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也能学曾国藩

道林

<p class="ql-block"> 一般人也能学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提到学习曾国藩,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近代少有的完人、伟人、圣人,他位极人臣、功勋卓著,连毛泽东都欣赏称赞,蒋介石更是把他作为偶像顶礼膜拜。这样的高大上,一般人哪能学的来,简直是痴人说梦。</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然。他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从小生在农村、长在乡下,出仕前没有多好的素养,更没有见过大世面。而且论天赋,他智商一般,甚至很笨;论体质,他体弱多病,未老先衰;论性格,他脾气暴躁,倔的可以;论习惯,他毛病不少,嗜好古怪。论处世,他冲动激愤,惹人树敌。如此等等,说明他和一般人没有两样,甚至好多方面还不如一般人。他能成材,而且能成为旷世之材,自然是一个奇迹。这也正好说明只要勤奋努力、孜孜以求,人的自身潜能是无限的,任何短板都是可以弥补的,一般人也可以创造出奇迹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学习曾国藩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圣贤,个个都创立不世之功。但力求学业事业皆有所成,能有所出息,能兴家旺族,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最低的要求和起码的志向吧!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向曾国藩学习,学习他拙诚求实,不断地纠正错失、完善自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经验,打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必定会改观现状,日渐长进,收获硕果,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剖析曾国藩从平凡走向非凡的成功经历,适应新时代的客观需求,针对我们的缺失和问题,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学习、也可以学习、并能纠偏正行、登高致远的要点:</p><p class="ql-block"> 一、读书求知</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既不是书香门弟出身,也未进过正规学堂,他父亲是一个十六次考秀才而不中的乡里笑柄,更教不了他什么。他读书全凭上句读不懂不读下句,这篇读不懂不读下篇,白天读不懂晚上不睡的韧劲。他的天资平平,秀才这一科举的最低门槛,他却连考六次而不中,第七次是倒数第一勉强上榜,充分说明他不仅不聪明,而且笨的可以。 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来的科举考试才较为顺利的过了关。 </p><p class="ql-block"> 在他考中进士进京为官后,尽管取得功名,已成为䎐林,但仍然勤学不辍,博览厚积,所以在上百人的䎐林大考中,第一次取得第五名、第二次取得第九名的好成绩,为十年七次升迁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想想我们,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能上高中。我们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有老师们的教导指引,比较曾国藩的学习条件,要胜过十倍百倍。论智商,我以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同学不比曾国藩差,缺少的是没有人家六次不中而不灰心的毅力,考不上大学或硕士、博士,只能怨自己努力不够。有些人尽管考上了大学,或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从此就自得意满,止步不前,放弃求知,再无长进。此时我们要谨记学无止境,开卷有益,时刻以曾国藩十年七次升职的经历鞭策自己,在人生的征途中走得更快更远。</p><p class="ql-block"> 二、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 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曾国藩也一样,甚至毛病更多。他生性好动,爱走串,凑热闹,屁服坐不稳,心神难安宁,而且脾气暴躁,虚伪傲慢。特别是他常有找借口看漂亮女人的邪念丑行,有爱看刑场斩人的怪癖。他的体质不好,三十出头就经常耳鸣、出虚汗,感到疲倦没精神,三十六岁就得戴老花镜,五十岁一只眼睛又失明了,如此等等。为克服这些心理上、生理上的毛病,他严格的自我管理,除了一日三省、注重养生外,还给自己制定了早起、走路、戒烟、戒欲、每天静坐半个时辰、每天必须记日记、晚上不许出门……等十二条规定,自我监督,严格遵守。不仅如此,他还把偶尔的越规行为写到的日记里,深刻检讨,并让朋友们传阅指点、给兄弟子侄们看,让他们监督,纠错不怕丢丑,不留余地,逼迫自己落实兑现。</p><p class="ql-block"> 小病不除,必成大患。试想,如果曾国藩不消除这些毛病,不能严格管理自己,他能成为完人伟人吗?他能日理万机、立下不朽功勋吗?要想成材成功,必须学会管理自己。诸如赖床、懒惰、玩手机、打游戏、扑克麻将上瘾、肆意放纵自己等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浪费生命的毒瘤,是荒废人才的杀手。克服这些毛病,一定要象曾国藩那样,给自己定章法、立规矩,从严要求,不留余地。自律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自强才能成器。</p><p class="ql-block"> 三、洁身自好</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为官,一心只为国家多出力、多干事,再苦再难不贪钱财,不谋私利,甘守清贫,廉洁奉公。清廷实行薄奉制,他在京为官时日常用度入不敷出,靠进京时自筹的一千五百两白银维持了两三年,此后就得借钱过日子,经常为拿不出下人的工钱而犯愁。在京十二年欠下一千多两白银的外债。尽管如此,他从不利用职权捞取外快,并一直拒绝灰色收入。在筹建湘军时,朝廷不给拨钱,他便到处化缘。自己节衣缩食,舍不得乱花一文钱,给士兵和军官们的待遇却是高饷厚奉。正因如此,他的名声好,威望高,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和下属的拥戴,这是他从副处级跃到副部级、火箭式升迁的重要因素;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在感化着湘军,将士们才愿跟着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在千载难逢的好时候,国家为我们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待遇,我们要知足感恩,没有任何理由去贪占。尽管钱不厌多,但君子求财应该取之有道。如果心生异念,窃取不义之财,首先是败坏自己的人格品德,同时又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必定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当前确实有物欲横流的现象,面对不良风气和种种诱惑,我们要有定力,要清心寡欲,安守节操。要想洁身自好,必须防微杜渐,一旦底线失守,便会贪得无厌,得陇望蜀。现实中因贪腐问题有被降级处罚的,有被革职查办的,有锒铛入狱甚至被判处死刑的,其结果是身败名裂,人财两空。诸如此类不乏例证,触目惊心,教训惨痛。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千万不可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四、面对挫折</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关键是能否挺得住、闯过去。曾国藩一生屡遭挫析和失败,有时甚至是生死关头。面对种种考验,他不仅有顽强的抗击打耐力,而且受挫一次升化一次,死过一次涅槃一次。</p><p class="ql-block"> 他第六次考秀才,不仅又是名落孙山,而且被做为文理不通的反面典型公布于众。这一跤摔的太惨了,面子丢大了。可他含羞忍疼一头扎进书房里,一年闭门谢客,寻根溯源,深钻细研,终于找到症结,收到奇效。不仅第七次考中了秀才,而且为举人、进士的考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奉旨在长沙办团练时,开设审案局。凡犯罪者不经地方衙门他直接处理。这就动了别人的奶酪,得罪了湖南的大小官员。更严重的是几个绿营兵在街上欺负老百姓,他看到后怒不可遏,便让亲兵把他们抓了起来。这可惹怒了绿营提智鲍起豹。鲍鼓动绿营兵闹事,上千绿营兵上街示威,并破门而入,冲进审案局,持刀仗剑砍伤了几名亲兵,要抢回被抓的人。他见事不好赶紧躲避,险些丢了性命。做为朝廷的二品大员,受此奇耻大辱,湖南的官员们却在看热闹。他左思右想,觉得不能为泄一时之私愤而贻误军国大事,决意“打脱牙和血吞”。于是便从长沙撤到衡阳全力操练湘军,以退为进,以图后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曾国藩带领部分湘军在岳阳城南的靖港与太平军交战,这是湘军的首次亮相。本想旗开得胜,谁知被假情报所骗,遭到太平军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遭此惨败,他觉得无颜苟活于人世,几次想要自尽。转念又想,死是很容易的事,死了败局就成了定局,活着或有转机。果不真然,湘军在湘潭的战役中六战六捷,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这是清廷军队屡战屡败后的首次告捷,喜报传到京城,朝野振奋,皇帝大喜过望,下昭嘉奖。鲍起豹被撤职查办,湖南巡抚带领长沙全体官员出城迎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争足了面子,洗刷了耻辱。</span></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经历告诉我们,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退缩认输。与曾国藩相比,我们遇到的挫折和失败算得了什么。成功就在咬咬牙、使使劲之间,就在再坚持一下之中。也许今天很艰难,明天更艰难,但后天会很美好,可惜有些人却死在了明天晚上。一定要认识到:一切挫折和失败都是站点,不是终点,人生永远在路上行进。</p><p class="ql-block"> 五、开拓创新</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得敢想、敢闯、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曾国藩的成功就是佐证。</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性格看似老成持重、循规蹈矩之人。其实不然,他胸怀大志,高瞻远瞩,为国家民族之计,殚精竭虑,不惜自身安危而勇闯禁区,首开先河,他是开拓创新的先师、楷模。</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创建湘军。朝廷命他办团练本来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打仗、抵御太平军是绿营军的事,因为他们才是清王朝的正规军。可是曾国藩却把民兵办成了湘军,以湘军来对抗太平军,实际上这是取代了国家军队的功能。这种破天荒的创举,是违背国家定制的行为,就是问罪处斩也不为过。可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彻底歼灭了太平军,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p><p class="ql-block"> 再则是首创洋务运动。清政府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鸦片战争被打的满地找牙,割地赔款,狼狈不堪,朝中大巨谈洋变色,噤若寒蝉。在此背景下,曾国藩认识到落后就得挨打的道理,决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朮,建立国家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他逆流而动,大力昌导洋务运动。在他的极力主张、亲自筹划下,清政府派出了首批赴美留学生。此后又从西方购置了大批先进的工业设备,为民族工业现代化的萌芽立下了不朽功绩。</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创新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绝不能抱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任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终究是山河依旧,面貌未改,碌碌无为,终老一生。目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开创新局面,收获新成果,不断攀登新高峰,否则只能被时代潮流所淘汰。</p><p class="ql-block"> 六、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家训家风是举世公认的成功范例,是名人大家们赞赏有加、推崇备至的楷模。他一生念念不忘对亲人们的关心和教诲,仅遗传下的家书就有一千五百多封。在他的教育引导下,曾氏家族兴旺发达、人材济济。他的三个弟弟都立下赫赫战功;其长子成为著名的外交家,在与沙俄的谈判中争回伊利周边的大片土地,是晚清外交史的首次胜利;其次子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在此领域颇有建树。曾氏家族绵延至今,其后代仍有二百四十多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是事关家庭兴旺、人材辈出、民族振兴、国家昌盛的大事,绝不可等闲视之。千万不要说我忙得很,没时间。再忙你有曾国藩忙吗?时间不是问题,而在于你的重视程度。或许你经常在外打拼,不能当面施教。这也不是理由,曾国藩能千里传书不忘家教,以我们现在的条件,电话、微信、视频等,更加方便快捷,更容易付诸实施。你觉得没有曾国藩的水平,难以见效。事实是曾国藩从来不以程朱理学的深奥理论说教,而是以浅显的道理来开导,具体到吃穿用度,行为举止,事无巨细,反复叮咛,倾注了心血,下足了功夫。在家教中也会有不愿听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要知道家教是教导而不是教训,不能以长者的态度居高临下,更不能板起面孔斥责。要象曾国藩那样循循善诱,更多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说服、感化。以上几点学好了、做到了,家教一定会成功。</p><p class="ql-block">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的本质特点是倔、拙、实。他有认准目标不回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性格;有不投机取巧,不走捷径的守拙态度;有真心待人,扎实干事的诚实品行。“倔、拙、实”是他大智若愚,大道至简,能成大器,功德圆满的根本。领悟、学好这三个字,便是学到了真谛,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沟壑都可以跨越。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会学有成效,不断长进,迎来一个全新的自我,成就完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学习曾国藩,我的自身感受是:少壮不知学“曾”好,白头方悔习已迟。如果在读书时学习曾国藩,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深造;如果在职场中学习曾国藩,一定会拓展更为广阔的天地;如果在家庭教育上学习曾国藩,一定会使兄弟姐妹们更好的长进,也不至于使子女们缺失了为父的谆谆教诲,……。可惜年过古稀之人,徒增伤悲,悔之晚矣。</p><p class="ql-block"> 于道林 二0二四年三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