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沙湘江风光带上屹立着一座著名的仿古建筑---杜甫江阁。</p> <p class="ql-block"> 杜甫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由主阁、长廊、碑亭、茶室等建筑物组成。江阁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雍容大气,为长沙市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群。设计者使江阁东西两面均为正面朝向,即无论从麓山东眺还是自城南西望,均可以看见江阁的正面。主阁分四层,高18米,东朝湘江大道;西向湘江、距湘江堤边5米,一层露台飘于湘江上5米。</p> <p class="ql-block"> 杜甫江阁的南北连廊为诗碑廊,柱两侧立石碑刻有杜甫诗歌,诗碑廊有扇形廊、曲廊,石碑点缀设置。杜甫江阁北向规划布置六角形碑亭,重檐屋顶,亭中立碑,记述长沙市政府修建杜甫江阁的缘起和经过。杜甫江阁南向靠湘江大道人行通道路边建方亭,与诗碑廊相连,是杜甫江阁的次入口。江阁的一层为诗词书画纪念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 二层为杜甫纪念馆,馆正中立杜甫塑像,大厅正面为大型木制浅浮雕《杜工部潇湘行踪图》,展示了杜甫在湖南生活时的行踪,大厅两侧布置有张大千、林散之等挥毫的杜诗及诗意画,还有对联、诗画大花瓶、仿古红木大座屏、花架、几案和名贵盆花、盆景等。</p> <p class="ql-block"> 三楼专题展示杜甫生平。其中以诗画形式,着重展示杜甫在湘两年的诗作,展览分六个部分:家世、游历、言志、诗史、湘魂、光彩。展出图片资料、诗画作品、杜诗版本、实物资料共百余件。此外,展厅整体风格与江阁建筑风格相似,展墙采用万字格门窗式造型道。</p> <p class="ql-block"> 四楼设计布景为以文会友和精品展示场所,分为模型展示、以文会友和观众休息三个小区域,大厅中央摆放江阁模型一座,两侧布置清代红木家具、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湘绣奇石精品等。四壁有长沙人文荟萃人物故事组画,讲述屈原、贾谊等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登上阁楼第四层,可以凭栏眺望湘江,对岸是岳麓山,江中橘子洲,江面上船只穿梭,两岸植被繁茂,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史载“诗圣”杜甫于唐大历三年晚秋,从蜀中前往湖南,投奔旧日好友、调任潭州刺史的韦之晋。不料杜甫赶到长沙时,韦之晋已不幸暴卒。贫病交加的杜甫,在长沙度过了人生最后两个年头。从入长沙到客死湘汨,杜甫与长沙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50余首诗作。“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便是在此间之作。</p><p class="ql-block"> 杜甫当时在小西门外租佃了一间简陋楼房,因楼房面临湘江,“诗圣”将其取名为“江阁”。其诗作“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中的描写,可见“江阁”云掩薄雾,鹤舞白沙,流潦满野,日照其中,橘洲景色忽明忽灭,麓山雄姿若隐若现,甚是美妙。大历五年冬,时年59岁的杜甫在由湘江通往岳阳汨罗江的一条小船上去世。而江阁遗迹早已不复存矣,而今得于原址重建,幸甚。</p> <p class="ql-block"> 笔者于甲辰龙年正月,由儿子、儿媳带我们老俩口和亲家俩口来此游玩,正值小雨霏霏,江边风很大,天很冷,高楼顶端被云雾遮掩,别有一番风韵。尽管天寒料峭,我们还是兴致勃勃的沿着江边步道,边读碑刻诗文,边赏巨大的樟树,并登上了杜甫江阁顶层,凭栏饱览湘江风光,了却久慕江阁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游览归来,随吟《采桑子·登杜甫江阁感吟》一阕并记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采桑子·登杜甫江阁感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建华</p><p class="ql-block"> 潇湘佳绝江边矗,登阁陶然。登阁陶然。极目遥瞻岳麓山。</p><p class="ql-block"> 怀贤揽景春光绚,浮想联翩。浮想联翩。敲韵欣填菩萨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