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兴先生的成功之道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临湘乃至湖湘美术家中,国兴先生可说是个奇才。他出生农村,既没正儿八经地上过什么美院,也没有正经八百地拜过什么名师,凭看自身禀赋和勤学苦练,最终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成功之道,我想主要得益于三种工夫:</p> <p class="ql-block">一是童子功。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胜利,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科学的酷爱,坚持长期探究。”国兴先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对美术的热爱。他出生在农村,他从小就酷爱画画,从初中到高中,几乎包揽了学校、班上墙报、黑板报、宣传栏之类的事务,高中毕业恰逢特殊时期,高校停止招生,他未能实现读美院的愿望,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爱好,在农村八年一直与书画为伴,因书画特长先后被借调到供销社、社办企业、和县水库工程指挥部,从事以书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宣传工作,由于脱离农业生产的时间较长,引起一些农村直接领导的的不满,导致失去了从政、从教、从军的三次发展机会,仍然初心不改。特别是到银行工作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书画技法,除努力自学书画理论外,还积极参加机关书画家协会组织的写生采风活动,向一些书画名家学习书画创作的技法和经验,即使退休以后,仍然笔耕不辍,六十多年斗转星移,无论世态怎么变迁,外界多么喧嚣,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始终盯着书画这个目标点,不抛弃,不放弃。如此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直至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兴先生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机遇或时运,而是取决于其童子功——自小形成的对书画艺术的酷爱和以此为动力的长期探究。</p> <p class="ql-block">二是吐纳功。在临湘,国兴先生是老资格的省级美术家,但他从不以“家”自居,借此牟利或哗众取宠,他自办画室带学生十九年,对学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本市老年大学绘画班任教三年,对老年学员谦恭有礼,倾囊相授。经常和学员一起探讨书画心得,老年大学至今还流传着他教美术课不耻下问的佳话。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敬畏,刻苦学习,认真思考,从历代大师的作品中吸取养分,然后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取各家之长成自己面目。他的书画作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其宗”不仅具有传统笔墨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他在2021年创作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锒山》其构思奇特,让人拍案叫绝:一条宽阔而又曲折的大河,被两岸的青山所拥抱,远处的山峦,在云烟缭绕中隐现,近处的山上,到处都是果树,树上硕果累累,果农们有的在采摘树上的果实,有的挑着担子把果实送到山脚下紧靠船码头的船上,两条运输船都快装满了,码头不远处的渔船上,渔民正在撒网捕鱼,前方还有三条鹭鸶船,10只鹭鸶河里畅游,替主人捕鱼。在这里,作者运用美的距离,给人留下了不少的想象空间:如山上的果树是水果还是干果?什么品种?好不好卖?收入有多少?河里水质好不好?河里的鱼多不多?大不大?渔民收入怎么样?画面是朦胧的,留给我们的是空白。但现实生活是清晰的,从果农的笑脸和渔民的精神劲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是富足且幸福的,画外音告诉我们:良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想,这可能也正是兴国先生此画创作的目的和取胜之道。</p> <p class="ql-block">三是画外功。什么叫书画家?用一位名家的话说,就是技巧加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作品,常常有形无神,没有情趣,作者技艺再高,也只能叫字匠或画匠,不能算“家”;有文化没技巧,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也成不了“家”。只有两者兼备,才能成“家”,国兴先生的成功,是其综合素质决定的。一方面,他在继承书画传统方面功底扎实,书画的各种技巧比较纯熟,有很好的笔墨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他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比较好,他能诗善文,能书会画,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刻的生活体验。加上长期黑白山水的陶冶,心胸旷达开朗。理想上有豪情,艺术上有激情,生活里才有诗情,国兴先生的山水写意,构思奇特,既在人之情理之中,又常出人意料之外。如他创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选择的是居高临下的俯瞰视觉,茫茫云海中迭现出连绵起伏的山峦,蜿蜒曲折的长城盘踞巍巍群峰之上,就像一条即将腾飞的东方巨龙,让人看起来心灵震撼。如果胸中没有上下千年之古思,没有宽广的家国情怀,很难画出如此纵横万里之势。所谓“心中无绿洲,眼前尽沙漠”,画家心中有诗,看世界才有美的距离,画作才有诗的意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