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1970年,19岁的我因病留城找不到工作。</p><p class="ql-block"> 毕竟叫“知识青年”嘛!所以街道办事处有大小活动就找“知识分子”去帮忙。我也盼望找工作所以也常常去办事处套近乎。</p><p class="ql-block"> 1970年的一天,办事处负责青教工作的黄姨找到我,说是张主任让找一个“笔杆子”(能写的人),完成一份街道办事处“经验介绍”的文章,上边要!并悄悄告诉我说:机会来了,弄好了你找工作就好办啦!</p><p class="ql-block"> 我自然不敢怠慢,要了一本稿纸回家铺开就写。</p><p class="ql-block"> 可是问题来了,想好一句话,大概有一半字写不上来啦!</p><p class="ql-block"> 15岁那年我初二还没有念完,就停课了。接着就参加“革命(文革)”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乍一动笔不光是提笔忘字,就连握笔的手势咋看都像文盲!</p><p class="ql-block"> 我被自己的状况惊得出了一脖颈子冷汗!</p><p class="ql-block"> “念了8年书难道就都白瞎了吗?”我不禁扪心自问。</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还会翻字典、好在我家的大辞典还没被抄走。</p><p class="ql-block"> 我用两天的时间翻阅街道办的文件资料并硬着头皮生生“憋”出来了2000来字的“经验介绍”材料。我看着陌生的钢笔字,自己问自己:“我的字就这么磕碜吗?”</p><p class="ql-block"> 幸亏我还是恢复了“写作”能力!不幸中的万幸!心里有点美滋滋地。</p><p class="ql-block"> 不久,张主任亲自找我谈话,要我再写一篇关于街道曲副主任的事迹材料。</p><p class="ql-block"> 我为难地说,她的事迹我一点也不了解呀!谁给我介绍介绍哦?</p><p class="ql-block"> 张主任标志性地一挥手,说:“你去编吧!”</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小说可以“瞎编”,而现在要我写的是真人真事,并且还要上报,弄好了还可能上台作讲用报告呢!</p><p class="ql-block"> 急死我了!我找黄姨求援。黄姨也说,你就编吧,其实也没有什么事迹,上边的任务也不能不完成。不行你看看报纸上的报道,照葫芦画瓢呗!</p> <p class="ql-block"> 没有办法哦,为了找工作,我还得硬着头皮生憋!</p><p class="ql-block"> 写完了这篇全是虚构的稿件,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回头再看一遍,就交上去了完事儿!</p><p class="ql-block"> 我心里暗暗念叨:下回再也不写这类稿件了!憋死我啦!(要是当时知道以后要参加作家协会,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赶上了招工,当上了二轻系统某机械厂的学徒车工。</p><p class="ql-block"> 1975年,红彤彤的中国大地正在搞轰轰烈烈的“斗、批、改”运动。生产再忙也不能不搞“大批判”。每个车间墙上都得有“大批判专栏”,每个专栏都得挂满革命群众的大批判文章。</p><p class="ql-block"> 大批判专栏是我设计美化原创的。我的大批判稿也完全是自己的原创,贴到专栏上立时得到了车间主任的夸奖,并且荣幸地获得了替车间主任再撰写一篇的“鼓励”。于是我又原创了一篇。</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当时的大批判稿件几乎全国都一个模式,想要创新可真难!我的两篇费尽了脑汁,属于原创,不重样的。</p><p class="ql-block"> 接着,就有老师傅诚诚恳恳地来求我,甚至连外车间的师傅也来求我写。</p><p class="ql-block"> 我业已江郎才尽啦!</p><p class="ql-block"> 没有办法——我不得不去抄袭(干了平生最讨厌的事)。我把天天早上领读学习的红旗杂志上的文章改吧改吧署上xxx的名字就交差了。哈!比原创省事多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又得到了厂革委会主任开全厂大会的表扬与肯定。领导上检查“大批判”任务就是看大批判稿上没上墙。其实,让那些老工人写文章是挺难的,有一位师傅就说,你让我抡大锤倒容易,叫我拿笔杆子咋那么沉呢?</p><p class="ql-block"> 我越来越对写大批判稿反感起来!不是我的思想觉悟多么落后抑或多么有先见之明,而是——就是烦!</p><p class="ql-block"> 后来,再有人求我写,我就抄杂志报纸,随便翻到那页就抄两页稿纸完事儿,还恶作剧似的落款索性连原署名都不改,照抄无误,我心想:看看谁读到最后一页莞尔一笑!结果,竞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义,此事令我很是沮丧!</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电大中文专科半脱产学习时调到供销公司当了秘书。此时总结报告、领导讲话、上报材料等等等等对我来说已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了!</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以第一名成绩考上了市广播电台当了编辑,再再后来调到了市委宣传部工作。我继续当“笔杆子”,细想想,一路走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大约30前,我在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工作。朝阳市委宣传部要出一部宣传某“亿元乡”的报告文学集,召集了全朝阳著名作家、编剧、诗人30多位集中采访、撰稿,我的任务是负责联络、接待、陪吃陪喝陪打麻将,并没有写作任务。</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一天我们的宣传部赵部长找我交代任务。说是要我替他写“序言”。并且告诉我署名是署市委书记的名。</p><p class="ql-block"> 呵呵,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哦!</p><p class="ql-block"> 我还没有看到一篇交上来的稿件,所以好几天都没有动笔。一天早上,赵部长乐呵呵地问:“写完了吗?”“还没写呢”我不好意思地回答。赵部一本正经地说:“不要——太慢!”我“噗哧”一笑,马上回答“今晚就写!”</p><p class="ql-block"> 此书出版后,“亿元乡”给每位作者500元稿酬。</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与该乡书记乡长在一桌喝酒时我发牢骚:都有稿费了就没有我的哦!</p><p class="ql-block"> 李书记:嗯?也没看到你的文章哦!</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篇就是我写的呀!</p><p class="ql-block"> 李:那是市委胡书记呀!</p><p class="ql-block"> 我:署名是他哦!但却是我本人亲手写的。不信请把原稿调出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陪酒的乡刘宣传委员马上到档案室取出底稿。一看,真是本人的钢笔手书,而且与出版物对照一字没改!</p><p class="ql-block"> 李书记说,我们把500元稿酬已交给了胡书记的秘书了!不能再要回来了。这样吧——再补发你500元!</p><p class="ql-block"> 不久,真的给了我稿费。这回,我也不枉做嫁衣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一件事又给了我一次精神激励——</p><p class="ql-block"> 著名大作家玛拉沁夫也浏览过这部报告文学集《走向辉煌》。他莅临我市时我参与了接待、宴请。</p><p class="ql-block"> 席间酒酣歌咏跳蒙古舞后,玛拉沁夫谈到了此报告文学集,夸奖此书质量高、文学含量重。而且特意提出此书的序言写得也好!</p> <p class="ql-block"> 我趁着酒劲毛遂自荐:“不好意思了,玛老,那篇序言是我执笔的哦!”</p><p class="ql-block"> 玛拉沁夫:“哦!我说嘛,不一定是书记亲自写的。但我以为是王天一(国家一级作家)代笔呢!”</p><p class="ql-block"> 继而,令我想不到的是,玛拉沁夫当场背诵了其中一段精彩片段。他老人家当时已高寿近70了耶!</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喝醉了!</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来我的写作之路,常常是“为他人作嫁衣裳”。</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我正式退休啦!可以做自由撰稿人啦!</p><p class="ql-block"> 哈哈,我今后应该为自个儿写点什么了……</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5年8月15日)</p><p class="ql-block"><b> 我的简介:</b>李兀羊( 真名许群)1951年诞生于热河省承德市。68届辽宁省北票县知青。曾任民办(抗大小学)教师、北票镇第二小学美术教师、工厂技术工人车工、双补文化补习班语文专职教师、二轻供销公司文秘。市广播电台编辑记者、市报社编辑记者、总编室主任。市委宣传部外宣干事。副总编辑兼党支部书记兼报社印刷厂经理。自由撰稿人。北票市作协副主席、辽宁省作协会员。</p> <p class="ql-block"><b> 诗赞许群——云雀</b></p><p class="ql-block"> 优秀记者赞许群,文采飞扬众公认。上连天网不偏向,下接地气情亦深。史实连载正本源,新闻报道实严谨。朴实无华真情感,喜闻乐见吸引人。</p><p class="ql-block"> 不辞辛苦多采访,详实材料整理勤。原创作品多发表,丰富内容题材新。记实文学无虚构,真情实感好滋润。稿件每每见报端,读者多多更觉亲。</p><p class="ql-block"> 与众不同赞许群,情结宣传更热忱。传承红色基因好,培育时代育新人。退而不休仍奉献,老有所乐焕青春。崇德扬善传正能,健康向上催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