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细雨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为提升“备教学评”能力,增进与教师同仁的学习与交流。2024年3月12日,大家怀揣着共同的期待与教育愿景相聚在巴川小学,共同学习,相互促进。</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潼南小学桑倩慧老师带来《乘法分配律》,桑老师选取计算白菜地和花菜地面积和蔬菜颗树的问题,借助数量关系将“分开算”与“合起来算”,两种解题思路逐渐建立乘法分配率左右两部分算式,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抽象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在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桑老师的整节课都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在做中体验结论的正确性,并用字母抽象、归纳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模型,最后带来层次性的巩固作业。教师让学生“讲数学”,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并归纳表达反思,紧扣新课标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学习。课后,桑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等进行了说课。</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潼南小学周艳老师带来了《数形结合 助推模型建构》,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课。提到了三点思考,一是教学建模与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思考。课堂中孩子们所经历的一系列的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是为数学建模服务的。二是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性。为目标服务,聚焦目标。三是让数学素养落实下去。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让孩子们多说、多做、多发现,多总结,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的问题,借助于“形”去观察,“形”的问题,借助于“数”去思考。</p> <p class="ql-block"> 接着潼南进修校罗华老师带来了《优化运算教学,提升运算能力》讲座,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实际课例,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法,掌握算法,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铜梁进修校罗世梅主任总结了四课要注意的地方并提出了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下午,首先第一组的李颖老师、卢军洲老师和石利强老师分别给我们展示了《小数加减法》说课上课和评课,由学生感兴趣的抢红包开始,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学目标设置明确,重难点突出,老师们的教态自然,展现了良好的素养。以学定教,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有效课堂,抓住计数单位为核心,以“练习”为手段,以“小组合作”当作载体,探索常态课的魅力,向有效课堂迈出了坚定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第二组的刘思佳老师、刘丽老师和刘治凤老师带来《小数加减法》的说课上课评课。老师们教态大方,语言简练,基本功扎实,紧扣课标和教材,整堂课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出售小麦的情境入手,明确算理。充分落实了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准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巧妙地设计学习活动,把评价恰到好处地嵌入到各个环节,很好地落实了“备教学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组员对两组的说上评展开了激烈讨论,童绍晏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 “备-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追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统一指向目标的达成,每一次评价都是为了检验目标的达成程度,是课堂推进的“导航系统”。本次会议令我们受益匪浅,也会把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达到提质增效,深耕数学课堂,致力于学生的根本发展,结合新课标,呈现实效的数学课堂,追求学习目标实现的最大化。 </p> <p class="ql-block">编辑:范金华</p><p class="ql-block">摄影:范金华</p><p class="ql-block">审核:罗世梅 童绍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