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接地气的灯谜晚会

李树梓

<p class="ql-block">  三月第一个周末,家中回放了央视龙年元宵晚会。小孙子受猜灯谜环节的影响,找出半年前我送他的《谜语大观》、《灯谜集锦》连出多题,都没难住我,他又拿来另一本《元宵晚会灯谜底稿》准备考我。“这本更难不倒我,里边很多是我编的。”“爷爷真厉害”小孙子一考一夸,一下让我的思绪回到39年前大队举办的那场灯谜晚会上。</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元宵节前几天,我所在的海军超长波发信台连续两个月的战备执勤画上圆满句号。那天是周日,担任当日值班的大队教导员周美良来到我宿舍。首长直言不讳:李分队长,马上是元宵节了,大家战备执勤很疲劳,组织点什么活动让大家乐一乐,活跃一下气氛。</p><p class="ql-block"> “任务又来了!”我心想,排练节目根本来不及,但猜灯谜,含义隽永,启迪智慧,开人笑颜“我建议元宵节举办一场灯谜晚会。”</p><p class="ql-block"> “来不及吧,只剩三天时间?!”首长有些质疑。</p><p class="ql-block"> 的确,三天时间准备一场灯谜晚会不太可能。再说,教导员没有明示任务,更没让我接授之意,我的建议他也认为来不及,只要我顺首长之意说出“来不及”三个字,没到肩上的任务就可以推掉。</p><p class="ql-block"> 但凭年轻气盛,满腔热血,我当即立下“军令状”:“请教导员放心!晩会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带方案和谜语向首长汇报。”</p> <p class="ql-block">  周教走后,我按题材广泛,贴近部队,突出兵味,欢乐喜庆的思路,拟出方案。</p><p class="ql-block"> 接着,搬出多年收集的“谜语大观”“灯谜集锦”等资料,精挑细选,谜语涉及诗文、字画、小说、谚语、影视、鸟虫、花草、军事训练和部队装备等十几类四百多条,从数量质量上完全可以组织一场像样的灯谜晚会。</p><p class="ql-block"> 初战告捷,三更已过,心身倍感轻松。我又浏览两遍,却感觉缺些什么。缺什么呢?!嗳~,这里没有我们一大队自己的东西。缺少我有你无、唯我能用的一大队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大队元素必须加上,夜车继续开。我从最熟悉的战友入手,开始编写。</p><p class="ql-block"> 六分队一名威海籍战士叫宋文浩,我编了“苏轼柳永辛弃疾,陆游秦观李清照~打本大队战友名一”,上一任教导员叫李彬,以其姓名编了“列队迎客~打本大队战友名一”,以司务长汪竹林之名,编出“看见玉干一片,想起战友一人”,以五分队战士刘再峰之名编出“登香山极顶,我决定不归”,以“官兵当日首相逢”猜烟台籍战士于敬礼,以“司令率千军操练”猜七分队战士王代训……</p> <p class="ql-block">  如此这般,还以广大官兵日常言行、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及我们超长波通信专业术语、电气元件等编制了上百条带兵味、军味和专业味的谜语。</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刚上班,我将“方案”和“谜语底稿”摊到周教导员办公桌上,“请首长过目”“这么快?!”周教兴高采烈。</p> <p class="ql-block">  教导员将“方案”推到一边,直接看我准备的谜语。</p><p class="ql-block"> 我凑上前去“这部分是以大队官兵姓名编写的,我把握不准。”教导员边看边翻,突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坏了”我一怔,还没来得及多想。“好~”首长响亮而浑厚的声音拖的很长。我又问“这部分不侵犯个人姓名权吧?”“这是贴近官兵,这叫接地气。干得漂亮!”</p><p class="ql-block"> 周教扫视了一眼“方案”,“这个不看了。你就说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吧。”</p><p class="ql-block"> 我直接了当“一是需要借用机房换装下来的60个信号灯,三个延时继电器,部分导线及各色涂料少许”“没问题,我找大队长解决”周教很爽快。“二是需要40元钱,其中10元购买彩纸、拉花及小灯笼,30元购明信片、通信录、笔记本、钢笔等奖品”。“40元够吗?100元之内你看着支配”。</p> <p class="ql-block">  诚然,在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敢于临时包揽一项坚巨任务,除了极端热情,还有看中了举办晚会的好场所,更有援兵可搬的因素。我们的宿舍楼是一年前由一无线电通信试验台撤销改装的,二楼西首宽阔的机房改成了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当天午后,彩纸、灯笼、拉花等材料全部备齐。我请来大队技师组年轻技师青志信,仓库保管员邢新良,他俩不仅书法写的漂亮,又是大队里的文体骨干。我们三人紧锣密鼓地抄写谜语,制作猜迷规则,组装彩灯,吊挂灯笼和拉花,固定谜语,将宽阔的大厅装饰一新。</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对晚会上谜底的判定、奖品兑发、电源及彩灯的监管,进行了具体分工。经过精心而紧张的准备,提前半天,一切准备就绪。</p> <p class="ql-block">  按照惯例,元宵节晚饭,大队食堂进行大会餐。我没去细细品尝那些美味佳肴,紧三火四地吃了些饭菜,便直奔二楼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刚到二楼,被眼前场面所震惊。二楼走廊满满当当全是人,除了我们大队的官兵,有来自一公里远的司、政、后、警卫连及两公里外的基层各个大队的干部战士,还有学生和临时来队家属。“晚会没开始,就惊动了全团,这些人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惊讶之余更有感慨。</p><p class="ql-block"> 距晚会开始还有十多分钟,青技师和小邢也已到齐。我们三人交换意见后,便打开了俱乐部大门,青技师送上电源,瞬间,大厅内流光溢彩,五颜六色的谜条与悬挂的红色灯笼及闪烁的拉花相映成趣,大厅格外喜庆。</p><p class="ql-block"> 官兵们蜂涌而进,“哇~”哗然不断。我登上靠墙边的连椅,手持喇叭,进行了简单的开场白,强调猜谜规则,宣布灯谜晚会开始。</p><p class="ql-block"> “好~”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现场顿时沸腾起来。</p><p class="ql-block"> 官兵们看着无奇不有的灯谜,欢声笑语,热情高涨,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有的独自对着谜语彩条凝神思考,有的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有的三五成群热烈讨论,有的拿着精美的小礼品合不拢嘴。一河南籍战士指着谜条“这条谜底不是你吗!”同伴“对啊,我怎么没猜着!”“因为你是个谜”“你可能是个猜不着的谜!”两战士戏嘻寻找着自己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三百多平的大厅,猜谜者比肩接踵,已显得有些拥挤,来者依然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大厅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随着人员不断增多,有的不知规则,有的猜谜心切,有的以先下手为强,“刷刷”扯下谜语彩条。我每隔十分八分钟登上连椅一遍遍重复“请大家不要扯下灯谜,猜中者经主持人判定正确,摘下谜语下方的编号即可兑奖”。</p><p class="ql-block"> 官兵们正热情高涨,猜的尽兴之时,预定结束时间已到。怎能就此来个急刹车。我征求两位助手意见,他们同意视情延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可时间延长了一倍,到九时四十五分,大厅内还有一百多号人,一点没有离开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十点息灯,这是部队的纪律,谁也不可越雷池一步。我再次登上连椅对着喇叭,用“马上到息灯时间”替代“逐客令”,但效果并不明显,又继续喊道“晚会观场所有谜语将保留两天,喜欢的战友改日课余时间可来欣赏”这样,战友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大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