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77年

暗香'

<p class="ql-block">  站在时光的路口,暮然回首,往事随风,然而有些东西却值得怀念。1977年,在我的生命中算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几十年来,有关这一年的许多故事经常萦绕在心头,许多画面常常在脑海中浮现,有许多人让我难以忘怀。如果说人生如长河,这一年就是激流回旋的一朵浪花。如果说人生如四季,那么无疑,这一年就是我的人生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迎来了春天,孕育了新的希望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6年12月26日,是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迷雾笼罩的日子。这一天我高中毕业了,结束了学生生涯,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回乡知青”。在这之前,我们大队已经有一批下乡知青来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好像是来自省城“兰石、兰炼”厂的子弟学校,共十人。从此我和这些知青之间有了很多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故事。记得他们其中有张美娜、小丫、“喜娃”,后者的名字是小名还是外号就不得而知了。其他人的名字都没有记下。</p> <p class="ql-block">  下乡知青张美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她17、8岁的年龄,中等身材,圆圆的脸蛋,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笑起来的样子特甜。扎着两个羊角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活波可爱。知青点在大队部院子里,属于第六生产队,我们是第七生产队,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每次见面她都会拉着我的手有说有笑,总能给人带来快乐。小丫胖乎乎的,很腼腆。喜娃又高又瘦,很帅气,一双大眼睛,聪明机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也许就是“喜娃”的来历吧!</p> <p class="ql-block">  这批知青据说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和我的年龄相仿,我知道张美娜比我小一岁,在我升高中的时候,他们就下乡插队了。张美娜人机灵又活波,被分到大队合作医疗站帮忙;小丫当社请教师,带小学一年级学生。其他知青都和农民没有两样,每天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挣工分,分口粮。那时候农村生活很艰苦,大家都在贫困线上挣扎,知青点上也有粮食断顿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我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因为当时正是粉碎四人帮后,一切都在拨乱反正中,停止招工招干,要想再继续上学深造,就是每年定额招生的工农兵学员,要靠推荐。这里面的奥妙无穷,关系纷扰,我是没有指望的。所以,当时感觉前途一片渺茫。</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庭属于半公半农,父亲在外工作,离家远交通不便,一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靠母亲一人在农村支撑着这个家,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那时二妹上中学,弟弟上小学,小妹才两岁多,正是我们家比较困难的时候。我当时暗下决心,既然目前参加工作无望,那就安心帮母亲料理好这个家。所以白天和大人们一起参加劳动,重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为的是多挣工分,多分粮食。又适豆蔻年华,风华正茂,想保持心灵的纯洁和宁静,晚上在煤油灯下孜孜不倦,苦苦读书。《青春之歌》、《日出》、《迎春花》、《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旧版《红楼梦》等,父亲的书箱被我翻了个底朝天。这些“禁书”被我细细品读,书籍成了我唯一的精神食粮。白天的劳动锻炼了我的体格,夜读丰盈了我的内心世界,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1977年的五月份,响应国家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大队开始建“土圆仓”用来储备粮食。我们这些小青年们被抽调到这个特殊的劳动组搓泥条,其中就有喜娃和其他的几个知青。这是一件既苦又累又脏的活儿,用黄土泥巴和麦草一起搓成长条,有专人递给工匠们用来垒土圆仓。大家围跪在一大堆泥土旁,用双手把泥和一大把麦草搓揉成10几公分粗,50公分左右长的梭状长条。北方的五月份水还是冰冷的,双手搓的发麻,但年轻人在一起干的起劲,觉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1977年4月份,毛泽东选体第五卷发行了,这是全国一件头等大事。垒土圆仓的活干了不到十天,县党校要培训一批毛选五卷讲读人员,各大队抽一人。我被派送到县党校培训学习一个月,回来时土圆仓已经完工。看到这个高大结实的建筑,被用石灰刷的雪白,上面书写着鲜红的大字: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是那么宏伟壮观!因为自己曾经为此付出过汗水,心里感到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  平凡的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而过。我和这些下乡知青们与其他社员一样,都在为生计而奔波。时间很快就到了1977年的秋季,那天我记不清楚具体日期,只记得天气已经很冷了。我在四队水利工地上劳动归来,已经是傍晚时分,村庄里炊烟袅袅,夜幕低垂。在必经之路——小学门口站着一个人等我,那人正是张美娜。因为我们住的较远,分工不同,平时很少见到。此刻,听说是专门等我,让我感到很意外!</p><p class="ql-block"> 只见张美娜脸蛋冻得通红,手里抱着一个大袋子。见了我就说:“霞姐,我告诉你一个特大消息,国家要恢复高考了。”,我当时惊讶的问,“你怎么知道?”,她说是她父亲写信告诉的,并且给她寄来了教材和复习资料,让她抓紧时间复习,准备参加高考,这是返城的最好机会,让她一定不要错过。我听了这个消息,很是震惊,内心激起了一层层涟漪。</p> <p class="ql-block">  张美娜下面的话更让我震惊!她说“霞姐,我知道你的学习成绩不错,你一定要报名参加考试。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根本不是那块料。所以,我把我爸寄来的学习资料都给你拿来了,你抓紧时间复习,争取考上。”我当时感动的无言以对!握着她的手说:“不能这样,你知道消息早,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复习,一定能考上,这是你返城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要放弃!”。</p><p class="ql-block"> 张美娜决心已定,坚持要这么做。她的一番好意我不能拒绝,就收下了她那一包来自千里之外,寄托着一位父亲完全希望和厚爱的学习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在后来的考试中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她的这份情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从此,张美娜就成了我人生中的贵人。没过几天,这一消息如春风般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文革时期停了十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p> <p class="ql-block">  文革十年历届毕业生不计其数,大家都蠢蠢欲动,摩拳擦掌,磨刀霍霍,想借高考的东风,放飞梦想。这就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一届高考没有本科,只有大专和中专。高中毕业自然首先报志愿就是大专。记得我们公社召开动员大会的场景:焦小操场上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是老三届,他们是文革前入校的中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异。这些人基本都已结婚生子,当时政策是允许的。大部分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因为学制缩短,精简教材,砍掉了外语。同时学校办了校工厂、农场、养猪场。还要在农忙时支援农村收割、种地等,这样就占用了部分上课时间。所以,这部分人的学习水平自然不高,比如我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个场景,让我对这次高考产生了恐惧感。尽管自己在本校同届同学中学习成绩算优秀,但那只能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回家思前想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管大专还是中专,走出农门是第一关键。毫不犹豫的改了志愿,由大专改成了中专。这一改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虽然高考题名(这次高考每届考上的寥寥无几),跳出了农门,但终究是不如人愿!</p> <p class="ql-block">  1978年三月八号,我如愿以偿,步入校园继续学习。三年后毕业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后来这批下乡知青也陆陆续续返城了。从此,我们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再没有任何信息。不知道张美娜分配到了什么单位,不知道她以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几十年过去了,我对她的思念与日俱深。经常遐想,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否重逢,看到对方,让我能有机会当面表达对她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1977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很短暂,然而,这一年却及不平凡。让我从学生变成农民,又从农民变为学生。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谢高考制度的恢复,让莘莘学子们有公平的竞争机会,靠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年,我吃了不少苦,流了许多汗水和泪水,但终究是收获颇丰。水利工地、田野里留下了劳动的汗水;打麦场上有我开着手扶拖拉机打碾的身影;生产队的磨面机旁有我管理过的印迹。机井里汩汩流淌的清水里浸泡着我的心血。这一年,我们家奇迹般的从超支户(年底结算要给生产队付款分粮食)转变为收益户。不但多分了粮食,年终还领回了36元人民币。妈妈为了奖励我,给了我五元钱让我自由支配。我用四元钱买了一条特时尚的围巾,一元钱买了一支钢笔。这是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来的,感到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体力劳动锻炼了强健的身体,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出了顽强拼搏的勇气。这些对我的人生都很重要,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1977年,应该是我生命过程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次涅磐重生!难忘1977年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多次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感谢岁月让我成长成熟!感谢我人生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贵人!愿我们各自安好!愿好人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