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记忆

倚风听雨

<p class="ql-block">遥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文/赵霞</p><p class="ql-block"> 前日读了吴伯箫的《灯笼》一文,第一段写道:“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仿佛是天性。”只这一句,便勾起了我许多儿时的记忆,那质朴的文字忽尔便亲切起来!</p><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前的乡村,家家还是茅草屋、木篱笆。小孩子的游戏数冬日最多:滑冰车、雪爬犁、打雪仗……可是,对于怕冷的我,这些都不喜欢。渐渐到了腊月,年味随着洁白的雪花飞进千家万户。父母开始准备年货了,一到晚上,最雀跃的便是哥哥,他又拎着爷爷给他置办的玻璃灯笼,开始东家西家地炫耀。那一团亮亮的灯火,像流星般牵着我的心,我曾一度如跟屁虫一般跟在哥哥身后,只为追逐那一抹明亮。一年,两年……我始终也没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小灯笼,每到春节,那份渴望便在心底点燃!</p><p class="ql-block">于是,喜欢上夜里所有能发出光亮的东西,从天上的星月到桌上的烛台,到奶奶的煤油灯,甚至东屋箱柜上的细香…好几次我趁屋子里没有大人偷拿了那细香,点燃后,吹灭烛火,和小妹一人半支,在暗夜里用那点萤火般的光在空中画各种图案。有时被奶奶抓包,她就吓唬我们:“小孩玩火,晚上要尿炕的。”那时将信将疑,却每每在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第一个检查被窝。后来才明白,大人们只是怕小孩子玩火引起火灾。嘻!那时候我小心着呢!</p><p class="ql-block">后来,读了冰心的《小桔灯》,我顿时兴奋起来,一个大胆的想法从心底冒出来。正好家里办年货买了一大筐桔子,我选了个大的,按照书中说的,先在上面开了个盖儿,揭掉后将桔子捏软,又小心地掏出桔子瓣儿,找一根小钉子从底端扎进去做灯座,用三根一尺多长的炮线穿在枯灯口的三面,汇合后系在一根小木棒上,再寻一节拇指高的蜡烛,点燃了插在桔灯里。这样,一个小桔灯就做好了!</p><p class="ql-block">我盼呀盼,终于盼到了天黑,美滋滋地拎着这灯到大门外去逛。桔皮被烛火映成红彤彤的一小团,虽不甚明亮,但却实实在在地满足了我幼小的童心。我着实开心了好几天。然而,好景不长!那天我拎着小桔灯在老屋外的雪地漫步,红灯与白雪相映,迷迷幻幻,真是美极了!我正自陶醉,忽然转角走来一个人影。不好,是爷爷!果然,他见了我便虎着脸训斥:“别玩火,这冬天到处都是柴火,烧着了咋办?”我噤若寒蝉,噗的一声,吹灭了桔灯。心底,那自豪的火苗也悄悄熄灭!</p><p class="ql-block">那之后,我仍然跟在哥哥身后,做他的跟屁虫。那年春节前,他买了小鞭炮、钻天猴、还有转碟。我和妹妹很新奇,那转碟是怎么个转法?还没等过年就央求哥哥放给我们看。只见他拿来妈妈的洗衣盆放在屋子正中间,又关了灯,点燃了引线,立马丢在那盆里。几秒钟后,砖碟便吐着明亮的火花,绕着那盆子转了起来,足足转了七八圈才停。漆黑的夜幕下,那跃动的火花盛放成大大的惊喜!那是我们第一次看烟花吧,很小,小得只有十余秒;很大,大得装满了我的整个童年!</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家里条件稍好,小山村的夜晚到处灯火一片,过年时更是红灯高挂,彩灯缠络。市场上的小灯笼更是琳琅满目,装了蓄电池方便极了!然而我早已过了提着灯笼满村子逛的年龄,那些遥远的记忆和那盏小桔灯一起风干在岁月的最深处,那些闪烁着桔红色的灯火永远摇曳在童年的小山村的夜色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