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政协秦亚文委员工作室赴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

乐相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了让委员深入了解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加深对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和履职情况的直接感受,使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3月6日,彬州市政协秦亚文委员工作室秦亚文、纪元平、孙立文、郑晓荣、李彬彬一行5人,走进了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参观,开展了“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彬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参观学习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文史馆讲解员的带领下,让政协委员充分了解政协的性质、准确理解政协的作用,参观了“团结民主 共铸辉煌”主题陈列展,生动再现了陕西省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通过观看大量历史照片和实物、雕塑绘画、互动体验、场景再现、多媒体和模型展示等内容,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实践成果以及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文史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工作室的党员、委员们参观了文史馆的各个展厅,深入了解了文史馆的陈列展览、珍贵藏品以及文史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参观中,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政协在参政议政、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科教文卫等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政协在团结各方力量、发挥政协优势、积极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努力。委员们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对省政协文史馆的工作表示赞赏。纷纷表示,个人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共同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做出委员应有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通过参观学习,委员们一致认识到,陕西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曾经的黄土高原到如今的大美陕西,陕西政协的发展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各族各界人士,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团结奋斗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勿忘历史,牢记使命!一 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有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北新街七贤庄,自1936—1946年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占地13600平方米,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由西向东排列组成。借《晋书》中的“竹林七贤”而得名,由当时的文化名人成柏仁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联络代表刘鼎在西安七贤庄设立秘密交通站。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逐渐由对抗转向和平共处,八路军办事处由原来的地下转变为半公开的联络处,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采购,转运物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旧址包括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三,四号院为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各院布局基本相同。一号院坐北面南,由前后两面三刀进院落的砖木结构平房组成。两院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面阔五间,进深六间,辟有地下室。一号院于1959年维修后辟为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先辈们为了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惜一切代价,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span></p>