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云旅游·罗马尼亚

汉族屏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b></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ânia;英语:Romania),首都布加勒斯特,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北部。北和东北分别同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同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千米,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月约2℃,7月约23℃。罗马尼亚设1个直辖市和41个省,下设市和乡。截至2023年1月,罗马尼亚总人口为1905万人,主要民族为罗马尼亚族,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人的祖先是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965年,国名改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易国名为罗马尼亚,定国庆日为12月1日。罗马尼亚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并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罗马尼亚是新兴工业国家,为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市场之一。处于欧盟与独联体和巴尔干国家交汇处,交通便利。罗马尼亚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欧洲前列。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上,耕作土壤肥沃,地表水和地下水蕴藏量较大,农业潜力巨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国旗</b></p> <p class="ql-block">以下介绍罗马尼亚的著名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布加勒斯特</b></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Bucharest)意为“欢乐之城”,因绿地多而广而享有“花园之城”的赞誉,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含七项世界遗产,走在这里如同进入历史长河,林立的古典建筑带人们回忆起段段重要时期;十多条的河流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以友好城市“北京”而命名的街道,让前来的中国游客倍感亲切。而古老的吸血鬼传说则给整座城市乃至国家带来了极具人气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座落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面积达605平方公里。城市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宏伟壮观的人民议会宫、国家储蓄银行、凯旋门等诸多古老建筑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乡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福音教堂、齐什米吉乌公园等不计其数的景点,使得来到这里的游客颇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可谓是极具游玩价值的一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b>布加勒斯特</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市区面积605平方千米,相传在13世纪由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在此定居后发展而来。</p> <p class="ql-block"><b>河流</b></p><p class="ql-block">  登博维察河穿过市区流向多瑙河,把布加勒斯特分为两部分。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点地格外艳丽。</p> <p class="ql-block"><b>人民议会宫</b></p><p class="ql-block">  议会宫(Palace of Parliament)修建于齐奥塞斯库时代后期,动用了700多名建筑师,长270米、高86米,地下深度是92米,巍峨雄壮。其中3项打破吉尼斯记录,即: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事行政管理建筑、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办公建筑、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建筑。目前,议会宫是罗马尼亚议会的办公处,同时接待全世界旅游者的参观访问。</p> <p class="ql-block"><b>法院</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市法院也是市二区法院的所在地,是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仿古风格新建筑,于2006年12月11日启用,耗资庞大。法院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共八层,其中两层为地下。</p> <p class="ql-block"><b>国家歌剧院</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于1954年1月9日启用,主剧场有2200个座位。内设歌剧历史博物馆、展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件、照片、服装和道具等,见证着罗马尼亚歌剧的发展。歌剧院前面竖立着著名音乐家乔治·埃内斯库(Ceorge Enescu)的青铜雕像,是罗马尼亚著名雕塑家杨·让利亚(Ion Jalea)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国家银行宫</b></p><p class="ql-block">  国家银行宫于19世纪下半叶建设,位于布加勒斯特最老的商业地区,与利浦斯卡尼步行街(Lipscani)、胜利大街临近。</p> <p class="ql-block"><b>军人活动中心</b></p><p class="ql-block">  全国军人活动中心建于1911年,位于布加勒斯特胜利大街的中心位置。它是罗马尼亚军队的中央文化机构,具有文化、教育、艺术、娱乐休息以及礼宾接待活动等多功能机构。</p> <p class="ql-block"><b>凯旋门</b></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高27米,坐落在市中心的黑勒斯特勒乌公园(Herastrau)附近。它由Petre Autonescu建于1922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胜利、大罗马尼亚国家的诞生、费尔迪南国王及皇后玛丽亚的加冕所建。1935年期间对凯旋门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b>市政府</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市政府建于1906年-1910年,与凯旋门一样是建筑设计师Petre Autonescu的作品。这座古建筑目前是布加勒斯特市政府所在地,窗外景色优美。对面就布加勒斯特有名的齐什米吉乌公园。</p> <p class="ql-block"><b>国家储蓄银行</b></p><p class="ql-block">  国家储蓄银行是1864年由亚历山德鲁·伊万·库扎亲王下令建造的,并于1900年建成。它是布加勒斯特极其宝贵的名胜建筑,即便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无比坚固,没有做过大修,银行也仍旧在营业。</p> <p class="ql-block"><b>摩郭厦亚宫</b></p><p class="ql-block">  摩郭厦亚宫(Mogosoaia)位于距布加勒斯特10公里的同名小镇。这座宫殿建于1698年-1702年,由康斯坦丁·布伦克维亚努(Constantin Brancoveanu)建造,属文艺复兴风格,并融入了威尼斯和奥斯曼帝国的元素。1920年马耳塔·比贝斯科公主对宫殿进行了重建。现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宫里有画廊和艺术博物馆供游者参观。</p> <p class="ql-block"><b>科特罗切尼宫</b></p><p class="ql-block">  科特罗切尼宫(COTROCENI)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由罗马尼亚国王的家人居所改建而成,建筑风格集法国新艺术与当地建筑风格为一体。1977年大地震以后装修时,按同样风格增建了一座新楼。现在是罗马尼亚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b>洲际酒店</b></p><p class="ql-block">  五星级酒店——洲际酒店坐落于大学广场,是布加勒斯特新建筑风格的标志。酒店于1968年—1970年建成,高22层,曾是布加勒斯特市最高的建筑。在最高两层设有全景餐厅和室内恒温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b>12月革命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12月革命纪念碑是为纪念罗马尼亚“1989年12月22日革命”,于10年后,即1999年在革命广场上所建立的。纪念碑顶部似鸟巢,左边的建筑是齐奥塞斯库时期的党中央办公楼,1989年12月22日中午,齐奥塞斯库就是从这座楼的楼顶登上直升飞机逃离现场的。</p> <p class="ql-block"><b>飞行员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飞行员纪念碑是女雕塑家Lidia Kotzebue的作品,于1935年建成,为飞行员广场增添了不少色彩。每逢重大事件或航空节日等,都在纪念碑前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p> <p class="ql-block"><b>米哈伊</b></p><p class="ql-block">  米哈伊大公的骑马雕像是城市的标志性代表,他于1600年第一次完成罗马尼亚三个公国的统一大业,是罗马尼亚人民崇拜的英雄。雕像由青铜铸成,净高2.5米,由法国雕塑家阿尔北·内斯特·卡利尔于1876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b>历史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邮局宫,1970年改为博物馆使用。馆内藏品非常丰富,是拥有历史文物最多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军事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国家军事博物馆于1932由费迪南德国王下令建立,主要展出罗马尼亚军队的发展史料和军事方面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b>农民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农民博物馆属于新罗马尼亚建筑风格,主要收藏展出民间艺术作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在1989年剧变之前,这里曾是罗共党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乔治·埃乃斯库</b></p><p class="ql-block">  乔治·埃乃斯库纪念馆原名叫格里戈雷·坎塔库济诺宫,于1913年由贵族格里戈雷·坎塔库济诺建立,后由其儿子米哈伊及夫人继承。米哈伊去逝后,他的遗孀成为宫殿的所有者。1937年,她与罗马尼亚音乐家乔治·埃乃斯库再婚。1945年到46年期间夫妇生活节俭,居住在宫殿后面管理房子,并把这个宫殿改为音乐博物馆,内部装修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b>艺术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艺术博物馆位于布勒斯特胜利大街49-53号,是昔日罗马尼亚王国的政权中心,即皇家宫殿。博物馆的欧洲艺术馆画廊展出著名画家签名的油画如托雷托、凡代客、克拉纳赫等画家及其它重要艺术作品,里面还有一个东方艺术部,收藏了亚洲包括中国的绘画、陶瓷、刺绣等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b>自然史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自然史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具有不可置疑的科学及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b>乡村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乡村博物馆(Village Museum)为一个露天博物馆,是城市中最不可错过的博物馆。它于1936年由迪米特里·古斯蒂社会学民族学家设计建成,展出来自罗马尼亚所有历史时期的民房70多所,还有不同时代的农庄、水车、风车、教堂等民间建筑。其房屋全部从罗全国各地精挑细选拆除后,按照原样在此重新装配复原。屋内展示有农民传统工具、陶瓷、神像以及民间服饰等。</p> <p class="ql-block"><b>赫勒斯特勒乌</b></p><p class="ql-block">  赫勒斯特勒乌公园(Herastrau)也称卡洛尔二世国家公园,坐落于湖畔旁,这里曾是一片沼泽,1936开辟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10公顷,湖区面积74公顷。园内长满奇松异柏,林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是布加勒斯特市最大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b>齐什米吉乌</b></p><p class="ql-block">  齐什米吉乌公园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面积约17公顷,是该市最古老、最美丽的公园。它是1845年建成的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公园,长椅、湖泊、垂柳依依,一切都沉浸在幽谧之中。</p> <p class="ql-block"><b>植被</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的环境十分迷人,街道旁、马路边都种有茂密的树林,公园也是一座接一座非常之多。特别是每年花期来临时,无论大街小巷,都能闻到芳香气息。</p> <p class="ql-block"><b>卡洛尔公园</b></p><p class="ql-block">  卡洛尔公园是法国建筑师菲拉勒特于1906年在布加勒斯特一块36公顷的丘陵上建立起来的,园内有2公顷的湖泊,供游人娱乐。为纪念历史上为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人民民主和自由而牺牲的英烈,在公园中央地段建立了一座高耸入云霄的无名英雄纪念碑。碑座底下是已故名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b>烈士墓</b></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前火炬长明,有鲜花和卫兵守护。周围建筑风格各异,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b>福音教堂</b></p><p class="ql-block">  福音教堂是布加勒斯特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545年-1554年罗马尼亚大公米尔恰·乔巴努时期。教堂座落于布加勒斯特市三区,属老城中心地段,也是老王宫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b>寺匹利顿圣徒教堂</b></p><p class="ql-block">  寺匹利顿圣徒教堂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建筑,中间塔楼高耸,两侧角楼呼应,窗户上镶嵌着画有圣经故事和人物的彩绘玻璃,为哥特式与摩尔达维亚式混合体风格。教堂内的壁画为文艺复兴风格,由画家格奥尔基·塔塔勒斯库创作。</p> <p class="ql-block"><b>拉杜大公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  拉杜大公修道院是罗马尼亚艺术和精神的历史古迹。它是一个由教堂、鼓楼、中级神学院和宫庭的遗址组成的复合体。鼓楼高25米,是布加勒斯特市区最高的一座鼓楼。拉杜大公教堂的建筑风格美丽简朴,独特大方,是城区内独一无二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b>主教宫</b></p><p class="ql-block">  主教宫殿由设计师Maimarolu于二十世纪初建立的,是罗马尼亚第一次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楼房。目前归罗马尼亚主教会所有,内设教府、主教堂、主教宫殿等。</p> <p class="ql-block"><b>东正教堂</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东正教会是以安德鲁使徒讲道四福音书的基础成立的使徒教会,1885年4月27日罗马尼亚东正教成为自治的教会。1925年2月25日提升族长制等级的教会,即与姐妹东正教共享学说的、礼拜仪式经典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b>老城区</b></p><p class="ql-block">  老城区是最能感受罗马尼亚特色的地方,其中利浦斯卡尼(Lipscani)是最著名的一条街区,许多特色的店铺也都汇聚于此,是当地人和游客最好的夜生活地段。</p> <p class="ql-block"><b>商业区</b></p><p class="ql-block">  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无论平日还是周末假日,都是最繁华的地段。这里不仅有许多著名的老商场,还有很多24小时的便利店,在欧洲国家比较罕见。</p> <p class="ql-block"><b>商店</b></p><p class="ql-block">  乌尼列亚百货商场曾是布加勒斯特最早最大的综合性商场,占据着最繁华的市中心。市内另一座主要的商场是“胜利商店”,有着“小巴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b>议会大道</b></p><p class="ql-block">  议会大道建于齐奥塞斯库时期,曾取名“社会主义胜利大道”,1989年12月事件后改用今名。大道两边建造的全是用花岗岩和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建造的宫殿式建筑,道路中间是同样风格的许多喷泉,造型各异,由不同的花瓣组成。每当周末喷泉喷水时,水柱晶莹剔透,如烟花齐放,如百花吐艳,形成一道奇观。</p> <p class="ql-block"><b>大学广场</b></p><p class="ql-block">  大学广场位于伊利莎白王后大街上,紧邻布加勒斯特大学,是城市中最主要的一条重点街道。</p> <p class="ql-block"><b>北京街</b></p><p class="ql-block">  2006年6月,为庆祝布加勒斯特市与中国北京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布加勒斯特市议会通过决议,以中国首都的名字命名一条街道。“北京街”长约1.5公里,位于布加勒斯特市第一区米·埃里亚德路和尼·卡拉姆非尔路之间。道路南北两边分别坐落着罗马尼亚国宾馆和中国驻罗大使馆,市内重要的公园和菩提树湖等风景名胜也位于附近。</p> <p class="ql-block"><b>雅典娜音乐厅</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雅典娜音乐厅(Romanian Athenaeum)是国家文化遗产的象征,高贵、美丽、奢华。雅典娜宫修建于1886年至1896年,由法国建筑师阿尔贝加勒马(Albert Galleron)设计。它是市内的主要音乐厅、罗马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所在地,世界上许多重大音乐盛典经常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b>门厅</b></p><p class="ql-block">  宫内金碧辉煌,天花板上记载着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沿着圆顶的周边,画有罗马尼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布加勒斯特大学</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大学是1864年7月16日由伊万·库扎亲王王子下令建造的,最初为科学院,后成为布加勒斯特大学。如今,这里是欧洲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设有22个学科。罗马尼亚近代历史上和现代的许多著名的学者、专家以及政治家都毕业于该大学。</p> <p class="ql-block"><b>图书馆</b></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学图书馆建于卡罗尔一世,由法国建筑师保罗设计。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发生火灾被毁,烧掉了珍稀藏书50多万册和著名人物的书稿3700多份,后经修复改造后向社会开放。欧盟委员会驻布加勒斯特代表机构也设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b>地铁</b></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地铁线路约有100多公里长,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p> <p class="ql-block"><b>电车</b></p><p class="ql-block">  除了地铁外,公交车更是线路多、车次多。在一些主要干线上,各线公交车几乎总是首尾相接地行驶,票价也非常划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布朗城堡</b></p><p class="ql-block">布朗城堡(Bran Castle)是一座极具传奇色彩的“吸血鬼”城堡,是全世界吸血鬼故事迷向往的朝圣地。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的著名小说《德古拉》就是以这座城堡为背景创作,这部小说多次被搬上荧幕,其中以《惊情四百年》最为经典,所以人们又称布朗城堡为德古拉堡、吸血鬼城堡。实际上,这座城堡与德古拉没有丝毫关联,原是匈牙利国王兴建的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1382年建成后,这里逐渐成了集军事、海关、当地行政管理、司法于一身的政治中心。几经更迭,在罗马尼亚成为共和国之后,1948年城堡由国家所有,并于1956年作为历史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而吸血鬼的故事也伴随着这座城堡至今,成为了一段永久流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布朗城堡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距离布拉索夫30公里。城堡有4个角楼,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内部除了房间的原状陈设,还设有武器展、珠宝皇冠展,收藏有王室的服饰,古代长矛、罗马尼亚盔甲、不同时代的火枪、日本长刀等各种武器。城堡门口有小商贩,可以买到许多与吸血鬼相关的有意思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b>城堡</b></p><p class="ql-block">  布朗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俯瞰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从路上经过的任何人也难逃城堡主人的眼睛。从山脚沿斜坡拾阶而上,大约100多米就到了城堡大门。</p> <p class="ql-block"><b>角楼</b></p><p class="ql-block">  布朗城堡最有特色的是4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专门为向围困城堡的敌人泼热水而设计,各有各的职能。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杜绝了射击死角。这样整个城堡就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战斗堡垒。伏勒德统治时期,为了使人们全都走城堡下的大路以便收税,城堡里驻扎的士兵每天早上、傍晚出动两次,前往附近能翻越的地方巡逻,若碰巧有人,只要让巡逻队抓住就会受到严惩。</p> <p class="ql-block"><b>餐厅</b></p><p class="ql-block">  城堡呈现出中世纪的风格,有大大小小的房间,包括门庭、走廊、书房、餐厅、音乐室等等,有的房间中铺着动物皮毛的毯子,给人一种森严之感。</p> <p class="ql-block"><b>女王卧室</b></p><p class="ql-block">  布朗城堡由匈牙利国王始建于1377年,1406年匈牙利国王将城堡所有权交予罗马尼亚公国大公。1441-1456年城堡属特兰西瓦尼亚大公管辖。1651年经特兰西瓦尼亚议会同意,布拉索夫市成为城堡的永久所有者。19世纪,布朗城堡失去其战略重要性,只起行政作用。城堡附近曾设一关口,向过往商人收取所运货物价值的3%关税。1920年布拉索夫市议会将城堡赠予罗马尼亚王后(玛丽. 亚历山大. 维多利亚)并进行了修复。1930年根据王后遗嘱,城堡由公主伊列安娜所有。1947年罗军队起义推翻国王和原政府,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包括这些宫殿和城堡在内的一切王室财产被收归国有,国王米哈依及其家族成员流亡国外。</p> <p class="ql-block"><b>房间</b></p><p class="ql-block">  在每个窗台的下方,都有石头垒成的坐台,可以坐在窗台的坐台上欣赏城堡外的美景。此外,城堡角楼之间的走廊,也是观看城堡建筑的最佳平台之一。</p> <p class="ql-block"><b>武器</b></p><p class="ql-block">  武器陈列室里摆着各种武器,有古代的长矛、罗马尼亚盔甲、不同时代的火枪,还有日本的长刀,使人不禁联想起城堡经历过的风风雨雨。</p> <p class="ql-block"><b>服饰</b></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布朗城堡,已经被改成了历史和艺术博物馆,陈列着大量原物,皇室用品,旧时武器等。时过境迁,人们早已忘记城堡真正的故事,唯有吸血鬼的故事却永远地留在这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地话题。</p> <p class="ql-block"><b>吸血鬼</b></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撰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德古拉》,故事就以这座城堡为背景,主人公正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这部小说多次被搬上荧幕,其中以《惊情四百年》较为忠于原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深入人心,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城堡定义为吸血鬼城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黑教堂</b></p><p class="ql-block">黑教堂(Black Church)是东南欧地区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布拉索夫必看景点之一和城市地标。黑教堂始建于1383年,修建时间持续了近100年,到了1477年才最终建成。1689年,布拉索夫城的手工业壁垒发生暴动,哈布斯堡王朝的驻军无力控制局面,惊慌失措之下,驻军头目下令烧城。顿时全城多处起火,教堂附近也着了火,教堂木结构部分被焚毁,石质的墙壁也被熏黑,远看呈黑色,后来人们就称其为“黑教堂”。如今,这里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夏季还有风琴演奏会。</p> <p class="ql-block">黑教堂位于罗马尼亚的历史名城布拉索夫老城区,长89米,宽38米,高65米,建筑规模宏伟,结构匀称,坚固美观,墙壁呈黑色。教堂有五个大门,在侧门的方形抱柱上有许多小希腊神像雕塑,造型美观,表情丰富。教堂内现藏有119件来自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毯和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大型管风琴,有4000多根管子,这架管风琴至今仍可使用,在每年圣诞节到来之际还要举行管风琴音乐会。在布道台前的柱子上可以看到布拉索夫的城徽: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戴着一个王冠。</p> <p class="ql-block"><b>建筑</b></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始建于1383年,具有晚期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为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也是东南欧地区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教堂的内部装饰又融合了奢华的巴洛克风格,是布拉索夫的必看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b>墙壁</b></p><p class="ql-block">  1689年,布拉索夫城的手工业壁垒发生暴动,哈布斯堡王朝的驻军无力控制局面,惊慌失措之下,驻军头目下令烧城。顿时全城多处起火,教堂附近也着了火,教堂木结构部分被焚毁,石质的墙壁也被熏黑,远看呈黑色,后来人们就称其为“黑教堂”。</p> <p class="ql-block"><b>管风琴</b></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内现藏有119件来自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毯和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大型管风琴,有4000多根管子,这架管风琴至今仍可使用,在每年圣诞节到来之际还要举行管风琴音乐会。在布道台前的柱子上可以看到布拉索夫的城徽: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戴着一个王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派勒斯城堡</b></p><p class="ql-block">派勒斯城堡(Peles Castle)是世界15座最壮观的城堡之一,排名第6位,曾是卡洛尔国王的夏宫,被认为是世界最美的城堡之一。这座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建于1873至1914年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内部富丽堂皇,陈设幽雅,极具美感,并且收藏了中欧和东欧最好的艺术作品。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周围环境,这里都称得上是童话中的梦幻城堡。</p> <p class="ql-block">派勒斯城堡位于罗马尼亚南喀尔巴阡山小城锡纳亚,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共有168个房间。每个房间根据风格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关于世界文化的主题,有兵器厅、议事厅、办公室、音乐厅、宴会厅、小剧场、卧室、起居室等。现对外开放35个房间,即地下室的博物馆和第一层的房间,房内有雕塑、绘画作品、家具、武器、盔甲、黄金、白银、彩色玻璃、细瓷、挂毯等藏品。</p> <p class="ql-block"><b>建筑</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派勒斯城堡曾是卡洛尔国王的夏宫,被认为是世界最美的城堡之一。1866年,当时的罗马尼亚联合王国国务会议作出决定,请德国亲王卡洛尔出任罗马尼亚的国王。1872年,卡洛尔国王请来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派勒斯王宫,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p> <p class="ql-block"><b>内部</b></p><p class="ql-block">  派勒斯城堡的内部装饰风格为巴洛克式,用大量的木雕和精美的面料装饰,极具美感。</p> <p class="ql-block"><b>房间</b></p><p class="ql-block">  城堡有168个房间,每个房间根据风格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关于世界文化的主题。其中有35个房间是对外开放的,即地下室的博物馆和第一层的房间可以参观。</p> <p class="ql-block"><b>藏品</b></p><p class="ql-block">  房内收藏了中欧和东欧最好的艺术作品,包括有雕塑、绘画作品、家具、武器、盔甲、黄金、白银、彩色玻璃、细瓷、挂毯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罗马尼亚国家美术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国家美术博物馆(罗马尼亚艺术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f Romania)是罗马尼亚全国最大、艺术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博物馆所在的皇室宫殿建于1812年至1815年,是罗马尼亚大公王宫所在地,1926年被大火烧毁,1936-1937年重建。这座宫殿如今收藏了大量珍贵艺术品,更有不少前国王的私人收藏,颇具规模的中国艺术品展览也曾在这里举办。</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国家美术博物馆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占地面积约8700平方米。博物馆共收藏11万多件艺术品,设38个陈列室,第1、2层的16个陈列室内展出罗马尼亚艺术品,有10世纪的装饰艺术品、雕塑品以及后期的各种银器、织品、刺绣、木刻、壁画、挂毯、古印刷品和彩色壁画,也有罗马尼亚19~20世纪许多著名艺术家的油画和雕塑。第3、4层展出13世纪至现代的主要代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国等各种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的艺术品。第4层是东方艺术专区,专门展出中国的玉石雕刻、日本画和波斯地毯等。</p> <p class="ql-block"><b>宫殿</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国家美术博物馆首都市中心的皇宫内,这座宫殿同时也是罗马尼亚国内几十年来各类政治事件的聚焦点。现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还是弹洞累累,黑色的烟痕火迹依稀可见。博物馆主要收藏10~18世纪的各种工艺品和13~19世纪的欧洲绘画、木刻、印刷品以及罗马尼亚现代艺术、东方艺术等。其中,罗马尼亚的圣像画和工艺品特别著名。</p> <p class="ql-block"><b>罗马尼亚艺术品</b></p><p class="ql-block">  第1、2层的16个陈列室内展出罗马尼亚艺术品,有10世纪的装饰艺术品、雕塑品以及以后的各种银器、织品、刺绣、木刻、壁画、挂毯、古印刷品和彩色壁画等。</p> <p class="ql-block"><b>油画和雕塑</b></p><p class="ql-block">  除了古代展品,罗马尼亚现代艺术品也是一大亮点,展示有罗马尼亚19~20世纪许多著名艺术家的油画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b>欧洲艺术画廊</b></p><p class="ql-block">  欧洲艺术画廊共收藏2233幅欧洲绘画,其中有法、德、意、奥、西、荷等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如罗丹、布德尔、莫奈、西斯罗、修拉、拉法利、毕沙罗、雷诺阿和毕加索等。此外,该画廊还陈设了欧洲各国的雕塑、瓷器、水晶玻璃、钟表、家具等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尔达盐矿</b></p><p class="ql-block">图尔达盐矿(Salina Turda Salt Mines of Romania)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博物馆,世界上最酷的地下奇观之一。这座盐矿在中世纪的文件中就有记载,最早是在11世纪的1075年。其盐矿出产历经近九百年,在1932年停产,据说这里的盐矿纯度达到80%。如今,矿洞在保留原有作业景观的同时,设计了新的灯光、功能设施,不同凡俗的景观让盐矿博物馆被人们列入最壮观的旅游胜地之一,也有人给称之为最美丽的地下地景。</p> <p class="ql-block">盐矿位于罗马尼亚克鲁日的图尔达,面积约45平方公里,盐层的最大厚度可达1200米。矿洞主要分两层,保存有旧时盐矿的机器和设备,上层大厅里有包括迷你高尔夫球场在内的运动场和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下层大厅建立在井底的一个小岛上,小岛所在的盐湖距离地面有100米深,设有摩天轮和码头,可乘坐摩天轮和船只观光。此外,盐洞内建有电梯,游客可以走楼梯,也可搭乘全景电梯,一览盐矿上上下下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b>入口</b></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有“岩盐王国”之称,食用盐都来自地下盐矿。萨利纳图尔达盐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盐矿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商业开采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1992年,这里开办成盐雾治疗中心和著名的地下旅游地,为人们熟知。</p> <p class="ql-block"><b>矿道</b></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矿道四周全是晶体盐,那些运输盐矿的机器和设备如今依旧保留着原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盐矿内部的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摄氏10-12度,湿度保持在75-80%,因而有人说呼吸含盐分的湿润空气有益肺部健康,因此很多人喜欢去这里呆上一整天,以求得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b>盐矿</b></p><p class="ql-block">  盐矿中包含许多矿井坑,鲁道夫(Rudolf Mine)矿坑是最后开采的一个,深42米、宽50米、长80米。西北部天花板可以看到盐钟乳石,有的长达3米。串串明亮的电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悬在半空、点缀壁面,亮晃晃烘托著千百万年坚实的岩壁,融合成地下深宫的璀璨幽丽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b>电梯</b></p><p class="ql-block">  游客可搭乘全景电梯,一览盐矿上上下下的景观,还可以下落不同层参观修复过的采矿设备和情境。</p> <p class="ql-block"><b>运动场</b></p><p class="ql-block">  盐洞主要分两层,上层大厅里有包括迷你高尔夫球场在内的运动场和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绝对是旅游的好去处,被誉为世界上最酷的地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b>小岛</b></p><p class="ql-block">  盐矿坑底下是个深及8米的地底湖,围绕着一个湖中岛。湖中岛上有盐矿井、游乐运动设施含乒乒球台球球场等等,还有摩天轮。地底湖提供游客划小船,湖上有架设桥梁供散步参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锡吉什瓦拉老城</b></p><p class="ql-block">锡吉什瓦拉老城(Sighisoara Old Town)是罗马尼亚著名的古城,也是吸血鬼德古拉的原型—弗拉德三世出生的地方。作为欧洲东南部最为美丽的历史区,锡吉什瓦拉由德国的手工艺者和商人所创建,是特兰西瓦尼亚撒克逊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享有850多年的文明后哀落。老城保存了中世纪小型防御城市特征,通过建筑物的风格和都市纪念碑,锡吉什瓦拉文化得以长期发扬,并于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锡吉什瓦拉位于穆雷什县,被称为锡吉什瓦拉象征的锡吉什瓦拉城堡坐落在市内最高处,由一道920米长的城墙环绕着。城墙上建有14座城楼,现留有9座塔和2座炮台。这些城楼由中世纪城内各种手工业行会出资兴建,其中有皮革匠楼、理发师楼、锡匠楼、首饰匠楼、搓绳匠楼、皮袄匠楼、织布匠楼、裁缝匠楼、鞋匠楼、制锁匠楼、箍桶匠楼、铁匠楼等等。14世纪建造的钟楼是城堡内最具有气魄的建筑物。钟楼设计精湛、气势宏伟,上方有一只大钟,钟旁边的小龛内有7个铜人,代表每周的7天。现在钟楼大厅是锡吉什瓦拉市博物馆。市内的其它名胜还有建于14-15世纪的山坡大教堂、建于15-16世纪的修道院大教堂和建于18世纪的东正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b>裁缝匠楼</b></p><p class="ql-block">  裁缝塔建于十四世纪,它位于钟塔对面,是进入锡吉什瓦拉老城的第二个大门。这座塔因其庞大和简单而被认为是堡垒中最美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塔之一。塔的底部有两个通道,古时候,两扇大门是使用栏杆垂直滑动进行开关的。1676年,裁缝塔发生了火灾,存放在塔内有大量的谷物、弹丸、胸甲、戟、和大量的火药。火药爆炸引发了塔楼和西北走廊的上部破坏。目前的外观是由于火灾发生后的修复。</p> <p class="ql-block"><b>广场</b></p><p class="ql-block">  要塞广场也称老城广场,是锡吉什瓦拉历史中心的核心。广场周围还有各色各样特色建筑,包括雄鹿屋(Stag House)、岩石上的房子(House on the Rock)、威尼斯人的房子(Venetian House)、市长楼(The Mayer`s House)等。</p> <p class="ql-block"><b>德古拉之家</b></p><p class="ql-block">  锡吉什瓦拉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Vlad Dracula)的故乡,无论是电影中的吸血鬼,或是民族英雄弗拉德的形象,在小城里处处可见,时时可以感受得到他的存在。德古拉伯爵(Dracula)其原型来自中世纪时的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弗拉德三世在1456年至1462年间统治现在的罗马尼亚地区。他生活在公元15世纪的中欧罗马尼亚,是位骁勇的战士。此人死后留下很多传说,而19世纪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以此为题材,在整理大量故事的基础上,创造出德古拉伯爵这一经典形象。</p> <p class="ql-block"><b>市长楼</b></p><p class="ql-block">  市长楼位于要塞广场上,楼下有两个门洞,穿过门洞,就是裁缝塔。这座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为本市市长所使用,现在是历史文献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b>铁匠楼</b></p><p class="ql-block">  铁匠塔位于锡吉什瓦拉修道院教堂的后面,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受到围攻的情况下保护教堂。铁匠塔建于1631年,是一座紧靠堡垒墙的侧翼塔,从城墙内部来看,它看起来相对较小,但从城墙的外侧看时,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p> <p class="ql-block"><b>锡匠楼</b></p><p class="ql-block">  锡匠塔是锡吉什瓦拉老城的九座塔之一,锡塔和钟塔在防御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锡匠塔的建筑最富表现力:高25米,塔基为正方形,这是旧塔的一部分,塔身呈五边形后,上面突然变宽,变成八边形。屋顶略有不平衡,有六角形的平面,里面的木制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师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教堂</b></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教堂得名是因为它坐落在School Hill山上,需要从市中心顺着蜿蜒而上的学者阶梯爬上几百级。教堂为哥特式晚期风格,内部空间高挑,中殿内有4座15世纪时建造的石制雕像,时间久远的壁画也值得一看。这座教堂曾被授予欧盟人类遗产奖,也被认为是锡吉什瓦拉最有价值的遗址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多瑙河三角洲</b></p><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三角洲(Danube Delta)是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地质和生物实验室”。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多瑙河一路汇集大小河川,奔流9国,最后携泥带沙直往黑海,在出海口形成了欧洲最大的三角洲。这里是欧亚非三洲候鸟的集散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数千种野生动植物。近些年,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三角洲的生态有所恶化,这也不得不敲响了警钟,让全球更加注重这片生态乐土。</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三角洲位于罗马尼亚东部黑海入海口处,另有一小部分在乌克兰境内。区域内栖息有300多种鸟类和45种多瑙河及其支流中特有的鱼类,河滩占总面积的25%,其余是水草地、沼泽和湖泊等,湿地、河汊、湖沼纵横交错,大部地区芦苇茂密,是世界最大的芦苇区之一。三角洲两岸长满了高大的橡树、白杨、柳树和各种灌木。“浮岛”是三角洲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是三角洲腹地的一大奇景,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是类飞禽走兽的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b>湿地</b></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多瑙河一路汇集大小河川,奔流9国,最后携泥带沙直往黑海,在出海口形成了欧洲最大的三角洲。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部在罗马尼亚东部,小部分在乌克兰境内,1991年根据遗产遴选标准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b>水鸟</b></p><p class="ql-block">  多瑙河三角洲水网密布,现有记载的鸟类已达300多种,其中有4种是世界上残存的鸟。300多种鸟中有176种在多瑙河三角洲繁殖,在茂密的森林里和波光点点的湖面上生活着的各种飞禽,有天鹅、金翅雀、热带的江鹤、北极的白顶鹅、中国的白鹭、西伯利亚的长尾猫头鹰、鹈鹕、野鸭、黑雁、秃头鹰、苍鹭等,以及世界上仅存的1万2千多对黑颈鸬鹚,其中鹈鹕和白鹈鹕是自然界珍奇的巨大鸟类。</p> <p class="ql-block"><b>芦苇</b></p><p class="ql-block">  多瑙河三角洲是湖泊、芦苇荡、草地、原始橡树林的混合地带。芦苇覆盖面积占2/3,是世界的芦苇产地之一。芦花开放,一片洁白。植物有1150种,其中包括热带雨林的藤本植物以及睡莲。</p> <p class="ql-block"><b>游船</b></p><p class="ql-block">  乘坐游船,穿梭在这片庞大的湿地中,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着,人类在这里成为了客人。一切景象原始而美好,是热爱大自然的人们,最好的探索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路德会圣母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路德会圣母大教堂(Lutheran Evangelical Cathedral)是锡比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其尖顶高塔是该市最高的建筑。这座教堂属于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路德福音教派的奥古斯坦忏悔会,建于14世纪,三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市长、伯爵和其他来自锡比乌的重要人物的埋葬地,后于1796年被禁止。登上高高的尖塔,整个老城的风光一览无余,是最佳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路德会大教堂坐落在锡比乌大广场,全木结构,最壮观的尖塔高73.34米,尖顶上的四座角楼是一个标志,宣示着这座城镇有权判处死刑。教堂内装饰精致,穹顶简洁却不失宏伟,周围的浮雕、壁画、古迹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周末可以在教堂里听管风琴演奏,教堂外也有集市可以逛。</p> <p class="ql-block"><b>尖塔</b></p><p class="ql-block">  路德会圣母大教堂的尖塔高73.34米,是锡比乌最高的建筑,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找到这座尖塔,就意味着找到了锡比乌的老城核心。</p> <p class="ql-block"><b>教堂</b></p><p class="ql-block">  路德会圣母大教堂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传统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锡比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属于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路德福音教派的奥古斯坦忏悔会。教堂为全木搭建,因此也被成为“木教堂”。</p> <p class="ql-block"><b>墓碑</b></p><p class="ql-block">  三个世纪以来,路德会大教堂一直是市长、伯爵和其他来自锡比乌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埋葬地。这一做法在1796年被禁止,唯一的例外是1803年Samuel von Brukenthal男爵。如今,在教堂内仍可看到这些古老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b>城市风光</b></p><p class="ql-block">  沿着螺旋地古老石阶登上塔顶,可以将锡比乌老城的风光一览无余,风和日丽在此拍照格外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乡村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乡村博物馆(Village Museum)是一座介绍罗马尼亚农村建筑艺术、民间艺术和农民生活习俗的露天博物馆,不仅是参观游览的好地方,也是民间歌舞演出和手工艺表演的好场所。1936年,一批专家、学者在对罗马尼亚的乡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并作了大量社会学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后,提出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想法,其目的是想通过展示3个多世纪以来农村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罗马尼亚的传统文化。如今,这里成为人们了解罗马尼亚的最佳场所,风格各异的建筑在绿树浓荫的陪衬下显得十分和谐、美丽,被人们称为“都市里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乡村博物馆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海勒斯特勒乌公园内,占地10公顷。博物馆的展厅散布在这个大花园的40个院落中,共有71座乡村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农舍、教堂、手工业作坊、风车、水磨房等,都是上世纪30年代从罗马尼亚各地农村搬迁过来的。馆内藏有丰富多彩的雕刻、刺绣及彩陶艺术品,生产工具、家具等,向人们展示了罗马尼亚不同时期传统文化的艺术成就。博物馆每年都举办民间歌舞比赛和手工艺品制作比赛,别开生面。</p> <p class="ql-block"><b>建筑、院落</b></p><p class="ql-block">  乡村博物馆是一个占地10公顷的大花园,这里既是游人参观游览、了解罗马尼亚风情的著名景点,又是学生们在假期里快乐生活的乐园。博物馆始建于1936年。当时有一批专家、学者在对罗马尼亚的乡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并作了大量社会学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后,提出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想法,其目的是想通过展示3个多世纪以来农村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罗马尼亚的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农家房舍,最古老的一所农舍则从萨图马雷县搬迁来的一个殷实农民的家。这些房屋建筑分布在6个展区,而这6个展区又是按罗马尼亚全国6大自然行政区的位置划分,每个展区的建筑则反映着相应地区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b>教堂、家具、</b><b style="font-size: 18px;">生产工具</b></p><p class="ql-block">  这座小教堂诞生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最暴虐的时代,又是废除奴制度的见证者,可以说是罗马尼亚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解放的象征。小教堂高60余米,圆周80余米,纯木制结构,连一根铁钉也没有,设计合理,结构严密。</p><p class="ql-block">  如今,乡村博物馆共有罗马尼亚18世纪、19世纪的农舍、教堂、手工业作坊、风车、水磨房等建筑71座,其中有40多个完整的农家院落,包括了罗马尼亚农村中贫农、富农、乡村教师、作坊老板、神甫等各个阶层的家庭。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从罗马尼亚各地农村原封不动地搬迁来,然后又恢复其原貌,既富有民族特色,又独具地方色彩。</p><p class="ql-block"> 整个博物馆里还摆设着21500多件农家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家具、生活用品以及民间艺术装饰品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走进罗马尼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之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拍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布朗城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派勒斯城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尔达盐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錫吉什瓦拉老城广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多瑙河三角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国歌;自由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照镜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祖国大地美如花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多瑙河之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钢琴:罗马尼亚民间舞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提琴:春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舞曲合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马尼亚口哨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舞蹈:罗马尼亚神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舞蹈: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电影;风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电影:罗生特大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