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先生作品有感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发现好书仍会上瘾,于是借同事的也是汪曾祺的书《人间小暖》《人间有味》,以慰饥渴之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26号至3月7号读完《人间小暖》,3月7号至3月11号读完《人间有味》,总的感受想从三个方面来聊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汪老的作品多是零零碎碎的家常,小情小事,细枝末节,娓娓道来,却不觉得俗陋繁琐,而是满满的暖暖的爱,清新如新春的柳芽。让心渐渐趋于宁静、平和、活泛,燃起对生活的热爱,激发生活的乐趣,体验生活的美好。汪老说,活着多好啊。平平淡淡一句话,给人以生活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老说,对生活的兴趣要广泛一点,慢点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儿,写写字,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儿。汪老的业余爱好就比较多,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汪老多才多艺,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大能人儿。他父亲不但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游泳水性很好,还练过武术,会骑马,而且曾驯服过一匹烈马,会玩儿乐器,画画,刻图章,会做各种玩意儿,陪孩子们玩儿,很让孩子们在同龄人面前有面子,赚得很多羡慕,也会做菜,还能别出心裁。无疑,汪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的。所以这也印证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和父母的性格和家庭氛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在汪老的作品中能找到最熟悉、最地道的方言。他是江苏高邮人,却和我记忆中的土话很多都一样。比如“硌硬”“白动”“摆置”“皮实”等,这些散落的民间土话在他的文中经常可遇,真是亲切可爱。原来这些土的掉渣的词不仅是我的家乡在用,流传还这么广,而且还能写出来出现在文章中。我觉得这些俗言土语比那些堆砌的华丽的辞藻看着舒服多了。某些文章披着华美的衣服,读过之后却没留下什么印象,也没实质性内容,倒是汪老唠叨的家长里短儿让人喜爱和暖心,好像冬天饮了一杯热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从汪老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汪老的家境是优渥而富足的,大人用心培养,家庭和睦友爱,小孩儿就会见多识广,性格也阳光开朗。汪老的祖父是考过举人的,但未走仕途之路,后来置办产业,有2000多亩地,两家药店分设在两条大街上。祖母的父亲是同光间本县最有名的诗人,他自己说自己家族不是名门望族,但从文中看来绝对是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母亲也是有陪嫁丫头的,嫁妆都是海梅的,海梅是名贵木材。即使母亲早逝,继母也都是当地有身份儿人家的女儿,所以自小他就生活富足,起点超过了很多人。后来,他在战乱时期随家人避难,也能吃饱肚子,文革时期曾被打成右派,遭受迫害,但他依然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工作,擅长美食。这足以看出殷实的家境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富人家孩子骨子里的自信不知就流露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师从沈从文,他的小说、散文很多都是沈从文帮他邮寄推荐的,所以一个人单打独斗总会费尽心力,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家庭、老师、名人的支持和提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还有多种因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读了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受益颇多,不是几句话所能表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3.12 117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