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捞乡坡角村祭龙

自然之旅

祭龙——马关许多村寨都有这个习俗。<br> 在村子旁边山上选择一株大树作为“龙”的化身,这棵树就叫“龙树”,而龙树所在的山便称为“龙山”。龙树周围一般划有一块区域,禁止牲畜入内,也禁止入内玩耍,更不能砍树开荒。龙山一般是水源箐,面积比较大,只是不得私自砍树打柴,有的村寨在老人去世时可以将枯死的树木拿来作为柴火办理白事。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是多数村寨祭龙时间,届时,村寨宰杀猪、羊、鸡等祭献龙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有的村寨借祭龙活动,商量村寨管理事项,完善村规民约约束村民行为。祭龙时间三天,这段时间所有村民不得到地里劳作,不得动一草一木,否则因担心触怒"龙神"而受到村规民约的处罚,“吃东道”(拿出一头猪请全村人吃)是处罚较为严厉的一种。<br> 坡角村是一个有57户的彝族村,祭龙与大多村寨有所不同,一是龙树不是一棵而是三棵,二是祭龙的日子在每年农历正月最后一天。祭龙当天,村民共同出钱(有的村寨由农户轮流“做东”)购买一头猪(必须是黑毛猪)和一只鸡(必须是母鸡)作为祭品,到龙树前宰杀祭献。祭祀活动由“伯普”(当地民族发音,意为祭师、先生)主持,大体有几个环节:告知龙王,今天是祭祀的日子;种树,意为将来树木长大又有新龙树;宰猪杀鸡,准备祭品;念唱祭词,献上祭品;简单处理肉品,祭祀过后平均分到各家各户(称为分“龙肉”);每户出一名男丁(妇女不得上山祭龙),由伯普主持统一祭拜龙树;伯普撒米,村民用簸箕接住,意为收获粮食;泼水,不能上山的妇女在道路两旁准备大小水盆或水缸,向祭祀归来的村民泼水,意为收获经过风吹雨打、艰苦劳作,这是大多村寨没有的环节,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祝福。<br>  坡角村祭龙细节比较多,伯普难于说清许多环节的含义,只是说是“老班子”传下来,以前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 坡角村局部 当地儿童 柴火准备 种将来的“龙树” 祭品准备 点燃香火 祭献祭品 简单处理肉品 分割猪肉 工作餐 分“龙肉” 祭拜“龙树” 泼水 坡角村壁画 坡角村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