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意伟知青回忆录《农场记忆》连载23(结束)…普希金说: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一一

九龙湖主谢意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农场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三章“我在团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题记:高尔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团部”一年多,我采访过许多知青,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也基本能“出口成章”,“笔下生花”。最擅长写先进事迹介绍和工作总结,到营、连跑一圈,一篇文章一挥而就。</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二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特别温暖。三月的一天,杨科长、顾科长找我谈话。告诉我:组织上为我安排了三条路,一条“上学”,镇江农机专科学校,一条“参军”,一条“进厂”,兵团新建的化纤厂,那儿需要宣传人员。</p><p class="ql-block"> 突然其来的好事,砸得我头脑发晕。我让两位科长让我冷静下来好好想想。</p><p class="ql-block"> 上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可毕业政策是“哪来哪去”,毕业后我将和农技科的那位描图技术员一样,回到农场,回到“圆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参军,我身材瘦小,体重不足一百斤,不喜欢攀高爬越等活动,不适合到部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选择了“进厂”。进厂的决定一作出,第二天就要出发。当晚,我一个人在宣传科呆呆地坐了很长很长时间。整整一年零三个月,我在宣传科的藏书室阅读了许多许多书,我从两位科长和叶干事、潘干事身上学到了许多许多写作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感谢他们,却无以为报。</p><p class="ql-block"> 1972年3月12日,一辆绿色的军用卡车满载几十个知青,在滚滚黄尘中驶离新洋农场,向淮阴大地而去。我无爱无恨,无牵无挂,无怨无悔。我自傲,因为我是从农场的宣传科走出去的!但我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像个逃兵,逃离了知青的主战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呵,农场一片广袤的土地, </p><p class="ql-block">想说爱你,竟然如此不易。 </p><p class="ql-block">我只能,收拾记忆的行囊 ,</p><p class="ql-block">奔向新的未知,远你而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 离开农场后,无论在淮阴的“清江合成纤维厂”,还是读书、调南京工作,我一直从事宣传工作。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没有重踏曾经洇润我青春的那片土地一一新洋农场。在我固执的印象中,那片土地就像一张黑中泛黄的黑白照片,不会五彩斑斓,不会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最近打开微信,一组江苏农垦的航拍照片让我惊呆了。呵,这是我曾经奋斗过的田野吗?这是我曾经逃离过的天地吗?碧绿的条田,美丽的河流,城镇式的房屋,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反反复复看着这组照片,我感动了,流泪了。</p><p class="ql-block"> 农场呵,你不再是一张张只存记记,没有幸福感的黑白照片,而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写满希望和遐想的壮丽画卷!</p><p class="ql-block"> 感动之余,令我长思的是: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为什么五十年前的农场,没能建设成当今的模样?是我们知青当年不努力、不奋斗,是我们知青吃的苦、流的汗不够多,不能浇灌这片土地?非也,非也!不是因为知青,而是因为时代,是时代的迥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知青时代,是一个艰苦的时代,是一个WG的时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错把我们当作“知识”青年的时代。而今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一个乡镇振兴的时代,是一个强国富民的时代,是一个真正以科技知识当作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农场,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让农场脱胎换骨,焕发新颜。</p><p class="ql-block"> 在赞美伟大时代的同时,还应该赞美、歌颂至今还留在农场的“知识青年”。当年我曾写过她个人先进材料的无锡老知青居明霞,据说在知青回城的浪潮中,顶住压力,拒绝回城,在新洋农场第一线一直工作到退休。江苏农垦的人员告诉我,像居明霞这样的“知青”,各农场大有人在。他们是“扎根农场”的典型。我真想拿起笔为他们讴歌,因为他们才是“知青”中真正令人赞叹的强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普希金说过:一切都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u>新洋农场新容貌,令人赞叹</u></i></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