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賞櫻十二日行(下集)

李雪冰

<p class="ql-block">攝影:李雪冰</p> <p class="ql-block">【大田•仙居山櫻花園】▽</p><p class="ql-block">山深未必得春迟,處處山樱花壓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随著氣温回暖,一場場樱花盛景在福建上演,趁著花開好時節,我們《快樂大巴》來打卡拍照紀念福建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春日一個萬物復蘇的美好季節,處處充满生機與色彩,它是活力十足代表希望的綠色,它是純潔天真無限遐想的藍色,它是浪漫如雲的少女樱花粉。福建三明·大田·仙居山的萬畝樱花盛開!輕松賞遍樱花盛宴治愈身心,擁抱春日,花開大田。此時大田仙居山的樱花正值盛開,莫負春光,讓我們《快樂大巴》開啟賞樱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大田仙居山樱花園,也坐落於屏山鄉大仙峰山腳,因其福建版圖的中心位置,距離泉州、厦門、漳州、龍岩、福州等地都十分接近。這裏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樱花種植基地,坐擁百畝山頭,種植有上萬棵樱花樹,最大的樹齡已經超過十年。</p> <p class="ql-block">由於地理位置及海拔因素的影響,這裏是福建省最早盛開的樱花園區。園區内種植有臺灣紅粉佳人、緋寒樱、八重樱、富士樱、河津樱、香水樱、昭和樱、垂枝樱等10大樱花品種。</p> <p class="ql-block">從二月初開始,樱花就開始綻放,整個二月三月都是最佳的賞花期,吸引諸多遊人前來觀賞。一簇簇一團團的樱花開满枝頭,花大如掌、潔白如雪、繽紛似霞、爛漫似錦,仙居山樱花園宛若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三明大田,地处福建省地理位置中心,周邊與德化、永春、沙縣、尤溪相毗鄰,被稱為中國髙山茶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髙山硒谷,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首批全國生態旅遊勝地、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地。這裏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森林覆蓋率達70.1%,峰巒疊嶂、山峻水秀,是閩江、九龍江、晉江三大水系支流的發源地,是福建省12個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田的“山、水、泉、茶、堡、臺”等旅遊資源各具特色,其中大仙峰·茶美人景區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戴雲山脈西側的大田縣最髙峰—大仙峰(海拔1553米)腳下,以千年髙山古村落、千年生態古茶園作為旅遊核心資源,融文化體檢、環境教育、文創展示、休閑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景區。</p> <p class="ql-block">【龍潭村】▽</p><p class="ql-block">龍潭村,是褔建寧德市屏南縣熙嶺鄉的一個行政村,青山綠水環繞,是一處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幽境。在漸漸老去的光陰裏,綠逢一位畫師的發掘,讓她由此復興為一座文創古村落,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入駐。</p> <p class="ql-block">從而,古村終於化蝶成蛹,逐漸成為鄉土文化的 “宋莊” 群落,人們心中向往的心靈宜居家園。屏南的龍潭村,舊稱龍潭裏,古村四面環山,一條小溪從村中穿梭而過,溪水潺潺,發出嗶嗶嗶的聲音,濃鬱的負氧離子空氣,讓人呼吸起來格外的神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走進龍潭古村,層巒疊嶂,樹木蔥蘢,猶如置身於一幅古樸的山水畫卷之中:遠山如黛,清流淙淙,一座座黄牆黛瓦的老宅子錯落有致,一棵棵虬枝勁挺的柿子樹生機盎然,房前屋後挂满的紅燈籠驅散了山區的漠漠輕寒……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種靜謐的小橋流水人家,再襯上季節性的、惹人愛的紅柿子,景色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一條小溪從村中流淌,兩岸坐落古宅長廊,這裏少了城市的喧鬧,卻有著大自然賜予的清新空氣。站在高處遠眺,整個古村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只是一眼,瞬間就會愛上它。</p> <p class="ql-block">沿著村裏的一條小溪繞行一圈,流水潺潺,群魚嬉戲,随處可見村民曬的地瓜粉絲、臘肉、杮子幹等。村尾古老的風雨廊橋,守望著略顯滄桑的古老村落。橋下的水流緩慢而平穩,像是一位老者在靜靜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青山綠水間,一幅寧靜祥和的山水畫廊映入眼帘。溪水清澈見底,横穿溪面七座石橋,村尾最古老的石拱橋始建於明代,整座石拱橋顯得雄偉壯觀。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房屋,沿溪兩岸依水而築,給龍潭村增添了一抹韻味詩意。小橋流水,古亭瀑布,黄牆院落,髙髙低低的屋瓦連成人文 “山峰”,背後是墨色連綿的自然山峰。</p> <p class="ql-block">村裏的民宅是閩東風格的明清建築,黄牆黛瓦的庭院沿著溪流建造。木質長廊裏挂满紅色的燈籠,一排過去,整整齊齊、喜氣洋洋。青灰瓦黄土牆,青石板路,錯落的房屋,交錯的巷子,走在起伏的青石板路,耳邊是溪水潺潺,遠處看山間縹緲,仿佛無意間闖入的世外桃源一般。老房子、青石板路、木門、長廊……,一切都是那麽淳樸和懷舊,這些都是歲月留下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龍潭裏村前的空地上立著一方刻有 “龍潭裏” 字樣的石碑。“龍潭裏” 是龍潭村自從明朝初年使用至今的村名。一直到明朝成化年間陳姓家族遷入後,龍潭村才有了沿溪兩岸構建院落、阡陌縱横、雞犬相聞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通過古村落的修繕打造,吸引了一大批的畫友來到龍潭村,很多人喜歡上這裏,他們成為了龍潭村的第一批新村民。文化藝術讓龍潭村有了新的色彩,遊客也紛至沓來。而随著新村民的入駐,一些老村民也回到村子裏。新老村民們在這裏有的做起了民宿,有的開了咖啡館和畫室,也有的就是單純住下享受這裏舒適的環境和自然美麗的鄉村風光。</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向往著大自然,那你一定要來一趟龍潭村,感受一下傳統古村落裏的安靜與古樸,感受村裏較為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這裏不僅煙火氣彌漫,還能感受鄉野生活带來閑適與恬靜。</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福州,福州,有福之州。來到“有福之州”,終於在三坊七巷認認真真地走一遭。三坊七巷是閩商文化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文物保護單位超過20處,傳統風貌建築超過300處。這裏還是福州市唯一的國家做5A景區,但一直免費開放,對遊客特别友好。</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在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1000多年前的唐代時期形成街坊,明清為發展鼎盛期。民間一直有“一座福州城,半部近代史”之說,福州城的靈魂就在三坊七巷。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東街口附近而已。</p> <p class="ql-block">南後街是其主幹道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审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在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民居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在這個街區内,坊巷縱横,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缀以亭、臺、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正房、後房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撑開式或雙開式。</p> <p class="ql-block">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四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裏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三坊七巷,作為中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南後街是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主街,分布著眾多老字號和網紅店,晚上遊客很多,街邊賣肉燕、牛奶花生湯等特色小吃的小店非常有吸引力,感覺每一樣小吃都想品嘗。</p> <p class="ql-block">從南後街進入各個街坊,遊客逐漸减少,相對安靜的氛圍更有穿越的感覺。走進古街、古坊,沿著蜿蜒的小道向前,邂逅一座座大氣典雅的建築,仿佛在和歷史對話。三坊七巷裏,留下林則徐、嚴復、林徽因、林覺民、鬱達夫、冰心等眾多名人的故事。林則徐被称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徽因既是文學家,又是建築大師,林覺民的《與妻書》令人感動。</p> <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七巷眾多歷史景點中,我尤其喜歡水榭戲臺。這裏是福州市僅存的水榭戲臺,三面環水,戲臺上的繪畫、雕刻非常精美,戲臺旁邊還有假山、花木和涼亭,形成一個微型園林,特别之處是池底涌泉,長年不涸,金魚、鲫魚、龟鱉等水族精靈带來了靈動氣息。</p> <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七巷眾多歷史景點中,我尤其喜歡水榭戲臺。這裏是福州市僅存的水榭戲臺,三面環水,戲臺上的繪畫、雕刻非常精美,戲臺旁邊還有假山、花木和涼亭,形成一個微型園林,特别之處是池底涌泉,長年不涸,金魚、鲫魚、龟鱉等水族精靈带來了靈動氣息。</p> <p class="ql-block">【平潭島】▽</p><p class="ql-block">平潭,這片位於中國大陸的福建省的第一大島,也是中國第五大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離臺灣最近。整個島嶼被廣闊的碧海晴空所環繞,面積達到了6064平方公裏。島上有一個令人向往的景點,那就是象鼻灣。這裏的沙灘在漲潮時分尤為美麗,宛如大象的鼻子映在海面上,景色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每當漲潮時分,遊客們紛紛涌來,沐浴在陽光下,欣賞著這壯麗的自然美景。而在平潭的最東部,還有一個小海島名叫猴研島。這個小島與臺灣隔海相望,距離臺灣新竹僅有68海裏。島上的風景秀麗,它的海灘上灑满了細軟的白沙,碧藍的海水波光粼粼,讓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平潭的自然風光是如此迷人,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光。除了自然景觀,這裏還有豐富的人文幣史。島上有著悠久的漁村文化和海洋文化,可以讓遊客們感受到濃厚的海洋氛圍。平潭,這片被碧海晴空環繞的福建第一大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索。它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欣賞象鼻灣的壯麗景色,還是漫步在猴研島的細軟沙灘上,都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藍色與紅色的燈塔矗立在壇南灣,照亮著這片原生的海島風情。白色的房子點綴在藍天白雲之間,與奇特的石頭相映成趣。這裏的景色如詩如畫,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壇南灣的藍色海水爬上了左邊的石山,當我站在山頂,望盡整個壇南灣的那一刻,真的只愿墜入這片海。蔚藍的海水與白色的沙灘交相輝映,讓人心曠神怡。這裏的海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嬉戲,海鳥在空中翱翔,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海洋畫卷。在這片原生的海島上,藍色的海水、紅色的燈塔、白色的房子和奇特的石頭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海島風味。這裏的景色美不勝收,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賞。</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靜靜地看海,還是美美地拍照,這裏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當你踏入東海仙境時,地面鋪满了鵝卵石。而在兩塊聳立而起的巨石之間,你會看到蔚藍的大海,這是一幅海蝕奇觀。這種自然景觀給人一種壯麗和震撼的感覺,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當夕陽西下,風車成為了剪影,戀人們相互擁抱,感受著温柔的海風。另外,位於平潭島東北部的東庠島也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這裏有著田園風光,古老的石厝和南模澳沙灘,島嶼潔凈純潔。而草嶼島則被誉為臺灣海峽上的綠寶石,這裏植被豐富,保留著原始的風韻。</p> <p class="ql-block">在這裏,遊客們可以欣賞到海蝕景觀和海上日落的美景,感受草嶼島之旅。最後,在平潭古城内的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遊客們可以了解到中國海防歷史文化的發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清凈寺】▽</p><p class="ql-block">福建泉州主城區塗門街上有一處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群,門前為一小廣場,邊上種植著高大的椰子樹。這就是泉州22個世界文化遺產遺跡點之一的清凈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清凈寺原名聖友寺(聖友之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在古寺門樓後面的石牆上的石刻證明,該寺始建於伊斯蘭教歷400年,也就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清凈寺是仿照叙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制建造,在元代至大三年,又有耶路撒冷人阿哈瑪重修,不過在後來在至正年間,寺損壞,又有金阿裏重建。泉州在宋元時期的清真寺很多,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由於戰亂等因素,僅存的只有艾蘇哈卜寺了。15世紀中葉,泉州的穆斯林在恢復該寺時,趙榮立“清凈寺”匾於寺額,正德二年(1507)教長夏彦高募捐重刻吴鑑《清凈寺記》碑,立於艾蘇哈卜寺内。至此以後,清凈寺之名一直被沿用。稱和歷史。而後的漢文文献相率引載,歷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需要說明的是,其實清凈寺本是南宋時期撒那威(伊朗西拉夫)富商納只卜•穆茲喜魯丁在泉州城南所建,早已毀於戰火。並不是現在遺存艾蘇哈卜寺。其後,清凈寺因地震、臺風等因素,又有多次重修、重建,但原貌基本沒有變。清凈寺占坐北朝南,其主體建築有門樓、奉天壇、明善堂三部分。清凈寺門樓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一通。門樓是典型的西亞風格,通高12.3米,由三層四道高大相連的半穹頂或穹頂尖拱門組成。</p> <p class="ql-block">尖拱門逐層内凹,第一、二進門道外觀均為尖拱形,頂部均為半穹頂,主體風格為伊斯蘭穹頂式樣,又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藻井裝飾風格。第三道門道為穹頂,其南北兩側門洞的尖拱下方的支撑構件類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雀替。門樓上多處雕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或碑文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段:“此地人們的第一座禮拜寺,就是這座最古老、悠久、吉祥的禮拜寺,名稱“艾蘇哈卜寺”,建於回歷400(公元1009年~1010年)。說明了該寺的歷史和名稱。</p> <p class="ql-block">經門樓進入寺之後,門樓之上為望月臺,左側有石亭,亭内石碑兩通,記錄著清凈寺的重修和歷史。其中有萬歷年間李光縉撰寫的《重修清凈寺碑記》,碑文中提到“樓峙青龍之左角,有上下層,以西向為尊。”可見當時已經開始用我國傳統文化融入和解释外來文化,是不是正符合現在我們說的洋為中用,或者說中西結合呢?</p> <p class="ql-block">門樓右側則是奉天壇,經奉天壇進入禮拜堂,但卻是殘垣,不過裏面古老的石牆、石柱給人一種滄桑的歷史感,厚重而幽遠。禮拜堂的西牆又叫“米哈拉布牆”,也是最精美的一面,建有7個刻满古蘭經銘文的壁龕。中間凹進去的地方是阿訇主持禮拜的位置。禮拜堂一側收藏有不少歷代遺存的伊斯蘭石墓蓋,環刻有纏枝花卉紋、覆蓮瓣紋等。</p> <p class="ql-block">從門樓進入的石板路盡頭,有一面牆,牆中鑲嵌有一塊石碑,上面竟然寫著“敕諭”二字。碑文完好無損,四周邊框繞刻浮雕龍飾,乃明永樂五年的《永樂上諭》的石刻,乃明成祖朱埭頒發保護伊斯蘭教寺院的文告。清凈寺西北角有一個小的禮拜殿,其典型的中國傳統明清建築風格,顯得有點不倫不類,這就是明善堂。明善堂為閩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間建築形式,始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起初是居住區,一次禮拜殿地震後,不得不把這裏改為禮拜安拉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明善堂的大門門額為“認主獨一”四字,為厦門關監督唐柯三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題寫,内堂内才有明善堂的匾額,至於為什麽有這樣的一個匾額,肯定是有故事的。明善堂和禮拜堂之間有介紹清凈寺歷史和文化的展廳,包括泉州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伊斯蘭教眾在此居住和文化交流的相關史實。至於現在最大的建築新禮拜堂則是現代的建築,也是阿訇带領附近的伊斯蘭教眾做禮拜的地方。泉州,古刺桐,它還享有一個美誉“世界宗教博物館”,雖然僅僅在短短的塗門街上,就有伊斯蘭的清凈寺、儒家的文廟、道家的關帝廟等,但誰能想到這座不起眼的建築,卻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寺,裏面又藏著這麽多的文物古跡呢。</p> <p class="ql-block">【梨花】▽</p><p class="ql-block">遇見你的那個季節,</p><p class="ql-block">我的心裏還掛满冰雪。</p><p class="ql-block">你進門的那個時刻,</p><p class="ql-block">我家門前荒涼的山野。</p><p class="ql-block">你微笑綻放,</p><p class="ql-block">給我開满梨花的春天,</p><p class="ql-block">我流淚承諾給你掛满幸福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梨花,梨花,</p><p class="ql-block">梨花潔白如雪,</p><p class="ql-block">你說不後悔,</p><p class="ql-block">最冷的時候陪伴著我。</p><p class="ql-block">梨花,梨花,</p><p class="ql-block">梨花香满山坡,</p><p class="ql-block">一生謝謝你!</p><p class="ql-block">把春天給了我!</p> <p class="ql-block">選擇你的那個時刻,</p><p class="ql-block">你說想起陽光的山坡。</p><p class="ql-block">你結果的那個季節,</p><p class="ql-block">秋風傳出满山的喜悅。</p><p class="ql-block">你微笑陶醉,</p><p class="ql-block">給我果實甜美的秋天,</p><p class="ql-block">我流淚幸福,</p><p class="ql-block">給你永遠無邊的承諾!</p> <p class="ql-block">梨花,梨花,</p><p class="ql-block">梨花潔白如雪,</p><p class="ql-block">你說不後悔,</p><p class="ql-block">春天和秋天陪伴我。</p><p class="ql-block">梨花,梨花,</p><p class="ql-block">梨花香满山坡,</p><p class="ql-block">一生謝謝你!</p><p class="ql-block">把春天和秋天給了我!</p> <p class="ql-block">20240218—02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