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提出了要抓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号召,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了做好“五项管理”,助力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我校特制定一系列措施,请各位家长认真学习,配合学校工作, 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的心态、强健的体魄。</p><p class="ql-block"> 一、作业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特制定具体措施如下:</p><p class="ql-block"> 1.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p><p class="ql-block">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科作业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p><p class="ql-block"> 向家长提出倡议:</p><p class="ql-block"> 1.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p><p class="ql-block"> 2.应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3.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父母可以多花些时间进行指导、监督。</p><p class="ql-block"> 4.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查出错误及时写在纠错本上,以便巩固提高。</p><p class="ql-block"> 5.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必定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二、睡眠管理</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睡眠时长为10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因此,家长应该重视起孩子的睡眠健康,让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睡眠环境。特向家长倡议如下:</p><p class="ql-block"> 1.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白天减少睡眠时间,晚上才能更好的进入睡眠,让人体的睡眠节律保持正常。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控制好白天睡觉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2.让孩子安静下来,减少孩子的睡前兴奋。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睡前一个小时就开始为睡眠做准备,不能再进行非常兴奋的游戏、看电视、玩手机,尽量让孩子静静的看书,或者是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这样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长期的坚持这一过程,孩子会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这里家长一定要做好陪伴和引导。</p><p class="ql-block"> 3.给孩子设定好固定的睡眠时间。固定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固定作息,有利于孩子入睡。</p><p class="ql-block"> 4.给孩子良好的睡眠环境。在孩子入睡前应关闭或遮挡所有发光源。控制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并屏蔽噪音。</p><p class="ql-block"> 5.父母以身作则。父母的言行和习惯都会影响孩子,想让孩子按时睡觉,父母也要做到早睡早起。</p><p class="ql-block"> 6.舒适的内衣、合适的床品。要给孩子选择舒适的内衣。选择用排汗、透气材料制成的床品。</p><p class="ql-block"> 7.让孩子想着美好的事情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三、手机管理</p><p class="ql-block"> 手机本是方便沟通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手中宝”。学生长时间打游戏、上网、刷视频、看电子书、QQ和微信聊天等,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脊柱骨关节退变、脑脊液外漏等病患。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抓好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我校再次对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手机带入校园。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加强监督管理</p><p class="ql-block">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不要为孩子配备智能手机,如必须联系家长可借班主任或学校任何老师的电话使用。</p><p class="ql-block"> 2.加强沟通引导</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p><p class="ql-block"> 3.培养课外兴趣</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4.形成榜样引领</p><p class="ql-block">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p><p class="ql-block"> 四、读物管理</p><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记载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还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读书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充实思想,增加底蕴,陶冶情操。为了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我校有计划开展晨读、午读、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等读书活动。为了将读书落到实处,特向家长倡议如下:</p><p class="ql-block"> 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2.鼓励孩子认真阅,养成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3. 从让孩子喜爱看书入手,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4.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5.给孩子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6.教育孩子爱护图书,不随意损坏图书。</p><p class="ql-block"> 7.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 8.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读物是否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不适当的书籍,家长要及时引导禁止阅读。</p><p class="ql-block"> 五、体质管理</p><p class="ql-block"> 体育锻炼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体育锻炼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因此要求家长要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自身的体质和疾病的抵抗力,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根本保证。</p><p class="ql-block"> 2.叮嘱子女在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检查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并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p><p class="ql-block"> 3.告诫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加强自身安全保护。如孩子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请家长及时告知学校和相关科任老师,以免影响正常的上课和体育锻炼,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4.关注子女动态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及时报告学校。特别是有既往病史或现在身体有病的,要特别注意,父母要向孩子说明是否能够参加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5.发现孩子患严重疾病要及时诊治,如果子女患先天性疾病或严重疾病已不适合参加体育锻炼的,务必要叮嘱子女不可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必须告知班主任老师。</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茁壮成长共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3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