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背后的世界——尼泊尔(三)·蓝毗尼花园

周民锋

<p class="ql-block">  3月11日,第三天。今天依然是半天赶路,半天参观。目的地是蓝毗尼。从奇特旺过去,130公里,车程5.5小时。早晨7:30出发,13:00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的路况不好。公路的右半边在修路,完全封闭。左半边双向走车。会车的时候经常是两车紧挨着,很考验司机的车技。</p><p class="ql-block"> 在某处停车等待时,看到右前方山头上,有铲斗车在半空中作业,把山上的土挖出来、扬下去。大概是就地取材,用作建筑材料吧。</p><p class="ql-block"> 他们修路,没看到用石头铺在底下作路基。只不过在使用不同材质的土一层一层的铺上去,再压紧。国内曾经也是这样做,好像称之为“三合土”公路。高速公路就不能这样修的。</p> <p class="ql-block">  停车休息上厕所的地方,很热闹。</p><p class="ql-block"> 这是四个小贩。他们分别在卖矿泉水、零食、水果、玉米。</p> <p class="ql-block"> 1、</p> <p class="ql-block">  先到酒店。穿制服的酒店保安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微屈身体,向我们每一位到来的客人致礼。</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去房间。</p><p class="ql-block"> 这里仍然是一家庭院式的酒店。房间隐藏在树丛后边。</p> <p class="ql-block">  每个房间都有宽敞的阳台对着花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房间的门外。</p> <p class="ql-block">  这是酒店花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p><p class="ql-block"> 下午15:00出发。乘车去蓝毗尼花园。</p> <p class="ql-block"> 2、蓝毗尼花园 </p> <p class="ql-block">  1997年,蓝毗尼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距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可看的文物部分包括,摩耶夫人庙 、圣池及菩提树、阿育王石柱 。此外,应联合国的号召,各国在这里建造了各具特色的佛寺,其中包括中国的中华寺。</p> <p class="ql-block">  这是蓝毗尼花园的大门。简朴、实在,不浮华,符合佛陀的精神。但是,安检很认真。手机不限,携带照相机须另外购票。</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门20多米处,有简易的棚屋,游客须将自己的鞋子存放到那里去。不得穿鞋入内。</p> <p class="ql-block">  (1)摩耶夫人庙 </p> <p class="ql-block">  离开存鞋处时,一群服装色彩鲜艳的尼泊尔妇女正要进来。</p> <p class="ql-block">  在蓝毗尼花园大门外,一群僧人正朝换鞋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更有大群的僧人走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来是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蓝毗尼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里有一座白色的方形建筑。那是两层石砌的平台。在茂密树木的衬托下,十分端庄肃穆。这是玛雅黛维女神庙,也称摩耶夫人庙。</p><p class="ql-block"> 玛雅黛维是天臂国王之女,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妻。相传在公元前623年某日,她在回娘家时来到蓝毗尼花园。在一株巨大的娑罗双树下休息时生下了悉达多·乔答摩,即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p><p class="ql-block"> 此时夕阳西照,白色的建筑物披着一身神圣之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建筑物的北面。正中间有个门。</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门进去,里边就是一整个大厅,空间很大,没有分割出房间。一眼看去,基本上就是古代建筑的残垣断壁。有趣的是,都是用红砖砌成,不像有26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大厅的中央,有一块雕刻着佛祖诞生场景的砂岩。那可能是里普·马拉国王在14世纪留下的。据说可以隐约分辨出摩耶夫人在因陀罗和梵天两位大神的注视下,紧紧抓住婆罗树枝生下佛祖时的图案。镶嵌这块砂岩板的墙面,也是红砖砌成。红砖墙金光闪闪。恐怕是富有的佛教徒用真金粘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附近的一座寺内有一块现代的复制品。我们没有时间去看。</p> <p class="ql-block">  (2)圣池及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庙 的南边有池塘。池塘南边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在有的资料中说它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娑罗双树。</span></p><p class="ql-block"> 据说,摩耶夫人在诞生佛祖之前曾经在这个池塘里沐浴。池边生长的这棵娑罗双树,在中国僧人法显的著作中有过记载。不过,7世纪时唐玄奘来此取经时,它已经“枯悴”。可见现存的此树是后人补种的。至少,它也不像有26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同理,古代的池塘也不会这样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池塘边虔诚的佛教徒。他还很年轻。</p> <p class="ql-block">  树下的池塘岸边,一位更加年幼的和尚在被拍照。有团友问了,说是泰国来的。</p> <p class="ql-block">  小和尚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全貌。</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和池塘。</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的根部有一个佛龛。时常有人过来拜拜。</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和池塘的西边,有一大群和尚以及他们打坐、冥想的坐垫。</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后面的经幡。</p>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出生的时代,正是古代印度的十六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p><p class="ql-block"> 佛陀具体的生卒年代,则有两种说法。看来原本并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 根据佛教传播国外的路线,可以分出北传和南传两派。</p><p class="ql-block"> 北传佛教推断,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去世于公元前485年,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p><p class="ql-block"> 南传佛教推断,他生卒日期或为公元前623年至前544年,或为公元前633年至543年。</p> <p class="ql-block">  早在1500多年前,中国晋代的高僧法显和尚曾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葱岭(今帕米尔地区),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是来访的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nbsp;</p> <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祠对面有两座小型的佛教寺庙,分别是尼泊尔木斯塘的朝圣者和印度比哈尔邦的和尚修建的。我们没去寻访。</p> <p class="ql-block">  (3)阿育王石柱 </p> <p class="ql-block">  回去细看阿育王石柱。</p><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庙修建在佛祖诞生之地。1992年,专家们进行的挖掘活动发现了一系列遗迹,包括一个有砖底座的石质纪念柱。该石柱与史书上记载的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在此遗留的石柱相吻合。</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世纪建立的印度孔雀王朝推崇佛教。尤其在阿育王时期,向周边国家大力宣扬佛教。仅在印度各地,就建立了30多根石柱,用来铭记征略,弘扬佛法。</p><p class="ql-block"> 他曾来蓝毗尼朝圣,并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塔。这些文物就为确立蓝毗尼为佛陀诞生地提供了确凿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  阿育王石柱如今立在摩耶夫人祠西侧,柱高7.79米,周长2米多。马头雕像已不见踪影,半截石柱有一道伤筋动骨的裂纹,被后人用三道铁箍固定。</p><p class="ql-block"> 据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总高约13米,埋入地下2米多,柱顶近3米,中间柱身7米多,周长2米多。柱顶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部与柱身连接处为圆柱体,四周雕刻有条状花瓣;中间为正方体,四周也雕有花纹;顶部雕有一匹马。</p> <p class="ql-block">  有文字记载,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意思是,石柱上原来雕刻有马头,后被雷电击中劈倒。</p><p class="ql-block"> 2002年去西藏时,听说佛祖诞生在马年。不知此石柱上雕马头是否有这层意思?</p> <p class="ql-block">  这是阿育王石柱前的铜牌。</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用微信翻译得到的译文。无疑,翻译得不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  石柱离地3米处有用婆罗米文字书写的阿育王铭文:"无忧王于灌顶(意思是加冕为王)之第二十年来此朝拜,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佛祖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免除赋税,仅交纳收入的八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  微信翻译的质量同样一般般。</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西方考古学家发现了阿育王石柱,证实了蓝毗尼的地点。在后来的勘查发掘中,又发现了不少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时期的遗物。从而进一步确证了此地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 3、</p> <p class="ql-block">  在旅行社决定的实际操作计划中,我们只去看中华寺。顺带着看一看对面的韩国建造的佛寺。我们还想去看看其他国家建造的佛寺。跟导游阿米尔协商之下,从游览蓝毗尼花园的时间中抽取出1个小时,我们自己出钱雇车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蓝毗尼时从东边过来。阿米尔带我们朝北走大道,去雇车。由于我们在蓝毗尼花园耽搁的时间多了点,必须匆匆赶去。</p> <p class="ql-block">  途中,见到童年佛陀的金身像。</p><p class="ql-block"> 金像下方有石碑。上面只是书写2012年前来朝拜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 金像的右下方另有一块铭牌。大概上面有更详细的记录。时间紧张,没去细看。</p> <p class="ql-block">  大道的北端,有宣扬佛教精神的和平圣火。</p><p class="ql-block"> 再北面,是一条修建得很漂亮的长条形水池。水池通向约有一、二百米外的远方。那里有日本人修建的和平塔。</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属于各国建造的佛寺之一。旅行社安排我们在参观蓝毗尼花园之前先去看中华寺。为了行文规整,我把这一块内容放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自从1978年建立蓝毗尼发展区之后,全世界的佛教国家都在佛祖诞生地周边建造了豪华的寺院。每一座都独具特色,因此它们组成了全世界各种佛教流派的大荟萃。</p><p class="ql-block"> 世界三十余个国家承诺在蓝毗尼建立佛教寺院。前蓝毗尼己有15个国家建起了27所寺院(中国、韩国、越南、泰国、斯里兰卡、德国、马来西亚、奥地利、法国、蒙古、美国各1座,缅甸、日本、印度各2座、尼泊尔10座)。</p> <p class="ql-block">  (1)中华寺 </p><p class="ql-block"> 尼泊尔中华寺是中国响应由联合国开发署、教科文组织、尼泊尔王国政府组建的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的邀请而建立的,是中国有史以来在国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  距离山门不远处,两边各有一座塑像。</p><p class="ql-block"> 右边的一座是中国人熟悉的唐玄奘。</p> <p class="ql-block">  左边一座的名字是本焕。他是谁?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放大基座上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在手机上查一下,应该是这位。生卒年份相同,地位也够。不过,阅读下去,未见他与尼泊尔佛教界有过交集。也许只是作为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穿过山门。前方是正殿。整点上方有江泽民的题字:护国佑民。</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的某个寺院里,也有他题写的这四个字。不知是否是同一款。</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门的门口,观看陆续进来的虔诚信徒。</p> <p class="ql-block">  妇女老人居多。也有孩子。</p> <p class="ql-block">  门外是一地的鞋子。这里没有管理人员。没人要求他们脱鞋。我们都没想到需要脱鞋。</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前的马路上挤满了拉客的轻便摩托。</p> <p class="ql-block">  (2)马路对面是韩国政府建造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离开中华寺去蓝毗尼时,一群小孩跟着我们乞讨。有的外地上捡了几片菩提树叶向我们推销。一路上,他们渐渐散了。唯有这位小姑娘不离不弃地跟着我们,一直到我们等车的位置。有团友给了她50元卢比。</p><p class="ql-block"> 小姑娘很脏。但是,她的眼睛很美,她的精神很执著。</p> <p class="ql-block">  好吧。不再复述在蓝毗尼花园参观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在离和平圣火不远处,聚集着拉客的摩托。阿米尔帮我们5人找了一辆。说好价钱是1000元,即每人200元,相当于人民币12元不到。</p> <p class="ql-block">  从资料上看,万国寺院分为西寺院区和东寺院区两块。</p><p class="ql-block"> 西寺院区内只有大乘佛教寺庙。那里有新加坡和尼泊尔的佛教徒共同修建的佛寺。有来自尼泊尔北部Mnang的佛教徒建造的灵骨塔。有中华佛寺。还有韩国政府修建的韩国佛寺。有越南修建的佛寺,有奥地利某国际基金会资助修建的。蒙古国和不丹政府修建的寺院。有德国度母基金会修建的莲花佛塔。有日本巢居基金会修建的藏式寺院巢居寺,有法国佛教徒修建的佛寺。</p><p class="ql-block"> 小乘佛教寺院都在东寺院区。那里有泰国皇家佛寺,由日本佛教徒和印度某协会共同修建的佛寺。有缅甸金佛寺。还有一个缅甸南部风格的镀金大佛塔。佛塔后面有一个尼姑庵。路对面是小乘佛教徒在此静修冥想的地方。以及斯里兰卡佛寺。</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不计较它们所在的院区,只是要求司机带我们去打个卡、拍个照。争取1个小时内搞定。</p> <p class="ql-block">  (3)尼泊尔的佛塔和佛寺。</p><p class="ql-block"> 其中之一是尼泊尔北部Mnang的佛教徒建造的灵骨塔。不能确定是哪一座。</p> <p class="ql-block">  左面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4)法国佛教徒修建的佛寺。不是法国国家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5)德国度母基金会修建的莲花佛塔。也不是国家行为。</p> <p class="ql-block">  这个佛像也是德国人建的。要看它的正面,需要走很多路。</p> <p class="ql-block">  (6)尼泊尔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  (7)新加坡和尼泊尔的佛教徒共同修建的佛寺。</p><p class="ql-block"> 这是透过尼泊尔佛学院大门看到的。后面会绕它的正面去看。</p> <p class="ql-block">  (8)有日本巢居基金会修建的藏式寺院巢居寺。也不是国家行为。</p> <p class="ql-block">  (9)奥地利某国际基金会资助修建的。不是国家行为。</p> <p class="ql-block">  (10)越南修建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  (11)新加坡的。</p><p class="ql-block"> 刚才拍到过它的部分形象。</p> <p class="ql-block">  (12)尼泊尔的又一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  (13)泰国皇家佛寺。</p> <p class="ql-block">  (14)由日本佛教徒和印度某协会共同修建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  (15)柬埔寨的。</p> <p class="ql-block">  (16)缅甸金佛寺。</p><p class="ql-block"> 据说,还有一个缅甸南部风格的镀金大佛塔。</p><p class="ql-block"> 佛塔后面有一个尼姑庵。路对面是小乘佛教徒在此静修冥想的地方。以及斯里兰卡佛寺。</p> <p class="ql-block">  (17)斯里兰卡的。</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黑,集合时间已过。司机跟阿米尔有约定。但是,他还是带着我们走到。远处有斯里兰卡的。他说了。不过,我们不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4、</p> <p class="ql-block">  临近我们的集合地点,即和平圣火处时,摩托车司机不忘告诉我们,和平圣火的北面,那个长条形水池的对岸,有日本人建造的世界和平塔。</p><p class="ql-block"> 到了集合点后,我去拍了照。天光已暗,只好将就了。</p><p class="ql-block"> 这座白色的世界和平塔由日本佛教徒修建。耗资100万美元。它的位置已在寺院区之外。</p><p class="ql-block"> 塔基附近有一个日本和尚的墓。他是在修建该塔时被反佛教极端分子杀害的。</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造和平塔</p> <p class="ql-block">  离去时,看到路边有这口钟。想必也有点名堂。但是,竖立在前的铭牌表面上的文字已经看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 2024.03.12.05:44</p><p class="ql-block"> 于LUBINI BUDDHA GARDEN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