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翠洲之旅

王晞尧

<h3>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个同学喊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另一个同学争着回答……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原来,我们今天跟着何老师来玄武湖游学,现在正在玩“飞花令”呢!这次的主题是——柳。</h3> <h3>  玄武湖边有很多柳树,柳树的枝条像女孩子的长发一样,随风飘动,十分美丽,也许这是何老师选“柳”为主题的原因吧。</h3> <h3>  玄武湖不但柳树成荫,还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它们还为此建了一个“水生植物科普园”。你知道吗?梭鱼草可以吸收氮磷,千屈菜可以净化水质,金鱼草可以调节水温……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茨菇,它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还有一个叫“水鳖”的植物,不懂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以为它是乌龟呢!</h3> <h3>  观赏完“水生植物科普园”,我们又去了“翠洲生态松鼠园”,那里养殖了黄山松鼠和红腹松鼠等不同种类的松鼠,我们既领略了云树松鼠的野性之美,还体验了投喂的互动之趣:松鼠用舌头接过我喂它的松子,灵巧地咬去外壳,再津津有味地品尝,样子可爱极了!</h3> <h3>  今天,我不仅了解了关于“柳”的古诗,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水生植物的知识,又与松鼠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h3> <h3>家长手记:<br><br>  作为南京人,玄武湖的春色,还是记忆里几十年前学生时代的春游,那时南京能游玩的地方不多,学校春游首选的大都是玄武湖、莫愁湖、中山陵。印象最深刻、最欢乐的当属玄武湖畔的动物园。随着动物园迁出玄武湖,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走过青年,步入中年,来南京玄武湖真是屈指可数,即使来也是匆匆过客,不留痕迹。 在何老师的精心策划下,龙年的二月初一,我和孩子一起走进玄武湖,开始了一节玄武湖探春之旅。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何老师大概是从歌声中找到了灵感,在玄武湖畔摆下课堂,以天为幕,水为景,二月春风为师,以柳为题,展开飞花令的比赛。先分组,后统计、检查、再报名最后比拼,何老师巧妙的把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在语文古诗词课堂上穿插了统计学,专注力训练,可谓是“文理搭配,学习不累”。传统课堂上“老师让我背”,变为小组竞争“我要多背”。看着平常不喜背书的儿子,在小组中积极备战,努力不断刷新自己背诗记录的画面,老父亲不禁笑了。玄武湖波光粼粼,湖边杨柳依依,小朋友们咏“柳”成诗……玄武湖畔留下了大家学习的景象。遐想一下:如果一千多年前的贺知章老先生,路过此地,一定也会驻足观看,加入大家咏柳的活动。 何老师一句“不同人眼中的柳”是不同的,可能并不能引起这帮孩子的共鸣,但确确实实触碰到我们这帮家长的心,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是绿色,是无限的。他们不会有“春江秋月何时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岁月蹉跎又一年的感受,这就是何老师课堂上的多面性,让我们这帮家长听众不虚此行。 紧跟何老师步伐,大小朋友行走在玄武湖的翠洲栈道,这里也是“水生植物科普园”,栈道蜿蜒,两边湖水清澈,各种水植繁多,配有科普的图文,也是一场科普之旅。 松鼠园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动物永远拥有和孩子交朋友的魔力。带上几颗松子,让松鼠吃个饱,让孩子放个空。何老师的课堂就是这么松弛有度,收放自如。 华梓园小憩,何老师又娓娓道来世界华商大会和玄武湖的渊源,留东同学会的历史。喜欢历史的同学一定喜欢听何老师的故事。从云锦博物馆刘裕的开挂人生、到民俗博物馆甘家的发迹、再到今天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一生的爱情故事,以及李太白和贺知章的交织,自古文史不分家,有趣的历史故事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这些离开课堂多年的家长听的意犹未尽。</h3>

玄武湖

松鼠

老师

课堂

科普

水生植物

玄武湖畔

孩子

翠洲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