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九话拗九

一抹绿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正月廿九,依照家乡——霞浦的风俗,中午得吃拗九饭。“拗九”在当地是颇受重视的一个节日。一般这天早上左邻右舍的主妇们见面时会问“今天做拗九,你家吃什么拗九饭?”意思是说“今天过拗九节,你家用什么食材煮拗九饭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拗九节由来的版本有几个。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目莲救母”的那个版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莲的人,他的母亲很恶毒,在她二十九岁的正月廿九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被罚不给她饭吃。目莲很孝顺,每天送饭给她吃,但都被看守的小鬼吃掉了。他在一年的正月廿九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与糯米混合,煮成母亲喜爱吃的甜粥。盛好后,再在粥上洒一把黑芝麻,看守的小鬼见碗里黑乎乎的不知是什么东西,目莲趁机对他们说∶“这是拗垢(本地话“九”与“垢”谐音),我母亲作恶多端就给她吃这个。”小鬼信以为真。他的母亲这才吃到“拗九粥”。这天就被人们定为“拗九节”或“孝顺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目莲的母亲落难与正月廿九和二十九岁有关,于是人们认为逢“九” 有厄运,因此每年这一天凡岁数逢九或者是九的倍数的人一定要吃上“拗九粥“以求平安。出嫁的女儿,更是要给父母送“九”,以表示孝顺,求得父母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拗九节”流传至今吃“拗九饭”除了有保平安之意外,还延伸出了人们对味蕾的需求。食材再也不拘泥于目莲用的那几种了,更多的是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家的口味而定,煮咸的或甜的也是按心情来,至于是粥还是干饭一切好商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可能唯一难改变的就是糯米这个食材了,所以有人现在直接把“拗九饭”叫“糯米饭”了。也变成“做拗九吃糯米饭”这个通俗的说法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小学时,“拗九节”这天上午我是没心思上课的。当糯米饭香开始飘进教室时,就会不断地默默猜测:这家放了海蛎和五花肉还有葱?那家煮甜的……猜着猜着四周香味一起涌进教室时,那就是一种煎熬,趁老师不注意便提前悄悄地整理好书包,放学铃声一响飞也似地跑回家吃拗九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虽然客居他乡,但这个日子很难忘记。一大早习惯性地浸了糯米,准备了虾、五花肉、杂菜、葱……这些配料。把五花肉切成肉丁,虾剥壳后把虾仁切成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切准备就绪,用电炒锅炒好葱油,依次放入肉丁、虾丁、杂菜、糯米、盐,炒出香味再放入水刚没过食材,盖上锅盖,大火焖煮至锅盖冒出热气,香气溢满屋子。大约两分钟转中火,十分钟左右开盖撒上一些葱花拌匀,香气扑鼻的“拗九饭”就可以开吃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着气香味俱全的拗九饭,简单地重温着家乡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大部分人喜欢在前一天晚上浸下糯米,拗九节上午蒸熟糯米饭备用,然后准备好咸和甜的各种配料,根据各人口味和糯米饭一起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过拗九节时,有的同事会提议午饭时大家先装好一碗糯米饭,下午上班的时侯带到办公室来,然后把饭倒在一起拌匀再各自装回一碗带回去晚饭时让家人分着吃。好像有吃“百家饭”的意思,大概是想把大家美好的愿望融合在一起,愿大家阖家平安,赋“拗九节”一个新的含义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家里则会特意留一碗拗九饭放到农历二月初二吃。相传很久以前节俭的家庭主妇在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物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节日,简称“二月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现在有冰箱储存就不必担心食物变质,但留一碗拗九饭在“二月二"吃可能只是为了警醒自己要保持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一抹绿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