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77年的高考

英雄有泪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每年的7月7日、8日(现在是6月)是全国高考的日子,对于每一个走过高考的人,回忆起那些难忘的时光,都会心怀感慨,那段青春的岁月里,为梦想而坚持的勇气与力量,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仍然激励自己进步,帮助自己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高考是中国知识青年的十大机遇之一,许多知识青年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当年的高考,至今还记忆犹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记得我初中毕业时,本来有机会参加工作,但是为了能有机会继续读书,我选择了上高中。但是,等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却除了上山下乡,就没有了第二种选择了。还没动身呢,街道的人就挨家挨户地动员毕业生下乡了(说是动员,实际上就是催促、监视,所以赖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3年的冬天特别冷,滴水成冰,我们来到下放的地方:永修县柘林公社河桥青年队,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挑塘泥、拔秧、插秧、耘禾、双抢,秋收,春去冬来,寒来暑往,整整4年的时光。把我们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的广阔天地。下放三年后,队里的知青陆续离开,身体好的去当兵、有门路的通过招工、推荐上大学(工农兵大学生)离开了。而我们这些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门路的人只有毫无希望的等待,直到绝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7年,邓小平作出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再次打开,中国知识青年的命运因此发生重大改变。由于第二次招生会议迟至9月底才结束,所拟文件还有待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之后还有层层传达部署、筹备组织等大量实际工作要做,所以决定把1977年招生工作推迟到年底进行,本拟恢复秋季入学的77级新生,也只能延至1978年春季始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听到恢复高考这个消息时,又重新燃起了我继续读书的希望——就是为了这个,在乡下呆了整整4年啊。匆忙之中居然找不到复习的课本。4年中,战天斗地,春耕秋收,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最主要是完全没有预见,一直没能拿起书来看看,悲哀啊。好在有一次,县里来慰问知青时,送给队里一套自学从书,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而且其他人居然都不看,我就拿来看。这套书比较浅,语文、物理、化学还能凑合着看懂,数学没人辅导,看不怎么明白。没办法了,在乡下也找不到可以问的人。(河桥大队当时有所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只有一个老师是大学毕业生,好像是学化学的。那时抓计划生育,有些老师去做节育手术,学校抽调我和另一个知青去代课,我这个水平居然还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兼唱歌课,五年级的数学课,初一、初二的物理课)。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报了名再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当时的准考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7年12月,全国总共有570万人,年龄介于13岁到37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录取人数为27万。当年12月,高考在全国各地陆续拉开序幕。考场爆出许多趣闻,诸如师生同场,夫妻同考,还有兄弟、姐妹、叔侄一家同时参加考试的。我所在的青年队还留在乡下的知青们也全体参加了高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记得高考的前一天,应该是1977年12月2日,柘林公社河桥青年队(南昌二中)和旭光青年队(南昌十九中)的知青们一起到了公社集合,知青办的负责人老黄带我们到公社招待所一人借了一床被子,大伙夹着被子,坐上一辆大卡车,来到柘林水电站的一所学校,这里是柘林公社的考场,有十几排平房是教室,最前面的一排教室空出来了,什么也没有,土地上铺上了稻草,原来是睡觉的“床”。我们两人组合,把借来的被子,一床铺,一床盖。因为要连续考两天,没有住宿的地方,又不可能来回跑(考场离公社都要坐车,离河桥就更远了,记得有一次青年队的人跑到水电站看电影,来回将近五六个钟头,半夜才回来),什么也没准备就跑来考试了。洗脸时跑到电站的职工家去借用人家的龙头,随便洗洗,人家听说是考生还给我们热水用。吃饭是老黄带着我们到食堂吃的,我们是稀里糊涂,跟着他跑来跑去。现在想来公社领导、知青办也是考虑的比较周全,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7年的12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冬天进行的高考开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2月3日,江西省的高考正式开始,上午考政治,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综合(文科:历史、地理。理科:化学、物理)。如果要考外语还要再考一天,笔试加面试(要到县城去考)。下图是77年高考的某一个考点,考生们都穿着棉袄。考了一上午,我的脚上就冻得长满了冻疮。</b></p> <font color="#167efb">(网络截图)</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午的政治,考得不错。文革以后,文化知识没学到多少,尽学政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背的是滚瓜烂熟,运用的是得心应手,而考题基本上就围绕着矛盾论、实践论出的。所以自认为考的挺好,自信满满。下午考数学,一拿到试卷就傻了眼,试卷上的题目好像都不会做。因为当时在学校学到的数学大约就是初中水平——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等。好容易镇定下来,用眼角扫了一眼其他人,看来也没几个人会做,实际上题目应该不难,但是没学过就很难了,监考老师来回走着,也想看看这些考生的考试情况,为了不让老师看到试卷上没做出几题,老师走过来,就把试卷翻过去,老师走过去,又把试卷翻过来。坐在我前面的那个电站的职工子弟,拿到了试卷后没多久就走掉了,自己放弃了。我心想我不会,别人也不见得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尽力就行了,记得有一个是排比数列的题,在学校没学过,但复习的时候,看过公式,就把公式写下来,应该有些分吧(现在,我们在改学生的试卷时,答案能挨到点边的都会给分的,除非是空白,想给分也不行啊),考完数学后,情绪低落,沮丧极了,真想回去不考了,路太远了,实在是用脚是走不回去,只有硬着头皮考下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2月4日,上午的语文是一篇作文,题目:难忘的时刻,很多人都是写粉碎“四人帮”的时刻,我写的是毛主席逝世的事。考文科的考生都准备了几套题材的作文,套上去就行了,我啥也没准备,临时想的题材——因为毛主席逝世,对我的震撼太大,(当时以为太阳从此不会再升起了,后来发现,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往西方落下,从此懂得这个世界上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所以就写了这个题材,也不知道有没有偏题。下午的综合:化学、物理。发挥正常。(要知道我原来可是班上的物理课代表——虽然也是个二百五的课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考完了,自我感觉非常不好,觉得应该没戏了,就回南昌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过完春节后,不想回乡下,就赖在家里。各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发放了,我认为考的不行,绝对没有希望,所以根本没往那里想。有一次,到家住的工学院的同学家去玩,路上碰到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他原来就是工学院的老师,下放后到中学当了我们的物理老师,现在又回到了工学院,他问我考的怎么样,我说不行,他还批评了我一通,说我们下放了就不看书了,我也无言以对,惭愧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直到同学的爸爸(工学院的老师),(也没跟我说,可能是怕没有结果,我会更难过吧)托人到江西大学打听有没有我的录取通知书,结果信息反馈回来,说通知书已经寄往柘林公社河桥大队了。大喜过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马上买票冒雪坐长途汽车赶往河桥,路上险象环生,路滑,前面还翻了一辆车,把伤员抬到我们的车上 ,我当时想,不要没上成大学,把命给丢了。</b></p> <font color="#167efb">(网络截图)</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好容易到了柘林公社,正想往河桥大队赶,(长途汽车只到公社,要到河桥大队还要走两个小时的路,如果能搭到顺路的拖拉机,就太幸运了——直到现在我坐车都不挑车型,只要是机动车就行,想到在乡下,能搭上台拖拉机都要有很大的面子!),刚巧碰到知青办的老黄,他马上跟我说,他那天到河桥去办事,一封江西大学的信函寄到河桥大队,有人说她不在队里,把信退回学校去(真缺德啊,我至今都不知道是哪个),老黄估计是通知书,说我知道她妈妈单位的地址,我帮她寄到她妈妈单位去,听了这话,心安了一些,在老黄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买票坐车赶回南昌,回到家后,妈妈还没下班,又往妈妈单位奔去,路上远远看到妈妈慢慢走来,面无表情,我的心都悬了起来,也不知道信到了没有,一直走到跟前,妈妈缓缓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说,江西大学的信,我赶紧拆开信,是江西大学生物系的录取通知书。这时,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时我才能直起腰杆说,这回回来就不走了,下放了几年每次回来都想,什么时候能说,这回回来就不走了。记得当时,妈妈还说以后再也吃不到糍粑、花生和小干笋了(我那时每次回家,就会给家里带些当地的土特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大受欢迎),我说你们总不能为了吃这些东西,把我永远留在乡下吧。(是不是我的亲妈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十年积压,使1977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当时的报考人数是570万。高考结束,共录取考生27.297万人,录取比例为29:1。这个比例在80年初期逐步下降,从6:1,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3.5:1,直到现在的2:1。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惟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570万考生,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有1160万人。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经历了那场伟大转折的每一个人来说,已成为浓缩了的历史阶段。恢复高考,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择优的原则,使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新概念。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考试的范围,它所体现的精神如今已深人人心。从更高的意义上讲:恢复高考,不仅仅是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它也是对“文革”拨乱反正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起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恢复高考的30多年间,大中专学校共录取了3600余万人,高校录取率从1977年的4.7%提高到2006年的56.85%。</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现在居然有人质疑高考的公平性。当然在高考和招生环节中的确存在一些舞弊现象,但是我认为高考对于广大的青年来说还是相对公平的,你想如果取消了高考,改为推荐上大学,你们用什么跟官二代、富二代拼呢?记得我们青年队在恢复高考之前,只有一个人被推荐上了大学,她的父亲是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而我的父亲还在牛棚里待着。大学的指标层层被省里、市里、县里、公社和大队的领导截留,还轮的到你我吗?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7年考上大学的那一批学生,多年后都成为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著名导演张艺谋、著名作家刘震云、网络英才张朝阳、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总理李克强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由于录取比例很低,77年的高考,河桥青年队只有我一个,江西大学生物系。实际上还有一个,黄翠兰,江西师范学院英语系,(现任南昌十中英语教师、副校长),因为她已经转到别的青年点了,所以不算我们队里的。旭光青年队录取了一名,王梦洪,江西医学院,(现任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导),当年她的两个弟弟也都考上大学,一家同时出了三个大学生,被传为佳话。</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记得到学校报到、体检时,在医务所的门口居然碰上姐姐的同事毛艳红,江西大学化学系,她是老三届的高中生,我们俩高兴极了,不言而喻,都是来报到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巢麒敏,当时就是十四、五岁,是他妈妈陪他来报到的,老师还以为是他妈妈来报到,他妈妈说不是我,是他,老师看他那么小,还调侃说,你会不会尿床啊。</b></p> <h5><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78年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这是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网络截图)</b></h5><p class="ql-block"><br></p> <h5><b>  <font color="#167efb">在大学拍的证件照</font></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77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时代机遇的幸运儿,77级的学生是从570万考生中筛选出来的,是通过“独木桥”的幸运者,骤然之间,他们从社会的“底层”变成了令人称羡的“时代骄子”。因为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晨曦诵读,挑灯夜战,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我有一个同寝室的同学-施苏华,每天5点多钟起来看书,12点钟以后才睡觉,毕业后考上中山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博导。刘洁生,我们班上的英语课代表,他背英文单词的方法堪称一绝,一本英华辞典背熟一页,撕掉一页,直到把字典全部撕完,现在是暨南大学副校长、博导。还有很多同学的趣事就不一一叙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平凡的人,这辈子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东西,只有曾经是77级的大学生,是我此生的骄傲和自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