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转折”——山东郯城归昌乡(旧地回游)

生活“闫”谨

1990年6月份,受连队领导重托,一行六人来到郯城县归昌乡归昌村西约2.5公里处-----教导队,接受战斗骨干为期半年集训,从此使自己在部队生涯第一次有了转折。93年军校毕业后又被分配到教导队担任区队长兼无后坐力炮教员,又在此奋斗了4年,97年回到了老部队。回眸过去,在教导队发生点点滴滴就像昨天故事,眨眼都已经过去了30多年!头发也白了,身体也胖了,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唯一不变是对教导队怀念,因这里曾经使我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使自己人生中重大转折点! 教导队北边的那条主干道还是那条主干道,还是两车道那么宽,路两边杨树长粗了,路面比原来平整了,唯一变化的是路两边加装了路牙石和护栏,并加装了指示牌,更换为农副业基地指示牌。在教导队培训期间和后到教导队担任教员期间每次外出必须在此等-----三轮车。 在路南边刚刚承建起一座“省派工作队帮扶项目”办公楼和一个宽敞的院子,原是一块稻田地。向南原是砂石路现在也变成了水泥路。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四个字?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四个字? 有多少人对这个大门还有印象? 这是当初的服务社,服务社后边是个澡堂,当初发的津贴费全都消费到这里了,东西还死贵。 这是教导队对面的饲料厂的水塔 这是教导队电教室的后墙。 这是教导队的电教室,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的房子了,当初教导队有四栋三层楼房,和四栋瓦房,随着时间的流失,时代的变迁,土地性质的更迭,剩余的房子都给拆除了,变成为耕地,但原先修建的道路还保留这,当初为了修筑门前的道路还发生鲜为人知小插曲! 电教室内的小舞台,还保持这原来的格局,但装修全给周边的老百姓拆除,现被当地的老乡变成了自己的养牛场了! 电教室的大门 站在电教室门前道路上留影,留下了多少的沧感!身后为原来的部队饲料加工厂。 身后为电教室,再也回不去当初年少的岁月了,有多少次在哪个电教室内学习,也只能成为回忆了! 原饲料厂的院子,又重新修筑了大门。 谁还记得这座水塔,是原6团炮营的水塔,环顾四周也只有这座水塔还有的记忆!其他建筑物全部拆除,变为耕地。 这是归昌农场新翻盖的职工宿舍和大门。<div><br></div> 这是归昌乡政府,地方还是哪个地方,但已经变迁! 这是归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