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行,就是走向别处,相遇未知;</p><p class="ql-block">就是打开心门,接纳新知。</p><p class="ql-block">一行一车七人,欢欢喜喜出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寿仙谷</p><p class="ql-block">位于武义县西南部的王宅镇石井里村,距武义县城20公里,是个丹霞地貌向火山岩地貌渐变的峡谷景观。</p><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则名。</p><p class="ql-block">相传青龙和金凤曾在山隐居,于“龙凤洞”里生出了一个男孩,因广积善德,千年之后,羽化成仙,被玉帝册封为主管人间健康长寿的老寿星——南极仙翁。</p> <p class="ql-block">寿仙谷一带的百姓历来长寿,当地还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比如名闻遐迩的郭洞古生态村和俞源的太极星象村,那里90岁以上的寿星比比皆是,有两个因素是举世公认的:一是寿仙谷是一块远离污染的净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二是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采食山中珍贵的药草——铁皮石斛、灵芝等药材用于防病治病、益寿延年。</p><p class="ql-block">登攀、驻足,但见岩泉潺潺,碧竹茵茵,</p><p class="ql-block">芝兰满目,宛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古诗有云:“天高重霄九,地美寿仙谷,山青水又秀,芝斛称魁首”。</p><p class="ql-block">身临其境,果不其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俞源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册人口2000余人,70%的村民姓俞,是全国最大的俞氏家族聚居之地。</p><p class="ql-block">正是中饭时间,在村里找到一个小饭馆,店名就是老板娘的名字,曰“仙华”,很亲切,重归故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饭菜合胃口,价格也公道,可见这里民风淳朴。</p> <p class="ql-block">俞源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村庄,现存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宗祠、寺庙、家训阁、养老轩、书馆、藏书楼、香火屋、商铺、药店、古桥、古戏台以及众多的古民居组成了华东地区建筑体系最完整的古村落。传说由明朝的开国国师刘伯温(与俞氏第五代俞涞是莫逆之交),亲自设计了村口巨型太极图以及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俞涞虽有博学宏才,一生却耕读为乐,善交广结,多行义举,为俞氏家族树立了一面精神旗帜:雅志清修,佳爱山水。</p><p class="ql-block">当时,刘伯温对俞涞的人品深为赞赏,为其写下“结庐人境而无车马,竹冠野服栖迟其下,我求其人其渊明之流亚乎?不知采菊东篱,仰见南山……”的赞美诗句。</p><p class="ql-block">刘伯温辅助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力荐俞涞的孙子俞继祖为南京锦衣卫镇抚。与刘伯温同时被朱元璋征召的江南名士,像宋濂、章溢、叶琛及之后的苏东坡后裔苏伯衡等,都与俞家交游甚深。俞涞死后,宋濂为他写“敬一处士墓志铭”。俞涞最小的儿子善护建造“皆山楼”,苏伯衡为之撰写“皆山楼记”,被收进《四库全书》。</p> <p class="ql-block">发源于九龙山的小溪自东向西流入村庄,溪水流出村子以后,并没有直接奔流而下,而是在村前绕了一个“S”形的湾,从上往下看,这巨大的“S”湾就像是一个刻划在两山之间的太极八卦图,虽然这一特殊的地理现象只是大自然的一种巧合,但它给俞源带来了不少的神秘气息。</p><p class="ql-block">青山、小桥、流水、人家,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伯温草堂</p><p class="ql-block">伯温草堂始建于明代初年,抗日战争期间被毁,解放后由村民集资在原遗址上重建。由古花厅、古寻柳亭、古门楼等组成,内陈列着刘伯温有关的著述、刘基手迹、刘基像、亿年柏木化石、清朝乾隆皇帝御书匾、擂鼓石、名人字画、楹联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俞氏宗祠是俞源村内最重要的一处古建筑,主体部分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是浙江现存古祠堂中年代最早的之一,后经明清扩建。</p> <p class="ql-block">六峰堂分为前厅与后堂,前厅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其三雕非常精美,是俞源村内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处古建;后堂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风格较为古朴,是明朝典型的楼上厅风格。</p> <p class="ql-block">洞主庙占地1500平方米,其以“圆梦”取胜,是远近闻名的圆梦胜地。相传俞源村以前经常发生水灾,于是人们特别建造了洞主庙,专门供奉都江堰治水功臣李冰的塑像。每年俞源村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正月十三是“圆梦节”,据说在这里睡一个晚上必会做梦,且解梦十分灵验,许多人都会赶来古村圆梦。在这一天,白天村里要组织“擎台阁”民间文娱活动,从明清起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大红岩景区</p><p class="ql-block">号称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景区内分布着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千姿百态的洞穴,堪称天然的丹霞洞穴博物馆。除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以外,自然景观以山青、林秀、泉甘、岩险、峰奇、洞多、谷幽、湖静取胜。其中核心区大红岩赤壁丹岩高385米、宽650米,规模为全国丹霞赤壁之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朝迎日出,夕送斜阳,夜观明月,登峰攀顶可赏旖旎天象与丹山碧水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当旭日东升时,红岩顶上霞光万道;当日落西山时,幻景台前锦绣千层,游客传出“黄山看日出,红岩看日落”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当月圆之时,山脚的留仙湖中星月相聚,清风送爽,给景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p><p class="ql-block">旅行是唯一让我们花了钱,却变得更富有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如果像今天这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那么,我确信,这更是一件值得珍藏与回味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上行囊,就是过客;</p><p class="ql-block">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分,在嵩溪的青石板上缓步前行。</p><p class="ql-block">灯火可亲,故乡的炊烟升起来,闻到了熟悉的腊肉香。</p><p class="ql-block">身体和灵魂,回到了原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