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我与真的我

雷焱(银耳之乡)

<p class="ql-block">“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已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会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相处,孩子是我们的镜子,同时,我们也是孩子的镜子。我们经常对孩子说,某某的孩子如何地优秀,你又是如何的不堪,这样将导致我们的孩子这样“认识”自己,同时,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评价”自己,最后将主导他的认知,哦,原来我是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秀品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例如:尊敬长辈、整理物件、诚实守信......等等。这样孩子就能积极地“认识”自己,积极地“评价”自己,最后产生积极的认知,哦,原来我是个好孩子。</p><p class="ql-block">“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始,是一张白张,画黑即黑,画红即红,父母、朋友、环境对其影响很大,孩子将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又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评价”,最后主导他对自己的“认知”。正如俗套小说里写的那样,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机缘巧合做了一件好事,却得到了所有人的赞扬,都认为他是圣人。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地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最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非常充分。</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的生活,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子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占着两个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p><p class="ql-block">在与孩子相处中,“镜中我”与“真的我”也可以得到应用,例如:孩子的“镜中我”已被标签为表现不好的孩子,但父母可以通过言语,“他只是累了,呆会一定会去收拾玩具的。”“他只是在思考问题,呆会一定会去完成作业的。”“他只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无法自己解决,才会突然发脾气的。”让孩子的“自我观”发生变化,让他发现“真的我”,原来我是一个勤劳的人,是一个自觉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p><p class="ql-block">正如“孟母三迁”故事,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因为在不好的环境里,孩子接触到的较多的都是负面的情绪,孩子就有可能出现负面的"认识”,从而产生负面的“评价”,进而得到负面的“认知”。</p><p class="ql-block">也许有人却说:”古人也说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主要还是在于你的内在,如果你能做到古人所说的,你就能出而不染。但我觉得,我们都是平凡人,先知是自知自觉的,我们属于后知后觉的,也就是由“镜中我”转而为“真的我”,通过别人对我们的“认识”,而到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最后到产生我们的“认知”。</p><p class="ql-block">孩子临近青春期,他们都表现出想要独立,想和成年人平等、男子气概或女人作风等等欲望。这些表现的方向决定于儿童对“成长”的意义抱有何种看法。同时,很多孩子对未来充满了期盼,但更多是恐慌,因为这个社会随着竞争的压力,孩子从父母或是长辈那接受到的多是命令、告诫、批评......导致他们觉得生活彷徨不知所从。我们愈推他向前,他会愈往后退缩。除非我们能够鼓励他,否则想帮助他的努力都会徒劳无功,甚至伤害到他。要使青年树立正确的“认知”,由“镜中我”真正认识“真的我”,让他们学会把自己当作是和社会上任何人平等的一分子,并了解他应该做的奉献工作,尤其是如果他已经学会将异性看作是平等的友伴,青春期只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p><p class="ql-block">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