师大的校长章开沅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首先是现代乡贤馆,这里的名人墙细致列举了近年的乡村高就人士。范围涵盖从政官员、经商商人以及科教人员,可以说,荻港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荻港村有章、朱、吴三大家族。在鼎盛的200年间,这里曾出过两位状元、50多名进士、100多名太学生110名诗人(曾留有1600余首诗),近现代更是诞生了著名的地质家、外交家、教育家、科学家、实业家等。我们不禁发出慨叹之声,荻港村的人杰地灵,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神船渡:游船码头“月亮湾”,因为酷似月亮而命名。清朝雍正八年选士,三任主考大臣荻港人章有大在此作诗:“水晶官阙记吴兴,溪人馀不最精美”,赞美了荻港水乡的美丽。从月亮湾乘坐游船可以一路观看河港如织,小桥流水的荻港水乡风。</p> <p class="ql-block">庙前桥(俗称升官发财桥),紧傍运河南北走向,三孔石质架梁桥,始建于南宋。浙人谢睹一行四人在金龙山读书。庙前建桥,故称庙前桥。桥名只有东边有,西边桥庙平通无桥名。同治年间,里人状元陆润庠重建,南北各设台阶五步,其形状酷似八字标,相传农工士商、读书、做官都要走一走八字形的台阶,能使您财运官运四通八达。</p> <p class="ql-block">过街亭是问津亭。传说曾有凤凰飞经此地,落于演教寺树上呜叫,中国自古以遇见凤凰为祥瑞之兆,于是当年演教寺主持使人在凤凰飞经的地方砌石垒土成塘坝,形似凤头,并在其上建亭,称为凤经亭。明嘉靖年间曾重建,至清光绪年间再次重修时为适合寺庙氛围,更名为问津亭,取“指点迷津”之意。并由同治年间状元祖籍荻港里人陆润庠题写匾额,成为演教寺山门,是经庙前桥去演教寺的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陈果夫探亲码头:1947年的春天,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携夫人(朱五楼长女)朱明珠,回乡探亲在此码头上岸。</p> <p class="ql-block">演教禅寺,始建于唐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95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最初名为兴福院,北宋建隆元年重建,于治平二年更名为演教禅寺。</p> <p class="ql-block">演教寺大门朝南,前立治安禁示碑。步入大门,青石镌成的石弥陀。迎面而坐,笑颜常开,栩栩如生,石尊弥陀佛为湖属一带罕见。寺内古柏成荫,清净异常,铜钟传音,声波四溢,数里之外,还清晰可闻。寺内大雄宝殿顶悬钢镜,上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系明丞相严嵩所题,其内设的诸多神像无论形态太小,均可与杭州灵隐寺媲美,两侧有铜钟楼,东皇殿等建筑,西傍有堂庙,称总官堂。</p> <p class="ql-block">千年石狮:宋朝荻港市聚上堡;屹立在都天安乐王府前的一对石狮在夜里去上堡偷吃面条,有一次回来时,天已亮了,被演教寺主持碰见,一巩言,那石狮就默默地回坐在门前,东面那贪吃的雄狮来不及将面条吃进去,永远的留在了嘴边。</p> <p class="ql-block">如果要寻找一座古村,任时光倒流千年,亘古不变,依旧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依旧是"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的自然景观,那一定就是湖州的荻港古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