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两年泉州突然火了,全国各地到泉州的游客络绎不绝,光这个春节到泉州旅游的人就达到了800多万,要知道泉州的常住人口也就887万。大街小巷简直人满为患,滴滴基本打不到,出门全靠腿。当地人也有点懵,可从来没一下子涌来过这么多人啊,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接待了。</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究其原因,是因为泉州在2021年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申遗的主题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自然成为了多元文化的汇聚地。</p> <p class="ql-block"> 各种宗教在这里交汇共生,使泉州成了一个世界宗教的博物馆。据说这里有大大小小6000多座寺庙,供奉着500多种不同宗教的神明,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开元寺了。</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是一个佛教寺庙,它建于唐肃宗垂拱二年,原来叫莲花道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改名叫了开元寺。寺内百木参天,樱花正盛,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东西二塔和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东西二塔是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所建的木塔,在南宋时被改建为了石塔,是中国存世最高的一对石塔。其中东塔高48米,西塔比东塔略矮,45米。这两个塔的吸睛之处还不在于它的高度,而是其塔身浮雕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塔从上到下雕有160多尊佛教人物和祥兽花卉,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你看佛塔二层的寒山和拾得像。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在凡间化做两位苦行僧。他们曾有一段广为世人熟知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两位高僧不仅共同参禅悟道,还有相互打趣玩笑的时候,东塔二层的雕塑正是表现的这一场景。塔身右侧的是寒山,他伸出无名指和中指指向拾得,意思是你个二货。拾得则伸出一根小指,笑着回敬,意思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西塔也有他俩的塑像,拾得一副幽默滑稽的神情,笑容可鞠如市井百姓。</p> <p class="ql-block"> 西塔还有一幅塑像也很有意思。这幅位于西塔四层的雕塑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原来孙悟空的故乡在泉州。你看图中的孙悟空头上带着属于他的紧箍咒,脖子上却挂着属于沙僧的大佛珠,还有着猪八戒的胖身躯,右上角有一个小号的僧人,那是唐僧。这简直就是西游记的综合版,但要知道,这座塔可是南宋时期的建筑,那时候吴承恩还不知道在哪里飘呢。所以有人推测,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之前到过泉州,在西塔看到了这幅雕塑,于是脑洞大开,创作出了《西游记》四大主角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石塔底座的四周有一些托塔僧人像。你看他们鼓着腮帮,捏着拳头,屈身聚气,一副用尽全力的模样,是不是也暗自帮他们鼓劲?</p> <p class="ql-block"> 再看底座石板之间的立柱,以柱体为瓶,浮雕花卉于瓶身之上,足见构思之巧妙。</p> <p class="ql-block"> 1997年东塔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精神的象征,因为它在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历了一场八级地震和多次的台风而屹立不倒。当地人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另一座特色建筑是大雄宝殿。大殿前檐横匾上写着“桑莲法界”四个大字。为什么叫桑莲呢?传说唐朝时泉州的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了白莲花,他觉得是神明显灵,便捐出家里的桑园建成了寺庙,所以开元寺最初名叫莲花寺。</p> <p class="ql-block"> 现今开元寺仍存活着建寺时栽种的一株桑树。1925年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枝坠地,被僧人用石柱托起,并镌联“此树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只是老桑树虽然仍开花,却多年不再结果。去年12月,桑树突然结出了三颗桑葚,这在泉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争相来观看这三颗罕见的桑葚,我问导游燕燕:“最后被谁吃了呢?”燕燕说:“谁也没吃,自然落地成泥了。”</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又被称为“百柱殿”,本来计划修一百根立柱,后来为了腾出空间,便于放置佛像和佛教徒朝拜,于是将珩梁加长,减少了14根立柱。这就是中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偷梁换柱。</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为了分散巨大跨度对珩梁的沉重压力,创造了独特的斗拱结构。殿内共建有76个斗拱,斗栱上雕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飞天乐伎,梵文“迦陵频加”,即妙音鸟。据佛经说,她们发声微妙,仙音优雅。和敦煌莫高窟的飞天不同,这里的飞天身上没有飘带,她们像安琪儿那样,直接在背上生出了翅膀。24尊飞天象征24个节气,其中12尊较大的飞天,长有鲲鹏的翅膀,象征白天,她们手捧文房四宝;12尊较小的飞天,长有蝙蝠的翅膀,象征黑夜,她们手持南音乐器,带有浓郁的泉州地方特色。在斗拱上造型,不仅体现了匠人们的奇思妙想,也让大殿相较其他的大雄宝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座宋代的佛塔,塔型是仿阿育王塔而建,称为宋代二塔,这是南宋时一个叫柳三娘的人捐建的。</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右塔旁边的一棵榕树倒塌下来,将右塔砸坏了,人们发现塔中心居然还有东西,那是一根石柱。石柱刻于946年,上面刻有“榷利院”“海路都指挥使”等机构和官员的名字,表明当时泉州已有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部门。要知道946年可是五代十国时期,这根陀罗尼石经幢的记录反映了泉州海外贸易历史的悠远(该石柱现存于泉州海交馆)。</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中还有一座弘一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晚年在闽南弘法达十四年之久,最后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展厅详细介绍了弘一法师的生平和事迹,展现了大师的横溢才华和出家后苦修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除了耳熟能详的《送别》外,大师还为厦门第一届运动会创造了会歌,鼓励大家共同抵御强敌。</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深谙音乐、绘画、话剧和雕刻,可以说是全能艺术大师。他死后的舍利就埋在泉州城边的清源山上,赵朴初为他题字“千古江山留胜迹,一轮风月伴高僧”。</p> <p class="ql-block"> 在开元寺天元殿内的石柱上有朱熹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也是由弘一法师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