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晨风,轻拂着复苏的大地,带来了清新与生机。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b>陈经纶中学劲松分校乐贤校区三(4)班</b>的同学们,今日研学行至福地:<b>天坛</b></p> <p class="ql-block"> 天坛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辛勤,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过去的故事,令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那天坛有什么典故,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的首席研学领队正在给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讲着。同学们听的也很认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对,天坛,原名“天地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简单的说就是古代皇帝祈福的场地。</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b>祈年殿</b>是北京天坛的主体建筑。</p><p class="ql-block">寓意天地的和谐与统一。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p> <p class="ql-block"> <b>祈年殿</b>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始为一层,后建成上青、中黄、下绿的三层殿式,寓意天、地、万物。继后毁于火,而后重建为如今的蓝琉璃瓦三重檐攒尖顶圆形大殿,盛金宝顶,高38米。整个建筑未使用一钉一针,均为榫卯咬合设计,稳固结实,抗震避灾,为建筑界一枚标杆的存在。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冬至在<b>圜丘坛</b>举行“祀天大典”,起初为一座蓝琉璃圆台,后扩建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p> <p class="ql-block"> 以下这张天坛俯瞰图,完美展现了我们的游学路线。</p>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看看沉浸在古建筑中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 入园第一事:先看小地图,同学边看边研究,还真是很像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 参观研学之后的运动必不可少,同学们个个活力向阳,激情绽放。学习加户外运动是最好的营养搭配。</p> <p class="ql-block"> 运动之魂,学子之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途中遇见的小可爱,小松鼠。孩子们的天性带着对小动物的爱……</p> <p class="ql-block"> 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孩子们领悟真谛,我们都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晴朗的天气,环绕在古建筑中,映衬着这春季盎然,鸟语树青。一派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开心之余,同学们还了解到很多天坛的小故事。寓教于乐,无形中孩子们熏陶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游园完美收官,附上我们的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p><p class="ql-block"> 以<b>回音壁</b>图,作为故事的结束,</p><p class="ql-block"> 期待下次爱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研学领队、讲师:芦奕桐妈妈</p><p class="ql-block">美篇:刘修铭妈妈 芦奕桐妈妈</p><p class="ql-block">摄影:窦晨荣妈妈</p><p class="ql-block">感谢 @芦奕桐妈妈 @刘修铭妈妈@常艺晴妈妈 @王铁浡妈妈 @黄珂儿+妈妈 @张瑾玥妈妈 @任子杨的老父亲 提供照片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