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古会是文化的传承

道可道

<h3>       在豫北大地,广袤的平原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便是道口古镇--滑县县政府所在地。据说在宋朝时代这里便是黄河岸边一个集镇,南来北往商贾云集。道口道口,就是道路的岔口。</h3></br><h3> <h3>           愤怒的黄河,河水涛涛。在古时候道路没有现代的柏油马路这样发达,河运便是主要的交通(就像现代的高速)。重舸轻艀,沿河而行,但是总要有歇的时候,这样许多城市村庄因河而生,道口就是这样。老板船工把桨鲁停下,登岸而憩。久而久之,一个小码头便成重镇,旅店,商铺,盐号,铁铺等等遍布沿岸,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经久不息……</h3></br><h3> <h3>           古时候人少地多,一些自燃现象也无法解释,特别是战争频繁,许多时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原地带更是如此。时间长了,人去世后,或者动物死后尸骨磷化,磷火经常发生,民间称之为“鬼火”。这样不时会出现一些明火燃烧的情况,晚上还有不明情况的光亮出现,群众就认为这是火神爷显灵了,于是就烧香磕头。</h3></br><h3>          据传有一个姓王的大善人,家道殷实,笃信神灵,就率先出资,于河西村的东南角遇卫河之畔,盖一座屋宇,作火神祝融的安身之所,同时民众也有了焚香祈祷的场所。庙中还置买了几件敬神的器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那口经常使用的铁香炉,它也成为了这座火神庙的镇庙之宝,于是,遇有年节或每月初一、十五,便有四周远近的信徒来到这里烧香祭拜,以求火神的赐福和保佑,香火也就一年年旺盛起来。</h3></br><h3> <h3>       后来,随着本土的发展,河东各地也慢慢服侍起了自己的火神。为了区分不同地方的火神场所,就把河西这座建立最早的火神庙以大香炉司其名,称它“老炉殿”(放有那口大香炉的火神庙殿堂)。平时一说老炉殿,人们就知道指的是河西火神庙,且逐渐成为习惯和特指。当时,河东岸的某些地方没有供神场所,他们就主动将塑像送到河西庙上来寄放,到用时再请回去,于是大家也就心悦诚服地公认老炉殿为总殿了。河东三个铺的布施(会费)都是各收各的,唯有河西可以到河东各地去收。为区分这一特殊待遇,河西会上所打的门旗也就独为黑颜色的,这在整个道口是独一无二的,以显长幼尊卑。还有,每年各地的文艺演出都要先去河西庙演出,之后,正月二十七再开始上别处。因此,正月二十九古会自古以来为三天时间(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唯有河西会期五天,其中就包括请神(二十六)、送神(三十)两天,以示敬重。</h3></br><h3> <h3>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亦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舞蹈时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不等,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男女对舞,边舞边唱。高跷也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h3></br><h3> <h3>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 ,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秧歌的角色众多,动作各异,个性鲜明。如棒槌扮演武士形象,精神抖擞,活泼干练,动作雄壮,艺术经纬有力,手腕灵活自如,应节击棒姿势多变,推时重,拉时轻,棒击声响亮清脆,动作轻巧自如,时而蹲,时而扑,彰显雄健气魄;公子迈着“大跟进步”一手掀襟,来回扇摆,一手拿扇,风流倜傥,自如洒脱;岔小憨直中露机敏,即兴插科打诨,滑稽可笑;二八佳人文静大方,迈着小圆场步,走动如行云流水;小妮鹞子翻身,温柔中见潇洒;大青衣摇摇摆摆,柔媚动人。重各种姿势,不重扭,动作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所有角色一直处于做动作和奔跑中。此外,震撼人心的武场表演及棒槌武术动作的结合运用,也为秧歌平添了几分色彩。军庄秧歌的表演服装色彩鲜明艳丽,红、黄、蓝、绿、黑、白……种类繁多;脸谱造型鲜明浓艳、五彩缤纷。</h3></br><h3> <h3>         舞狮也叫狮舞,源于佛教,最早以“花会”形式出现,肇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乡村的房屋门口,桥头两侧、公共场地等尚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狮,人们以狮子为避邪之物、吉祥象征,并在敬神祭祖时,以舞狮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良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达一特定组织进行活动。狮舞纯属喜庆性舞蹈,娱乐性、趣味性较强。历史以来,逢传统节日和地会活动,象征吉祥的狮舞是必不可少的。李家巷的小架狮子舞在当地农村喜庆节日中常有演出活动,表演人数一般有7—8人,5人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2人舞狮。表演时,两人合扮一头狮子,前者双手握住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着用麻、羊毛编织加工而成的狮皮,前半段演出,先表现狮子的活泼神态和喜欢嬉戏的性格,通过演员的肢体活动,来表现狮子“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啃爪”等习性动作。后半段,狮舞开始运用技巧,表现狮子威武的神态,常与武术、杂技动作相糅合,表演高难动作。小架狮子舞动作名目繁多,除了在平地上打滚、表演“拜四门”等传统动作外,还有独特的高空表演。场地上放置三张平板桌,狮子从第一张桌子开始绕脚而上,一直到第二、第三张桌子,最后在第三张桌子上面加上一条板凳,狮子要登到最高处的板凳上表演,称为三桌半,最后,狮子腾空而下,打滚起舞,相当惊险。表演中用打击乐伴奏,但狮舞的动作不受音乐节奏的限制,音乐只起烘托气氛的作用。</h3></br><h3> <h3>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汉族传统民俗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汉族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 ,滑县抬阁不亚于其他。</h3></br><h3> <h3>         滑县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宏大。每逢古会等重要活动,都要举行盘鼓表演,盘鼓艺术的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h3></br><h3> <h3>          道口古会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千百来中国文化典型承载。在公元二零零七年,滑县道口正月古会就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到了二零零九年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h3></br><h3> <h3>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里生根发芽,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根深地固,走出亚洲,走向向世界,为建设文化强国而贡献力量。</h3></br><h3> <h3>注: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Q4MzM0NQ==&mid=2247485270&idx=1&sn=06440c3b898d89c19039f05730b92815&chksm=fe538d68c924047e327f3c644c4674583df88838dac7c251966db647ed796cd606fd70ebd856#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