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松浦弥太郎刚进职场时,仅把工作视为义务,能敷衍绝不多下功夫。可他白白浪费了时间,没做出什么成绩,还积攒了满腹的怨气。现实中的你我,或许也常常如此。面对工作,不是浑水摸鱼,就是得过且过,在抱怨中不断消磨自己的价值。只有把工作当成修行,持续精进自己,磨砺自己,我们才能逃离内耗的漩涡。书中提到了以下这4点建议:</p> <p class="ql-block"> 1. 做足准备</p><p class="ql-block"> 书中说,松浦弥太郎在演讲之前,总会精心修改文稿,并反复对着镜子练习。做足所有准备后,他会感到非常踏实,无论演讲结果好坏都能坦然应对。</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想得太多,主要是因为自己做得太少。满脑子都在担心出丑、害怕失去,反而越容易漏洞百出。</p><p class="ql-block"> 当你停止胡思乱想,专注于事件本身,那些想象中的困难便会土崩瓦解。</p> <p class="ql-block"> 2. 计划留白</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到,松浦弥太郎在制定计划时习惯留白。</p><p class="ql-block"> 比如,他明明一天最多可以安排4个客户会议,却偏要删减成2个。因为他清楚:一旦把计划安排得太满,就会丧失思考的余地,陷入无效劳动的死循环。而减少工作量后,他可以更用心地准备资料,更详细地进行讲解,谈下客户的概率也就更大。</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真正高效的做法,就是允许自己慢下来,给大脑留出喘息的空间。有张有弛、游刃有余的状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效。</p> <p class="ql-block"> 3. 独立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诱惑从四面八方向你我涌来。今天听说某股票不错,就立刻想入股;明天听说直播卖货很火,又立马想创业。</p><p class="ql-block"> 然而,松浦弥太郎说:“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二手或三手的,并且大多数与事实相去甚远。”置身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心绪起伏,甚至做出错误判断。</p><p class="ql-block"> 唯有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头脑清醒,你才不会轻易吃亏上当。</p> <p class="ql-block"> 4. 聚焦重点</p><p class="ql-block"> 松浦弥太郎接手过一部销量不佳的杂志,图片不精致,内容也没新意。</p><p class="ql-block"> 起初,他试图两手都抓,一边调整内容,一边卖力培训摄影师。可这样做,不光过度透支了他的精力,培训的结果也一直不理想。一番纠结后,他大胆解散了摄影部门,把心思全都放在内容上。凭借有趣的话题,这部杂志成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一举跃入畅销行列。</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目标越分散,内心就越凌乱,到最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p><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敢于舍弃,一门心思聚焦重点,你会更容易做出一番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