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预备班备忘录

Amy Wang

<p class="ql-block">聚会日期:三月九日下午</p><p class="ql-block">聚会时间:3:40--5:20</p><p class="ql-block">复盘时间:5:30--6:30</p><p class="ql-block">备注事项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 多媒体运用</p><p class="ql-block">1.三月三日慕道预备班茶话会结束后,两位组长提议在课程中使用ppt 更便于慕道友阅读经文,明确主题。</p><p class="ql-block">三月九日第一次开课,ppt 已经在课程中运用。运用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显示屏太小,远距离不容易看清。</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案是使用投影仪。</p><p class="ql-block">2.赞美环节可以考虑使用投影仪将歌词显示在屏幕上。</p><p class="ql-block">3. 课程开始前完成设备连接和调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与慕道友互动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 称谓慕道友为新朋友,以便被家人朋友邀请第一次来教会的新人能加入慕道预备班的学习。</p><p class="ql-block">2. 基督信仰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新朋友不容易理解,尽量在互动和课程中使用他们熟悉的词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 课程环节</p><p class="ql-block">1. 教材内容深,每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多,课程时间有限,无法展开。</p><p class="ql-block">调整方案为选择三或四个相互有逻辑关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透,展开讨论。</p><p class="ql-block">2. 在讨论过程中同工们多些互动,营造轻松活泼的现场气氛,带动新朋友参与,鼓励新朋友大胆提问。</p><p class="ql-block">3. 对教材进行优化,确保每个问题都是开放式问题,以免讨论陷入僵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 关于课后跟进</p><p class="ql-block">1. 孙琦在跟进参加茶话会的两位亲友,并分享以往在跟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慕道友长期保持联络培养感情,恰当时机发微信信息,尽量不电话打扰,建立友谊和信任。</p><p class="ql-block">2.欧琴在跟进参加茶话会的一对小夫妻,将预备班第一次课程微信连线,全程直播给未能参会的他们,妻子观影后也对课程提出建议。</p><p class="ql-block">3. 慕道预备班第一次课程迎来的新朋友王仙芝,于第二天参加了教会午堂的主日崇拜,崇拜结束后和刘俊,刘伟志一起喝咖啡,一杯咖啡竟然喝了两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上是慕道预备班第一次课程以及课后复盘和跟进的粗浅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午堂聚会中发现金萍在台上唱诗,秀丽在陪谈组侍奉,常乐在控制室负责视像...</p><p class="ql-block">“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求主继续加智慧和力量给作工的人,带着热情和异象走前面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